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茶文化对于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效果研究

2018-01-19 05:26:08
福建茶叶 2018年5期
关键词:大众茶文化图书

薛 莲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河北唐山 063000)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因为茶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不断与我国优秀的民族思想文化融合,并且从道家、佛家等宗教思想中汲取了很多的优秀内容,如“修身养性”、“茶禅一味”等精神内涵。因此,我国茶文化不仅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更有让人静心修身的精神作用。而阅读的目的,同样是让人获得更多知识、开拓视野,并且提升个人修养和品位,再加上阅读同样需要静心精神才能更好进行,因此阅读与茶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将两者进行融合,对于我国大众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大有裨益。

1 我国大众阅读习惯现状及缺陷

近些年,随着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很多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强烈,由此也让我国社会大众阅读量得到不断提升。据统计,2016年我国几大网络图书平台,如京东、当当、亚马逊中国、淘宝等平台图书总销量相比2010年要提升了134%。尽管在人均阅读量上,我国还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但是134%的增幅其实也值得让人欣喜。

我国广大居民在阅读习惯上,近年来开始逐渐偏重于阅读我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这是传统文化回归的一个信号,更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体现。2016年,有相关机构在网络上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对不同年龄、不同教育背景、不同身份的网友的阅读习惯和阅读书目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调查和统计。关于“近五年阅读增长量”的问题,有五分之一的网友回答增长较多,只有2%的网友认为没有增长。由此可见人们的阅读量是在增长的,只不过增长的速度有所区别。关于“阅读的书籍多为什么类型”的问题,竟然有高达73%的网友选择“历史书籍”,书籍的内容多为《品三国》、《明朝那些事儿》等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各类图书。另外,选择中国古典名著、中国武侠小说、中国近现代小说的网民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当然,也有一些人会选择外国文学作品或是外国学术类图书,但是在数量上与选择中国历史文化以文学类图书的网友相去甚远。但是也要看到,我国人民群众在阅读习惯上还存在一些缺陷和偏差,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1 有阅读习惯的人群分布不均衡

尽管近些年我国居民阅读量有所上升,但是也要看到热爱阅读、经常阅读的人群分布并不均匀,主要分布于城市中具有一定教育背景和知识水平的人群当中。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有阅读习惯的人的数量相比城市相比有一个断崖式的下降,很多人甚至一年都不会阅读一本书。这也就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为什么我国人均图书阅读量与一些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阅读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呢?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还是跟我国教育资源分布情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从现实看,我国城乡教育差距在过去二十年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而良好阅读习惯跟人们受教育程度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这就导致很多教育资源较为落后地区的人们阅读习惯较差。另外,经济水平较为薄弱地区的人们往往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生计上面,自然也无暇阅读。

1.2 很多人缺乏阅读的良好习惯

尽管很多人开始更加重视读书,但是从一些人尤其是一些年轻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不良的阅读习惯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人受到移动互联网的影响,追求碎片化阅读,如网络小说、微博、微信朋友圈、网络段子等,阅读的载体也多为手机、平板以及电脑等电子终端设备。看似每天的阅读量很大,接受的信息也非常之多,但是因为其多为碎片化阅读,往往是流于表面,属于浅阅读的层次,得不到深度的知识和思考,因此这些信息往往是“过眼云烟”,看过也就看过了,形不成自己真正的知识。另外,还有些人喜欢躺着或是趴着看书,这的确很舒服,但是除了对眼睛会造成伤害后,其实也缺乏足够的仪式感,不利于对知识的更好吸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当前社会比较浮躁,人们喜欢追求一些短平快的东西,难以真正沉下心来去阅读一本经典、一本名著。另一方面则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国当前的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过于注重分数,很少有阅读课,即便是有也不是太重视,开展起来较为随意。而学生时代正是人们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缺乏良好的阅读指导的话,那么对学生来讲就很难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了。

1.3 我国大众阅读存在阅读目的不明确的缺陷

从当前来看,很多人的阅读只是兴趣和爱好而已,并没有真正建立起自己的阅读计划和图书体系。在阅读时,往往只是根据自己的偏好去选择感兴趣的图书进行阅读。因此很容易出现今天读这些书、明天读那些书,读的非常杂,没有系统的阅读体系。而根据学者研究,一个人要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拥有较为系统的读书体系,起码要用十年的时间来培育和沉淀。在这一阅读的过程中,人们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如受教育背景、个人喜好、实际工作等,对不同科目、不同难度的图书进行系统而有机的阅读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图书的选择和深度阅读。如此,才能更好地养成自己的阅读习惯,让自己的独立思考意识更强、阅读能力更高。

2 茶文化的内涵及对阅读习惯养成的作用

中国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茶文化不仅与其它很多领域进行融合碰撞,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知识文化体系,另外茶文化还具有极强的思想性和优秀的价值引导力,对于人的成长、生活、学习都大有裨益,其与大众阅读习惯的养成在诸多方面都有着很高的契合度。下面我们就从茶文化的内涵说起,谈一谈其对阅读习惯养成的积极作用。

2.1 茶文化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对于培养人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茶文化的知识体系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分别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我国茶文化的物质文化可谓是种类繁多且丰富多样。从源头上讲,茶叶的种植、生产可以算是茶文化的基础。我国茶乡多分布于一些自然环境优美且社会人文底蕴深厚的地区,其自然资源是茶文化的基础文化,如青山绿水、竹林小溪等让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环境。另外,由于我国在茶叶的种植与生产上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且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种植和生产工具、方式,这就让茶文化这一基础物质内涵极具特色和吸引力。同时,像茶事活动中所选取的茶杯、茶碗、茶壶等烹茶和饮茶器具,同样有着很多种类和讲究,如饮用绿茶要选择精致的青花瓷,饮用红茶要选择厚重朴实的紫砂茶具,饮茶之水以清泉水为上,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另外,园林艺术、饮茶环境营造等茶文化物质层面的文化更是不胜枚举。

