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与英美茶文化融合下的商务英语教学策略和建设

2018-01-19 05:26:08宋艳梅
福建茶叶 2018年5期
关键词:英美饮茶商务英语

宋艳梅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 473004)

商务英语教学的根本是语言的教学和文化的教学,只有基于这样的立意才能最为准确的表达语言本身的含义,进而促进事物的发展。茶文化由中国起源后发展到欧美,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化。商务英语教学要立足于中国茶文化和英美茶文化融合,使茶叶贸易和茶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1 中美英茶文化

1.1 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祖先们发现茶叶最初是它的药用价值,而后才发现它的价值并将其作为一种饮品在日常生活中推广开来。茶叶一经推广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再加上诸子百家的影响,赋予了茶叶更多的文化内涵,并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茶文化。17世纪时,随着商品经济的萌芽,中国茶文化也得以进一步推广,出现了许多以贩茶为生的人,他们的人事活动不仅推动茶叶贸易和茶文化在国内的流通,还极大地扩展了茶叶贸易的海外市场,促进的茶文化的向外传播。

中国茶文化内涵丰富,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特征。比如中国茶文化极富地域色彩,由于地域差异形成许多茶种类,有庐山云雾、黄山毛峰、信阳毛尖、西湖龙井,这些茶的种类极大地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此外,伴随着饮茶习惯的丰富,人们对于饮茶器具、饮茶礼仪等也越来越讲究,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茶具使用,饮茶礼仪的文化。

1.2 英国茶文化

英国茶文化的起源深受当时欧洲贸易的影响,由于路途遥远,中国茶叶贩卖到欧洲售卖的价格比较高,因此茶叶当时只能在英国的上层社会流行。茶叶也是在英国贵族休闲娱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定的饮茶方式、饮茶礼仪。后来随着殖民地的扩展和工业革命的推进,茶叶逐渐普及到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因此可以看到,在英国的茶文化中,主要体现的是茶与文化相互结合而产生的种种文化现象。

英国茶文化中透露出典型的英国气息,这主要是基于英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历史上大不列颠帝国领土上战争不断,最终才形成了同一的民族国家。因此英国的文化传统中包含了多元化的因素,这深刻的影响了英国茶文化。英国人天生具有的好斗精神,因此在饮茶上也比较喜爱加工发酵的红茶。

1.3 美国茶文化

美国茶文化的起源时间上与英国相仿,伴随着中国茶叶销往欧洲,英国人也开始携带茶叶到美洲,开始了美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美国茶文化的兴起与波士顿有密切关系,波士顿历史上作为中美茶叶贸易的重要港口,对美国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国独立之后,中美茶叶贸易发展更加兴盛,而且促进了美国造船技术的进步和财富的积累。美国虽是欧洲的殖民地,但却形成了完全不同于英国的殖民文化。美国讲求快速、时尚的快餐文化,反映在饮茶上,人们也不习惯在喝茶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因此美国形成了以冰茶和速溶茶为特色的茶文化。这种快时尚的文化也充分迎合了市场的需求,迅速向全球传播开来。

2 中国茶文化与英美茶文化的融合

2.1 中西茶文化关系中的历史逻辑

中国茶文化与英美茶文化虽然存在差异,但也有一些共同点,最重要的是二者在历史上的联系。中国茶文化沿着古丝绸之路向西传播,经过阿拉伯,辗转到达欧洲,这是中国茶文化与西方茶文化建立联系的伊始。而后欧洲人经过不断地模仿和改进,完成茶文化的本土化,进而形成了富有本民族特性的茶文化体系。后来随着殖民地的拓展,茶文化继续向外传播,每到一处,茶文化都与当地文化融合,产生新的演绎。因此,这就是中西茶文化关系下的历史逻辑关系的融合。

2.2 逻辑与历史契合下完成内容兼容

中西茶文化的历史逻辑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结构,教师只需要根据这种结构编排课程内容,制作相应的PPT就可以了。当然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教师展现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以时间维度为主线,让中西茶文化依次出场,让学生更加明确中西茶文化的历史渊源,进而加强对文化互通性的理解。

