斯 琴 元 登 乌兰其其格 马十月 娜仁图雅 包格日勒 宝 山
(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65)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和类脂的总称。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一般说来,血脂中的主要成份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中甘油三酯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而胆固醇则主要用于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血脂异常是机体内一种或几种脂类代谢失常。蒙医将其归为“不消化症”范畴的“精华不消化病”。食物进胃后经磨碎、腐熟、分解成精华与糟粕,进而生化为七素与三秽,在此过程中如受到某种因素之影响,消化功能减退,食物壅滞于胃内,不能分解成精华与糟粕。在糟粕不消化阶段,如得不到有效治疗,进而在肝脏中进行的血液之运化和七素之间相互作用及精华与糟粕的分解吸收等一系列有规律的生化过程中均产生不同程度的不消化病变,称为“精华不消化病”。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脑,就会出现萨病,中医学称为中风,西医学称为脑瘁中。
蒙医针刺疗法(亦称蒙医穿刺疗法),是以蒙医三根七素、脏腑学说为理论基础,整体观为指导。国内外关于针刺治疗萨病的研究报道较多,归纳起来针刺主要通过四个方面达到对萨病的治愈,即改善脑血流、兴奋中枢、生化指标的改善和神经元细胞的保护。在蒙医领域内,利用针刺疗法治疗萨病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乌兰等[1]用蒙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萨病恢复期明显优于单纯康复治疗。包淑芝等[2]采用蒙药配合针灸的方法对萨病患者进行治疗其结果证实药物配合针灸治疗效应由于单纯的内服药治疗。玉兰和阿古拉[3]对萨病患者进行蒙医针灸治疗和常规治疗比较研究,发现蒙医针灸治疗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效果。敖其尔等[4]采用非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观察蒙药结合针刺治疗萨病的临床疗效研究中,进行其蒙药结合针刺治疗组和单纯蒙药治疗对比研究结果证实蒙药结合针刺治疗萨病疗效显著,总疗效优于单纯蒙药治疗。
针刺是通过影响血液中的血脂水平进而改善脑血流从而达到治愈萨病的一种传统非药物疗法。国内外众多学者通过研究证实针刺能够有效治疗血脂异常,从而治愈萨病,本文主要通过针刺改善血液内生化指标等方面治疗萨病进行概述其研究进展。
1.1 血脂变化指标 针刺能够降低萨病患者血液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Lakkana & Sanguansak[5]研究针刺对泰国萨病患者血脂变化情况时发现,通过体针和针刺丰隆穴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患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从而证实针刺能够对血脂异常患者血脂水平调节产生积极的影响。张海龙等[6]采用分期辨证取穴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作用及血脂影响的研究时指出,总288例缺血性中风患者,146例运用分期辨证取穴针刺法治疗和142例运用常规针刺法治疗,结果显示分期辨证取穴针刺法可显著降低患者不同分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韩雪梅等[7]探讨针刺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时发现,针刺能够使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明显降低。针刺疗法能够明显改变脑血管病恢复期血脂水平的变化已在其它医学领域得到较好的证实。
1.2 血液流变量 血液流变学包括全血比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等指标。主要是反映由于血液成分变化,而带来的血液流动性、凝滞性和血液黏度的变化。在正常情况下,血液在外力的作用下,在血管内流动,并随着血管性状及血液成分的变化而变化,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当血液黏度变大时,血液流动性就变差,也就最容易发生脑血栓性疾病。反之,黏度较小,流动性较好。针刺不同穴位能够明显改变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从而能够有效改善萨病的病情状况。张建辉[8]研究头针对阴虚风动型中风患者肢体功能及血脂、血液流变学影响时发现,头针相对于体针更能有效的改善中风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情况,对中风能达到较好的治愈效果。张红星[9]探讨头针治疗中风病的作用机制时指出经治疗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有明显改善,从而认为针刺可以通过调整血液流变性及血脂代谢而达到治疗目的。韩雪梅等[7]探讨针刺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时证实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调节可显著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态。何扬子[10]等观察不同留针时间针刺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索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时效关系时发现针刺后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基本都降低,证实改善血液流变学是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机制之一,且具有一定的时效关系。针刺能够改善萨病患者血液流变量在丁建江[11]、魏巍[12]、袁军等[13]的研究中也有相应的科学论证。
