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志英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48)
中国的茶历史比较悠久,在神农时代就已经有了关于茶叶的传说,在唐宋时期,茶文化开始兴盛。对于不同朝代或者是不同阶层而言,赋予茶的内涵也存在差异,进而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茶文化。
从社会文化的层面上来看,传统的饮茶活动在古代是一种社会风尚象征,在饮茶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它的味道进行品味,也是对文化及思想等的品味。在魏晋南北朝年间,僧侣当中就比较流行饮茶,体现了一种佛教思想韵味。例如,饮用苦茶代表着佛教中的出世思想。之后,很多文人墨客也开始了饮茶活动,并将饮茶当作一种身份象征及生活乐趣,而对于茶文化而言,它的形成也和茶叶中的人文色彩密切相关,茶文化属于一种时代文化发展的产物,极易受到茶叶种植环境、社会思想等的影响,所以茶文化具有不同的时代特色。比如,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之下,唐朝茶圣陆羽就根据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开创了唐朝时期极具人文情怀的中国茶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茶文化虽然在我国各个民族以及各个阶层之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并且也出现了很多新分支,但其民族底蕴是永恒不变的,各种茶文化之间仍然具有极强的共性。中国的茶文化比较注重饮茶者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其所代表的清新素雅也是对饮茶者和自然融为一体的集中体现。也正是因为茶满足了饮茶者的精神享受,才让他们拥有了淡泊明志、怡然自得的精神诉求。
英国开始茶叶贸易的时间是十七世纪中期,在贸易之初,英国主要由荷兰作为进口贸易口岸,到中国康熙年代,才从中国直接进口茶叶。提到英国茶文化,不得不提到了一位关键人物——凯瑟琳。在英国,凯瑟琳被称为“饮茶皇后”,英国很多王室成员都是通过她爱上了饮茶,赋予了茶高贵的内涵。英国人在饮茶方面也具有一些礼仪特征,比如在清晨醒来时,需要饮“床茶”,在临近中午时,需要饮“晨茶”,在午饭过后,需要饮“下午茶”,而在晚饭过后,又要饮“晚茶”。由此可见,英国人根据本国文化重新诠释了茶文化,使其变得更加时尚、更加高贵。和美国相类似,英国人也喜欢在茶里添加一些牛奶、糖等配料[1]。
在十七世纪初期,美国产生了茶文化,在茶叶低关税的贸易时代背景下,美国商人采购了很多中国茶叶,比如红茶、乌龙茶以及绿茶等。在那个年代的美国市场上,中国茶叶产品多达几十种。在美洲,茶叶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销量仅略低于咖啡。欧洲移民的饮茶习惯给美国茶文化带来了很大影响,饮茶成为了上流社会人群的一种风尚。在美国,茶文化和人们的兴趣爱好以及生活习惯具有密切的联系。相比于中国的“功夫茶”,美国更喜欢将茶研制成速溶茶,同时喜欢在茶中放一些糖、牛奶等,进而增加茶的香浓。另外,中国人都习惯于喝热茶,但是美国人却习惯于在茶中添加一些冰块,喜欢凉齿爽口的感觉[2]。
在中国,茶文化可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它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通过中国古代神农故事,使得人们将茶与健康联系到了一起。而对于英美两国而言,它们的茶叶接受动机和中国比较相似,他们认为饮茶可以强身健体,对人的健康有益。在英国,早期的茶叶广告就体现出了中国茶独特的功效,他们认为饮茶不仅可以抗衰老,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特别是在进行饮茶利弊争论之后,英国人增强了对饮茶益处的了解。在美国,茶叶的进入给本国的咖啡带来了一定影响,而且对于多数美国人而言,并不了解中国的茶叶,不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所以在刚接触茶时,都抱有一种怀疑、抵制的心态。在专家对茶叶进行研究以及公示研究结果之后,美国人增强了对茶叶的了解,也喜欢上了饮茶,饮茶习惯在当时社会中也发展了起来。
中国和英美两国在饮食习惯、传统文化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英美两国在购入中国茶之后,也赋予了它一些新特点,促进了它的本土化发展,形成了一种极具民族色彩的英美文化体系。从美国本土化的层面来看,美国人具有极快的生活节奏,他们喜欢一些又快捷、又方便的事物,比如快餐。所以他们在饮茶方面也比较简单,刚开始时,他们是将茶叶放在滤茶球里面,并用热水进行冲泡,目前已经发展成了袋装粉末茶,对于这种茶来说,一袋茶叶可以泡一杯茶,在喝完之后可以将其丢弃,不仅方便,而且还很卫生。在美国,人们也比较喜欢饮用凉茶,美国各大超市当中,都摆满了冰茶饮品。而从英国的本土化层面来看,我们就需要说一说英国的“下午茶”了。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英国人在一天当中有四个喝茶的时间段,同时他们在喝茶过程中也要配备一些芝士、火腿、蛋糕以及果酱等茶点。接下来本文主要对下午茶的茶叶进行研究。在饮茶初始阶段,英国人都比较喜欢饮用绿茶,但是在红茶传入到英国并广泛传播之后,人们增强了对红茶的重视,和绿茶相比,人们更喜欢饮用红茶。英国人比较注重饮茶礼仪,所以也会对茶具和饮茶配料等进行精心选择。通常情况下,英国人都比较喜欢饮用由糖、红茶以及奶等材料调配而成的奶茶,偶尔也会向茶中添加一些柠檬,但是不可以将柠檬和奶同时添加到茶里。对于英国人而言,下午茶不仅意味着饮茶的时间,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3]。