2.3 文化观包容下中西文化的比较

针对中西茶文化的差异,教师教学应该遵循包容性原则,在包容的文化观下开展启发式教学。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对茶文化的理解存在偏见,单纯的认为英语课堂上重点应该教授的是英美等西方的茶文化,而忽视了对中国茶文化的呈现,进而导致学生们对于茶文化的理解是割裂的。为此教师应该更多的重视到这个问题,正确衡量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地位,将中国茶文化和西方茶文化联系起来,实现中国茶文化向西方茶文化的自然过渡,并探索茶文化背后蕴含的更深层的含义。

3 中国茶文化与英美茶文化融合下商务英语教学的策略

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要兼顾到中国茶文化和英美茶文化的融合,努力建立中国茶文化和英美茶文化的逻辑关系,进而保证英语教学的对接性和准确性。

3.1 公示语翻译原则

公示语翻译原则是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常用原则。由于中西方茶文化存在差异,其对茶叶的描述在其本国语言中的表述也不尽相同,甚至有好多是从来没有过的专业名词,这就需要采用公示语原则,规定统一的学术规范茶叶用语,用于中西方茶文化的交流。如国际上同一规定不发酵茶的英文为Non-fermented,也可以称之为绿茶;后发酵茶的英文为Post-fermented,也可以称之为普洱茶。而对于中国传统的几大名茶也纷纷规定了翻译标准,如龙井为Dragon well,碧螺春为green spiral。这些词语在翻译的时候充分尊重了中国的茶文化传统。关于绿茶和普洱茶的翻译充分考虑到了它门的制作形成工艺,突出了茶叶的特点。而关于中国几大茶名的翻译则采取了直译的方式,更多的保留了茶叶的中国化元素。

3.2 商品名称翻译原则

中国茶文化与英美茶文化的融合必然涉及到中西方的茶叶贸易,关于商品名称的翻译则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要力求做到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力求突出茶产品的商业价值和美学价值进而实现中西方茶叶贸易的利益最大化。中国茶除了形成以地域为中心的茶叶品牌之外,还通过别致的茶叶上商品名称来突出茶叶的特点。如大家所熟知的祁门红茶,是中国红茶中比较受欢迎的品种,中国茶叶商人为了更加彰显茶叶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与其它的祁门红茶区分开来,所以在祁门红茶中也有许多品牌之分,著名的如天之红,茶叶名称的汉语意思重点突出的茶叶的天然与正宗,自然在英文翻译的时候要尽量将其特点翻译出来。

3.3 文学作品翻译原则

中国茶叶的名称富含美学意义,其中多包涵了一些地域名称、民俗节日等内容,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要着重将这些翻译出来,以达到以形传神,以神达意的效果。一般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形成一下范例,第一是在茶叶名称翻译时都形成固定的统一标准,即在翻译茶的名称后面都加上tea,如红茶和绿茶分别被翻译为了Black Tea和Green Tea。其次是中国茶叶有的名称中还包含着对茶叶色泽、味道、采摘时节与地点的描述,如根据采茶时间,中国茶有明前茶和雨前茶之分,其重点突出采茶时间围绕着清明和谷雨两大节气,故而将其翻译为 Pre-Qing Ming Tea和Pre-Grain Rain。而安徽名茶瓜片,其中文名称来源于其形似瓜子,故而在英文翻译的时候也应该突出其形状特征,译为seed-like Tea。接着还有一些茶叶直接根据茶叶产地命名,英文翻译的时候可以采取直译的方式。而还有一些茶叶的名称其寓意比较隐含,解释起来非常麻烦,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采取直译的方式,再在后面加tea。

4 结语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英美茶文化之间存在不可隔断的历史渊源。教师在商务英语教学的时候要加强充分挖掘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联系,挖掘两者的共通性,进而加强中西茶文化的互通和传播。

[1]董小宁.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福建茶叶,2017(9):388-389.

[2]吴雁汶,祝安.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福建茶叶,2017(4):308-309.

[3]钱涌宁.中国茶文化与英美茶文化融合下的教学策略和建设[J].福建茶叶,2017(2):165-166.

[4]黄威威.论英美文化对茶叶产品翻译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11):364-365.

[5]姚驰.基于中英茶文化差异解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福建茶叶,2016(3):275-276.

猜你喜欢
英美饮茶商务英语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09-25 03:04:42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 01:35:20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09
四季饮茶与健康
红土地(2016年7期)2016-02-27 15:06:06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44:00
月下饮茶
对联(2011年16期)2011-11-20 03: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