周恩华等[14]比较不同穴位对中风病恢复期患者血脂的影响时指出60例中风病患者(伴高血脂症43例)随机分成两组,在中西医药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阴经为主和阳经为主的针灸疗法。A组取穴: 极泉、通里、内关、三阴交、涌泉、人中、环跳、绝骨、委中均为患侧,足三里为双侧。B组取穴: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解溪、昆仑、地仓、颊车、内庭、太冲均为患侧,足三里双侧。结果显示A、B两组对异常血脂的调节有良好作用(P<0.01),A组对血脂的调节作用优于B组(P<0.05)。关于针刺能够有效改善脑中风患者血脂水平的研究还见于许玉民等[15]针刺对缺血性中风血脂变化的观察中指出针刺肝胆经的穴位可降低血脂;通过针刺阳经穴可以调节胃肠功能,而使降低血脂水平。全晓琴[16]在不同穴位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血脂影响分析中指出,阴经为主的针灸疗法,可显著改善血脂水平。Xue et al.[17]通过实验研究证实针刺足三里穴和曲池穴点会增强PI3K/Akt信号通路在缺血性中风后的神经保护作用。然而,Zhang et al.[18]研究发现针刺百会穴点及相关联的穴位能很好的改善缺血性萨病病情。Leem[19]则指出取主穴人中、内关和三阴交,辅穴百会、足三里,丰隆、太冲、尺泽、风池和血海穴位能够有效的缓解萨病病情,在康复期内能治愈萨病。徐福等[20]将1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入4组穴位组合,拟制并筛选出降脂疗效佳、重复性好的穴位组合。结果发现丰隆+三阴交组降胆固醇疗效最佳,足三里十三阴交组降甘油三酯疗效较佳。
血脂异常是诱发萨病的关键因素,本文关于针刺对萨病中血脂水平影响动态进行概述,总结了针刺在影响血脂中生化指标变化情况,血液刘变量和针刺特定穴位对血脂影响的研究概况。其目的是为针刺等非药物疗法治愈萨病体系的形成提供理论基础。
[1]乌兰, 姚哈斯. 蒙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萨病(中风)恢复期60例疗效观察[J]. 世界中医药, 2010, 5: 342-343.
[2]包淑芝, 双梅. 蒙药配合针灸治疗脑梗死64例[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7, 5: 6.
[3]玉兰, 阿古拉. 蒙医治疗萨病135例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2, 1: 14-16.
[4]敖其尔, 特木其乐. 蒙药结合针刺治疗“萨病”后遗症的疗效分析[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4, 1: 13-14.
[5]Lakkana R., Sanguansak 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electroacupuncture at body acupoints and Fenglong for regulating serum lipids in dyslipidemic patients in Thailand [J].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Clinical Practice,?2014, 20(1): 26-31.
[6]张海龙, 张俊英, 袁艳峰. 分期辨证取穴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作用及血脂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 2008, 17(6): 746-748.
[7]韩雪梅, 夏宝林, 李科全. 针刺调节缺血性中风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14):116-117.
[8]张建辉. 头针对阴虚风动型中风患者肢体功能及血脂、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D].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7, pp1-34.
[9]张红星. 头针对中风病患者血液流变性、血脂、载脂蛋白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 2003, 12(5): 409-410.
[10]何扬子,韩冰,郑仕富,等.不同留针时间针刺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针刺研究,2007,05.
[11]丁建江.针刺推拿功能锻炼治疗中风恢复期临床观察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D].湖北中医学院, 硕士论文, 2008, pp1-33.
[12]魏巍.血液流变学异常偏头痛应用辨证分型针刺治疗临床观察162例[J]. 中国国医药指南, 2010, 14
[13]袁军,房家毅,李梅,等. 辨证分型针刺治疗血液流变学异常偏头痛162例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 2004, 05
[14]周恩华, 邓柏颖, 李扬帆, 等. 不同穴位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血脂影响的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 2005, 32(6): 584.
[15] 许玉民. 针刺对缺血性中风血脂变化的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1992, 2:13.
[16] 全晓琴. 不同穴位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血脂影响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 8(14): 51.
[17] Xue X.H., You Y.M., Tao J., et al. Electro-acupuncture at points of Zusanli and Quchi exerts anti-apoptotic effect through the modulation of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J]. Neuroscience Letters, 2014, 558: 14-19.
[18] Zhang S.A., Li G.L., Xu X.W., et al. Acupuncture to point Baihui prevents ischemia-induced functional impairment of cortical GABAergic neurons [J]. 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 2011, 307(1-2): 139-143.
[19] Leem J. Is acupuncture effective for functional recovery in ischemic stroke [J]. Integrative Medicine Research, 2015, 4(3): 185-188.
[20] 徐福, 宣丽华, 张舒雁, 等. 针刺不同穴位组合降低血脂的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 3:55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