茶文化的非物质文化同样是丰富多彩,如茶文化跟历史的融合,为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厚的历史财富,像茶马古道、万里茶道、茶马互市、张库大道等皆为典型代表;茶文化与文学的结合,催生出了诸多茶诗茶词,其中不乏大家之作,如李白、王维、杜甫、苏轼等著名文人,皆写过与茶有关的文学作品;茶文化与民俗的结合,在我国不同地区和民族中出现了种类丰富、各具特色的茶歌茶舞;茶文化与手工艺的结合,产生了很多的器皿和其它工具的制作技艺,像这样的融合还有很多,就不一一累述。可以说,无论是茶文化的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都对我国大众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大有裨益。因为这些文化内容不仅具有很好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另外更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它将不同领域的文化以茶为载体进行二次加工并呈现在大家面前,就在很大程度上让很多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而生动起来,很典型的像我国古代政权与边境游牧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融碰撞的历史知识,如果单纯让人们去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历史资料,想必会有很多人觉得枯燥。但是当茶文化参与进来后,所产生的关于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的历史内容,就会让这些历史变得更加生动,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强,更能提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2.2 茶文化在思想精神方面对于大众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积极作用

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我国优秀民族思想以及一些思想流派的优秀内容,如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天人合一”以及佛教的“茶禅一味”等。这就使得茶文化具有深厚的思想性以及很好的价值引导力,这对于人们阅读习惯的养成有着不容小觑的推动作用。比如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强调人们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和能力,然后为社会、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将这种理念融入到大众阅读习惯养成当中,可以激励人们去主动阅读、积极学习,通过阅读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让自己的工作能力更强。又比如说,茶文化中源自佛教的“茶禅一味”价值理念,强调人们要以茶为载体去更好的修行和思考,并达到一种顿悟的境界,从世间万物复杂的表面去看到其本质所在,感悟到自然和宇宙运行的规律。将其融入到大众阅读习惯的养成当中,可以让人们从浮躁中沉淀下来,变得安静且从容,能够更好地去阅读各种书籍,并静下心来去发现书中的各种道理,得到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效果。

3 茶文化与阅读习惯养成的融合路径

3.1 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茶文化的精髓

当前,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茶文化,但是也要看到,很多人仅仅是流于茶文化的表面形式,如茶事活动、茶艺表演等,并没有深入到茶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当中。因此,政府宣传部门、图书馆、书店、图书出版机构等部门,就应当充分利用茶文化在促进阅读习惯养成方面的优势,通过阅读讲座、电视节目、读书日活动、图书下乡、媒体引导等方面的工作,将茶文化更多的融入到其中,既能让大家更好地明白阅读的意义,激发大家阅读的兴趣,同时更能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茶文化的精髓,通过阅读与茶文化有关的图书,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3.2 对于图书馆等阅读机构来讲,要将图书阅读作为工作的综合考核内容

近些年我国图书馆建设得到了很快的发展,除了面对全社会的图书馆外,各级学校、各个单位也都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图书馆。但是阅读率低、管理不善等问题,在我国不同种类的图书馆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对于此,就不妨将茶文化的诸多丰富形式与图书馆的工作结合起来,比如说可以在图书馆举行茶道表演,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看,或是举行茶艺表演,让大家在阅读之余便能欣赏到精彩的茶文化活动,如此便能吸引更多的人前去图书馆进行阅读。另外,为了给图书馆营造更加浓郁的阅读氛围,还不妨在图书馆播放一些优美轻柔舒缓的茶音乐,让大家的阅读体验更好,更愿意去图书馆进行阅读和学习。

3.3 各级学校要加强茶文化阅读的教育引导工作

前面说过,人们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好要从学生时代便加强引导。对于此,我国各级学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就要结合各自的实际工作,通过开设阅读课、进行图书讲座等方式,为学生们讲解茶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文化内涵,让他们从茶文化当中汲取更多的优秀思想。同时,学校还要加强资金投入,多购买一些与茶文化有关的书籍让学生们进行阅读。当然,加强茶文化阅读的教育引导,离不开科学的考核体系。学校应当制定出台对于学校师生的阅读考核机制,比如说规定一年要阅读多少本书,并对师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综合考核,以此来倒逼师生去主动阅读。如此多措并举,定能更好地提升大众的阅读热情,在全社会范围内促进大众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1]陈立丹.国民阅读率果真下降了吗[R].新闻记者,2007(9):9-10.

[2]傅争鸣.如何推动大学生图书阅读习惯的养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3):100-103.

[3]党恬甜.浅析公共图书馆对少儿阅读习惯养成的影响[J].图书情报导刊,2013(22):117-118

[4]孔凯,魏晓晓.浅议网络视野下的中国茶文化传播[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5):76-77

[5]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

[6]苏巧雯.谈茶文化在校园的育人功能[J].广东茶叶,2007(3):13-15.

猜你喜欢
大众茶文化图书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现代装饰(2021年2期)2021-07-21 08:28:26
一汽-大众ID.6CROZZ
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 18:04:58
上汽大众ID.3
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 18:04:58
图书推荐
南风(2020年22期)2020-09-15 07:47:08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现代苏州(2019年16期)2019-09-27 09:30:32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