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采茶戏音乐中的喜剧元素

2018-01-19 05:26:08聂一波
福建茶叶 2018年5期
关键词:粤北采茶戏唱腔

聂一波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 473066)

1 采茶戏概述

茶叶产区的广大民众在漫长的茶叶种植、制作的过程中创造了相当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们在“采茶歌”以及“采茶灯”的基础上,吸收了小调、说唱、山歌以及地方戏剧大班音乐的诸多内容,形成和发展了独具魅力的采茶戏。比如赣南采茶戏就涵盖了百余个传统剧目,《四姐反情》、《大劝夫》、《上广东》、《卖杂货》被誉为赣南采茶戏的“四大金刚”[1]。它们生动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爱情、生产、生活和劳动等内容。大部分采茶戏都是名副其实的喜剧,展现了广大民间艺术家十足的幽默感以及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2 采茶戏音乐中的喜剧元素

2.1 以丑角为中心的喜剧表现形式

赣南采茶戏采取了以丑角为中心的布局结构,是其菁华和最具特色之处,素有“三角成剧,小丑当家”之美誉。它深植于民间歌舞、灯彩的土壤中,具有浓郁的客家特色以及乡土气息。唱腔动听优美、语言幽默、诙谐、表演过程中载歌载舞。比如,矮子步以丑中见美,可以说是千姿百态。扇子花具有独特的风韵,以单袖筒为自身的主要特征。它的丑角语言与其表演过程中的喜剧性、以丑角为中心的结构布局、人物品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表演过程中,哪怕是悲剧主题,它也擅长通过喜剧方式予以呈现。比如,正丑以《上山调》、《牡丹调(二)》、《牡丹调(三)》、《喂是喂》以及《三句板》为主要唱腔,体现了高亢明亮、风趣开朗、积极健康的特点与风格。语言和台词既犀利、又幽默,采用了相当多的歇后语、俗语和谚语,通过这种幽默方式来展现作品的结构、有力地烘托气氛,为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服务[2]。

2.2 明快通俗的舞台语言特征

粤北采茶戏以语言的明快、通俗性美,基本上不采取书面语言,它的大部分道白都源自于客家人的生产劳动以及日常生活,采用了口语化、形象化的语言,富有十足的区域性色彩和地方性韵味。尤其是大量运用客家方言中的歇后语以及谚语,正话反说、谐音等多种方言俚语。它最大限度地展现了采茶戏音乐的幽默以及风趣的主要基调,体现出独具一格的语言特征,在较大程度上丰富并加强了采茶戏音乐的喜剧风格[3]。粤北采茶戏在运用唱词方面,还体现出下列语言特点,比如句式结构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如此以来粤北采茶戏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唱腔,产生了多元化的色彩变化,广泛运用排比句、对比句,处处展现了音韵铿锵、明快的节奏、层层高涨的情绪。

语言的丰富性和句式结构的多样性为采茶戏音乐的呈现表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在粤北采茶戏的不少唱词中,为了追求语言的韵律以及对称性,通常情况下会采取衬词的方式,以填充文字和句子的不足,比如[路调](四)的唱词就体现了这种特征:“三步走来喂是喂,往前子走哟依哟,一心要往咙呀咙地古呀古地咙呀咙地古呀古地往前走打开门碰得儿松往前子走哟依哟,一心要往咙呀咙地古呀古地咙呀咙地古呀古地往前走,一心走碰得儿松走。”这些唱段加入了大量衬词后,为原本无味枯燥的唱词带来了无穷的生机,让这些唱词体现出了活跃愉快、妙趣横生的特点和表达氛围[4]。

2.3 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

粤北采茶戏中体现出了鲜明的“载歌载舞”特征,大量运用舞蹈以及歌曲这种方式,形成了载歌载舞的独特表演特征。在粤北采茶戏音乐中,采取了以民歌为主的曲牌联套方式,“对唱”的大部分音乐曲牌都体现出了活泼轻快的音乐特征,比如 [十打调]、[十打月光调]、[对花]、[斑鸠调]、[十送]、[铜钱歌]等。既可以单独运用对唱的方式,也能够混合运用。对唱形式的巧妙连接,形成了妙趣横生的采茶戏音乐,在较大程度是提升了音乐自身的喜剧性以及趣味性。

“载舞”是粤北采茶戏的主要表演特色之一,从先前的采茶歌到后来的采茶歌、舞、再到当前的采茶戏、粤北采茶戏,始终都和舞蹈、歌曲形影不离。经过连续不断的创新和改进,灯彩的舞蹈形式始终都被保留在粤北采茶戏的表演过程中,产生了以扇子花、单袖筒、矮子步为主要代表的“三绝三奇”的舞蹈动作。它还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鲜明活泼的人物形象,有着强烈的戏剧性以及趣味性[5]。如,粤北采茶戏的不少戏曲音乐是活泼、轻快的,特色鲜明,它受到了当地采茶戏的总体表演风格的较大影响。粤北采茶戏中涵盖了近三百个传统剧目,大部分都是轻松活泼的歌舞小戏,喜剧风格比较突出。从客观上来讲,轻松活泼的演员唱腔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采茶戏的舞台表演需求。

