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姣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宜宾 644000)
茶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茶文化传承的时代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师应该积极投入到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结合研究中去,通过不断努力和探究,为高校思政教育开辟一条多元发展之路,借助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全面提升思政教育的影响力与思想导向作用,营造和谐、稳定的高校环境,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提供有力支持。
纵观茶文化的内涵其与思想政治与许多相似之处,这些相近之处使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可做到相辅相成,互相借鉴、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在国际发展过程中,其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元素就包括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与技术能力。利用思政教学可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只有健康的价值观才能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潮氛围,并指引大学生进行规范行为,良好的价值观可帮助大学生树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宏伟理想,始终用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坚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始终用民族精神指引自己前进。在大学生时代,其思想易被外国思潮所影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可使其坚定信念成为德才兼备的综合型社会人才。
茶文化的发展融入了丰富的社会思潮,如农业建设文明理念、法家思潮、儒家思想、道家理念等,并将佛家理念融汇贯通,是思想的结合体。在主张“天人合一”的同时,加强对伦理道德的重视,强调爱国借鉴等精神,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茶文化经历不断的变革与创新,延伸出众多文化部落,诸如:茶花、茶乐、茶艺、茶礼、茶道等等。可见茶文化的精髓是在培养人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对于茶文化的认知逐渐提升,兴趣感逐渐增加,在茶文化的不断传承过程中,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并利用茶文化提升自身素养。
在对茶文化精神内涵解读后可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其有着协调一致的文化要求。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同时提升其文化素质。这与茶文化内涵中的和谐统一具有一样的价值追求,可见两者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茶文化,可增加教育的互动性提升人们的道德素养。
自古以来,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包罗万象,文化底蕴深厚,并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价值。主要是由于:第一,我国茶文化充分交融于其他领域之中,纵观历史发展如茶文化可与舞蹈、表演、歌曲、环境、建筑、自然等方方面面进行融合,形成各式各样的茶文化艺术形式,以此形成得天独厚的物质、非物质文化,例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差距、节奏十足的茶乐、美丽动人的茶舞等,第二,茶文化所具备的精神内涵如礼义廉耻、修身养性、淡泊名利、不逐功利等,即使在现代社会依旧蕴含思教的价值。
即使是传统茶文化,却也包含开放、容纳、兼备的态度,并不是封闭的闭合体系。茶文化发展至今,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传承,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的变革与创新,是一直接纳、吸收优秀思想文化的发展动态过程。正是由于这种包容兼备的态度,才使得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并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要求。对茶文化进行解读可知,其不仅是强调人与自己的关系,更是追求与他人的和谐关系,可见茶文化内涵始终是包容的、开放的。
这主要是指,茶文化深受我国古代思想的影响,如其秉承着儒家思想的理念与价值,强调对“修身养性”“德重”的重视。茶本身具备自然而然的纯朴特质,因此,古人常以茶进行自比,用茶性比做人性。茶的内在特点自然特质与“君子”相统一,不论是其色泽、口感还是功效都有“饮中君子”的特点,让饮茶者感受到君子般的情怀,使其放松身心、提神醒脑、忘却疲惫、抛掉烦恼,达到超然、脱俗、平静、淡然、优雅等境界。因此,茶的优良品质影响着千百年来历代饮茶者,使其通过饮茶感受茶的内在价值,并追求平和的心态,同时实现高尚的道德追求。
透过饮茶感受传统茶文化,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提升人格魅力。在相关著作《茶经》中曾指出“精行俭得”的是茶人的基本素养,也就是说,饮茶人、茶农、茶艺表演者等都需要使自己的言行品质与茶德保持高度的一致。自唐宋以来,茶文化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常物,充分发扬《茶经》的主张与理念,将儒家思想进行发扬,结合其隐忍、仁义、谦和等理念来感受茶文化的魅力,使得饮茶散发出“廉美和静”的韵味,并通过饮茶来进行自我品行的监督、利用茶精神来鞭策自己更加优秀。
尽管现代部分大学已经将茶文化融入到思想教育中,但是,如何更好地传播茶文化,还是需要详细探讨的内容。
首先需要充分认识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点,不能将两者拆分,更不能视两者为完全独立里发展的个体。而是应当充分明确思想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的内涵、目的。例如,传播优秀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等,使学生在接受茶文化的过程中,明确思想教育的目的,以此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参与度;其次,要合理寻找到思想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的切入点,使得两种之间的渗透更加契合。例如,可通过举办茶艺展示活动,来进行感恩精神的主题弘扬,通过举办茶礼仪比赛,来实现相互敬爱的精神追求。使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对身边人的感恩,宽容待人,助人为乐。
需要建立大学生茶文化融入思政教学的合理载体。利用文化载体实现茶文化的迅速传播与交流,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就是文化,而传统茶文化更是其精华所在。在信息化技术时代,茶文化的传播需要与时代结合,寻找全新的传播形式,使其更易被学生接受与认可,并在学生范围内进行流传,对此选择话剧、影视作品、音乐剧等形式作为载体。从而在激发学生热情的同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此同时,学校还可充分利用展览平台、信息网、历史馆等文化载体将茶文化资源进行宣传与分享。
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而开展的文化传播活动并不是无规律可循的,这需要建立井然有序的系统化流程。需要理由有效的制度使茶文化更好地与政治思想教育相融合。首先应充分的重视,明确职责,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落实茶文化的传播内容与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合理的参与到文化传播中,利用有序的组织、合理的制度、适当的方法,建立茶文化与思政教学的良性互动,进而促进学生主动的进行茶文化的传播。
在国际文化交往日渐密切,中国积极建设本国文化软实力的大环境下,中国教育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承担着同样重要的历史使命,那就是统一国民思想,提升国家凝聚力以及国民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实现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高度统一,进而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加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竞争力与渗透力,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世界地位,为中国争取更多话语权。将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相结合,不仅符合时代发展规律,而且也能够更好的实现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两者相互融合,不断促进、不断完善,一同助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郑静.茶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以及影响[J].福建茶叶,2017,39(12):187-188.
[2]周莉.茶文化的思想渊源与高校思政教育[J].福建茶叶,2017,39(12):189-190.
[3]包天骏,李建.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辅导作用[J].福建茶叶,2017,39(05):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