虽然英美两国都是凭借健体功效、独特助思等对茶产生了青睐,但是茶在两国的发展历程却大不相同。对于美国而言,由于它是一个移民国家,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对茶文化进行支持。虽然饮茶之风比较流行,但是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也很难形成中国、英国或者是日本等国家的茶文化氛围。而对于英国而言,虽然引入茶和引入咖啡、引入可可的时间比较相近,但是茶却在英国占有重要地位,在英国算得上是第一大饮品。比如对于英国的“下午茶”,就是一种极具特色的茶文化与休闲方式。就像日本学者角山荣说的一样,在英国,茶之所以能够战胜具有相同功效的咖啡和可可,进而产生下午茶文化,其根本原因是英国人对亚洲文化的一种崇拜。唐朝陆羽曾在《茶经》里对茶道进行了诠释,研究了茶器的工艺美,同时也对沏茶方式和饮茶方式进行了详细解析,这些都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美。
中国是茶叶重要的原产地,并且种茶、制茶以及饮茶等文化也比较悠久,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茶文化在社会功能方面也添加了一些新的内容。
在中国古代,主要是通过对茶叶的泡制以及在饮用过程中对茶的体会而衍生出了茶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茶叶的品种、茶具、制茶工艺以及泡制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饮用人群和饮用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由此产生了新的茶道精神。在中国,不管是古代还是在现代,人们都对饮茶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旨在通过饮茶环境建立一种和茶道精神相类似的高远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饮茶者的这种行为体现是对文人情怀的追求及缅怀,同时也体现了一种茶饮社会功能。就像多数茶馆都喜欢建立在环境优美的湖畔或者是园林中一样,目的都在于对饮茶人的心灵进行放松和净化,让其忘掉生活中的烦恼,对自然尽情地享受。另外,将儒道思想融入到茶文化当中,可以增强饮茶者之间的交流,增强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达到忘我状态。特别是茶具有一定的提神醒脑功能,可以调节饮茶人的精神状态。
与中国不同,英美两国的饮茶历史比较短,并且在茶文化中也融入了本国自身的文化特色,所以和中国的茶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对于茶和咖啡而言,美国人比较喜欢喝咖啡,但英国人却更喜欢喝茶。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咖啡和茶的有效融合体现的是两国人民对生活方式的自主选择,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化特色。对于这两个国家而言,咖啡意味着自由、随意、洒脱的社会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可以通过咖啡缓解情绪、慰藉心灵。在英美国家,茶文化可以对咖啡文化进行完善,通过将茶、茶点、茶具、茶礼以及茶音乐等进行有效结合,为人们的生活增添新的乐趣,对社会文化进行传播。特别是英国的“下午茶”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体现了生活品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双重社会功能。
[1]董小宁.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福建茶叶,2017(9):388-389.
[2]吴雁汶,祝安.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福建茶叶,2017(4):308-309.
[3]苏银娜.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比较[J].福建茶叶,2017(1):31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