2.4 愉快活泼、灵活多变的“填腔”

为了强化采茶戏音乐的唱腔表现力,彰显采茶戏音乐自身的喜剧性特征,只运用基本的腔句和对称、方正的句子结构和表现方式,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应该创新和改进相应的创腔手法,打破呆板的基本句式,增强采茶戏音乐的舞台氛围和情绪。粤北采茶戏音乐中的唱腔多达200 多首,比如[芙蓉哭调]、[牡丹调]、[长歌]、[十劝郎]、[劝调]等不少音乐,形成了悲伤、叙事、抒情等多种情绪的唱腔,这些音乐有着方正、规整的腔句,很少改变自身的音乐句法,但是却充满了幽默、风趣、活泼、愉快、轻松的音乐情绪,它的腔句结构有很多变化,音乐句法的多元化增强了粤北采茶戏音乐自身的喜剧性[6]。

3 采茶戏音乐的文化内涵

我国各个茶叶产区的自然环境存在着显著差异,受到了茶区生活方式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类型、特色鲜明的采茶戏。这种艺术形式也反映了各个茶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采茶戏的舞蹈动作能够反映情感真实性和采茶戏的虚拟性密切结合的色彩。因为采茶戏的很多舞蹈动作都源于劳动者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它可以充分地展现出茶区人民丰富的精神文化、思维和情感活动,具有显著的象征性与虚拟性。在采茶戏表演的过程中,质朴优美的动作形式会反映出受众内心深处最诚恳、最真挚的思想和情感,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了茶区民众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世界观[6]。

众所周知,各个地方的民俗民风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所在地区的采茶戏特色、内容和语言形式。在此过程中,广大茶农在摘茶、拣茶、制茶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会融合本区域的各种民俗内容和文化特色,以自娱自乐,丰富了采茶制茶活动的乐趣。这些活动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了采茶歌的演变和发展,不同种类的采茶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采茶戏音乐的创作和编排。久而久之,这些采茶歌就会传唱开来,在较大程度上丰富了采茶戏音乐的表达方式和艺术形式。采茶歌的丰富和发展也促进了采茶戏音乐的稳步发展,使得后者体现出浓郁、鲜明的茶区文化特色,它给人带来了非同一般的文化、民俗、艺术享受,积极地促进了采茶戏的传承和广泛传播[7]。

与相对成熟、发展完善的大型戏剧相比,我国茶叶产区的各种采茶戏音乐尚未达到有效地控制戏剧节奏和情节发展的程度。然而,采茶戏音乐在稳步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地融合了本地区的语言、习语、俗语、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广大受众耳熟能详的曲牌、舞蹈、音乐和习语,让观众获得了耳目一新的视觉形象,在情感体验,乃至于思想领悟的过程中,充分地感受这些音乐和戏曲的多元化内容。自觉地接受教育,提升和增强了采茶戏自身的审美价值。采茶戏音乐以独特的表达手段,演绎了各个茶叶产区的传统剧目和曲牌的喜剧性,传承了人们渴望和谐、平安的美好愿望。

结语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基于采茶戏改编而来的采茶戏音乐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鲜明的艺术特征,应该合理地设计和展现采茶戏的相关曲目,积极地参考和借鉴采茶戏中的相关戏曲、民歌以及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传递轻快活泼、抒情性强、乐观积极的音乐内容,形成独具魅力的采茶戏音乐,增强它的艺术吸引力,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

[1]黄玉英,沈丹.赣南客家采茶戏的艺术特征[J].地方文化研究,2016(6):11-19.

[2]黄文华.赣南采茶戏丑角艺术的审美价值[J].中国戏剧,2009(9):44-45.

[3]范炎兴.粤北采茶戏[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87.

[4]饶继洲.粤北采茶戏音乐.韶关地区文艺创作室戏研组收集编印,1980:71.

[5]孙家国.论采茶戏音乐中的喜剧性——以粤北传统采茶戏音乐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12(3):16-22.

[6]卫志强.采茶戏中的舞蹈与音乐元素内涵分析[J]福建茶叶,2016(1):222-223.

[7]何莎.南昌民歌与南昌采茶戏的演唱风格与唱腔特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粤北采茶戏唱腔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
乐府新声(2022年2期)2022-11-05 23:07:17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影剧新作(2022年2期)2022-07-29 02:28:42
粤北龙船歌研究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24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矿产勘查(2020年1期)2020-12-28 00:21:10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黄梅戏艺术(2020年1期)2020-05-14 13:48:54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黄梅戏艺术(2019年4期)2019-12-30 06:11:06
夏布谣(新余采茶戏)
影剧新作(2017年3期)2017-11-14 02:42:55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戏曲研究(2017年2期)2017-11-13 0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