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茶文化教育的契合

2018-01-19 05:26:08
福建茶叶 2018年5期
关键词:饮茶茶文化茶叶

郭 红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260)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文明历史有着数千年之久。相传,神农氏是茶树的最早发现者,他亲尝上百种草药了解其特性,在一日之内遇到七十二种毒物,无意间吃到了茶叶,毒性被解除。在细水长流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茶文化,内涵极其丰富,蕴含有中国儒释道三家的哲学思想和精神内涵,并与中国古代的民俗与民族文化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考虑到很多人只是把饮茶作为一种生活习惯,而忽略了其中所包含的内涵,故在行文之前,有必要明晰与茶相关的内容,对其进行一个总体认知。

1 饮茶习惯

饮茶这一习惯在中国由来已久,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市井百姓,饮茶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古人所云“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另外,茶也是“开门七件事”之一,诸如此类,茶在中国人心中的份量,也可见一斑了。茶史的演进与发展,其大体可分为以下阶段,唐代茶学家陆羽在其所著《茶经》中说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最早被发现于神农时期,起初只作为药用,一直到春秋战国以前,人们也只是由于其鲜脆的口感,清新的咀嚼体验以及药用价值,而放入口中含嚼,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茶叶才逐渐以煎服取代生嚼。然而,茶发展成为一种饮品,经历了一个中间阶段,即食用阶段,就是把茶当作一种菜来调合食用。到了秦汉时期,对茶叶的粗糙加工制作出现,且成为待人接客的必备品,但是两晋以前,茶叶一直被作为一种宫廷饮品,直到南北朝以后,才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宋是饮茶发展的高峰期,茶文化形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到了明清,饮茶趋于成熟,品茶方法完善而讲究,茶品种类繁多,如产于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以及龙井、乌龙茶等等,中国产的茶叶甚至作为产品远销海外。

2 茶文化

茶文化,顾名思义,是由饮茶这一实践活动发展而来的一种文化。茶文化包括茶叶、茶具物质层面的文化和非物质层面的文化,而非物质层面的文化又可分为以茶道、茶德为主要内容的精神层面以及茶学、茶艺等理论技艺层面。

中国传统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蕴涵着对儒、释、道三家哲学智慧的思考。以儒家思想为例,中国传统茶文化首先融合了儒家“中庸”、“致中和”等思想观念。《中庸》有云“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这就是说,人在尚未产生情感的时候,心外无物,即内心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是平和的,这种状态称之为“中”,但喜怒哀乐人人皆有,不可避免地要表达出来,如果这种情绪的处理适时适度、合情合理,就达到“和”的境界。在崇儒的古代社会,中和思想有着深深的印记,中国传统茶文化也不例外,如陆羽提倡的中道之和,宋徽宗提出的致清导和等等。茶文化中还包含着丰富的佛道思想,道家讲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念,而这恰恰正是茶道的灵魂,茶性淡雅、清香,品茗之时,人们祛除一切杂念,返璞归真,在口含茶香中,仿佛和大自然融为一体,道家之道与茶道之道高度统一、融为一体;以禅宗为例,禅宗主张见性成佛,它的要义是不借助任何外物,不为任何外物所干扰,进入一种绝对的状态,入定,入禅,顿悟成佛。而且参禅打坐是重要的佛事活动,饮茶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有助于静心修行。

3 茶文化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漫长的塑造过程,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要注重内化与渗透,这点与中国传统茶文化是契合的。中国传统茶文化最讲究一个“品”字,追求内心的情感体验,讲究细致入微,慢慢深入,这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作用有相通之处。茶文化的“品”,主要体现在进行茶事活动时的各个环节之中。第一,在茶叶的采摘上,强调要“因时而摘”,以谷雨前后的茶叶为最佳,太早则太嫩,品不出味道,太晚则太老,味道已经丢失了大半。同时对茶叶烤炙的时间也有相应的要求,同样讲究恰当和适中;第二,在对茶叶的辨别上,要将烘培烤炙好的茶叶按等级进行一个分类,色泽光鲜明亮、形状平整没有褶皱的茶叶是为上等茶;而那些无光泽、状态皱缩的茶叶则次之;第三,对茶器及茶具极为讲究,分煮茶之具与饮茶之具,一则不能过简,过简则有失庄重,一则不能过奢,过奢则显得浮夸。而瓷器珠圆玉润、宛转流光,往往会作为茶器使用;第四,在泡茶之水的选用上,会选用匀速流动的水,而不会选用流速过快的水或“死水”,茶客常将水质的好坏视为直接影响到茶汤色泽、香气、味道的重要因素,有些文人甚至把烹茶用水视作一门学问。陆羽在《茶经》中有云:“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育教于茶,中国古已有之,目的是为了传递“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哲理和高尚道德情操。而新时期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复杂,存在很多问题,面临很多难题,中国传统茶文化因其特有的功能和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诸多切合点,必然渗透到各个教育环节之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压力日益增大,浮躁心理弥漫。大学虽是象牙塔,但大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或多或少,难免会受到影响。而茶性温和,能够缓解焦灼心理,品茗一碗香茶,大学生的心愫得到平静,也可以领略到精心饮茶的妙处,使“手机不离手”的大学生们获得心灵的休憩。下面举例来说明中国传统茶文化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茶是“举国之饮”,饮茶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已渗透到各个阶层,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宫廷用茶历史悠久,如唐朝设置“贡茶院”,专门进奉宫廷御用茶叶;宋徽宗亲自撰写《大观茶论》,有力地推动了饮茶的普及等等,且皇帝和王公大臣对茶道极为重视,将其作为国家礼仪,用在祭天祭祖、宫廷赏赐等活动中。茶事活动走街串巷,雅俗共赏,不光王公贵族,在我国民间,饮茶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不可或缺的。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不以任何特定的阶层、特定的人群为对象,既可以“居庙堂之高”,又可以处“江湖之远”,它服务于所有人,以人为核心,这恰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同时,这也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经久不衰,愈发兴盛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以中国传统茶文化涵养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在品读和认知茶文化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中华人文精神的以人为本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之一,更好地理解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好地理解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美”是一切积极向上的,使人精神愉悦、获得发展的事物,它包括主观存在的和客观存在的,而审美是个体在一定基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的一种主观活动,它包括自然之美、和谐之美、人性之美等诸多方面。我们可以从古人“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中品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悟自然之美;也可以在《背影》《阿黑小史》等文学著作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中看到人性之美。而中国传统茶文化中蕴含的思想道德内涵也凸显着“精神之美”。

4 应用途径

探索新时期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尤其是以茶文化的融入作为重要思路,是非常重要的,也非常复杂,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实际出发探索实施路径,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体制机制。以笔者之间,将茶文化融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三驾马车来拉:开设相关课程;创新授课方式和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探索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与吸收融入。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将其浸润其中,可以为中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启示和裨益,以中国传统茶文化涵养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应在具体实践中实事求是地去摸索,努力寻求二者的结合点。

[1]刘凡凡,周雨风,伍林生.茶文化视角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J].福建茶叶,2017,39(02):384-385.

[2]魏梓轩,董隽永.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福建茶叶,2017,39(06):187-188.

[3]覃艳.以茶文化为例的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分析[J].福建茶叶,2017,39(01):278-279.

猜你喜欢
饮茶茶文化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2022年2期)2022-11-15 08:53:56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现代装饰(2021年2期)2021-07-21 08:28:26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09-25 03:04:42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创造(2020年5期)2020-09-10 09:19:22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现代苏州(2019年16期)2019-09-27 09:30:32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香喷喷的茶叶
快乐语文(2018年36期)2018-03-12 00:56:02
四季饮茶与健康
红土地(2016年7期)2016-02-27 15:06:06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