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视角下茶文化遗产保护方法探析

2018-01-19 05:26:08廖琳玲
福建茶叶 2018年5期
关键词:遗产茶文化文化遗产

廖琳玲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473004)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所以人们自汉代开始就有了喝茶的习惯。经过不断发展,茶已经成为中国人最普遍的饮品了。不仅如此,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也特别青睐茶,因而赋予茶更多的文化属性,所以茶文化内涵不断丰富,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茶文化遗产是祖先留下的瑰宝,在现代理应得到保护。但是,依靠人的自觉性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需要借助法律强制措施来实施保护,使茶文化能够永远传承下去。

1 茶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意义

中国茶文化范围广,内涵十分丰富,所以茶文化遗产涉及的面也很广。正因为如此,茶文化遗产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一旦哪一种因素出现细微变化,都可能导致茶文化遗产受到影响。当前,国家大力倡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茶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应受到保护。但是,因为人们长期受经济利益驱使,因而出现了过度使用茶文化遗产的情形,这些都对茶文化遗产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态度来看待茶文化遗产。

中国茶文化遗产众多,充分反映了民众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得到民众认可,而且各地的茶文化遗产还体现了各地的风俗民情,积累了众多民间文化。因此,加强对茶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长期以来,我国民众的法律意识都很淡薄,所以对茶文化遗产的保护并没有采取实质的措施,很多都只是停留在文件层面,缺少具体的实施。正因为如此,就需要加强法律的宣传,让民众具备法律保护的意识。

中国当前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出口国,应该说中国茶叶在世界上的品牌价值是很高的,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综合来看,我国的茶文化产业在世界茶茶叶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中国茶叶品牌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有名。提到茶叶,现在西方国家更多想到的是英国的红茶、日本的茶道、印度或者斯里兰卡的茶,而中国这个世界最大茶叶生产国往往被忽视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到观念和思想的影响。中国制茶技术历史悠久,而且也非常重视技术的发展,但对与茶相关的产品开发却不够重视,比如说茶品牌商标维护、茶产地的保护等方面还远远不够。随着人们的对茶文化了解更多,越来越多的人领略到了茶文化的魅力,所以开发出了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茶旅游。但是,由此引发的商标、创意等方面纠纷也越来越多,也有众多法律案例。这些现象出现都是因为法律制度不健全,因而要从法律上重视茶文化遗产保护。有健全的制度保护不仅可以宣传茶文化,也有利于保护我国的茶产品,在世界范围内赢得声誉。

2 茶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策略分析

2.1 要重视立法

要从法律层面保护茶文化遗产,首先要完善立法,这是基础条件。从当前茶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来看,国家并没有指定专门的法律,虽然在其他法律或者解释中对文化遗产保护有提及,但这是针对所有的文化遗产所作的规定,并没有专门保护茶文化遗产的法律。但也有特殊情况,因为我国生产茶叶的地方非常多,对于那些产茶非常多的地区,当地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法规,用以保护当地的茶文化遗产,但这些法规只局限于某一地区,影响力十分有限,因而很难适应茶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世界其他地区的茶叶都是由中国传出去的,所以茶文化在中国影响深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却没有专门保护茶文化遗产的法律,这与中国茶文化大国的地位是不相符的。因此,应该从立法上制定专门保护茶文化遗产的法律,利用法律的威慑力保护茶文化遗产。

我国产茶区域众多,而且各地的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差别很大,所以茶文化的具体要素往往和地域有关系。制定一部专门的茶文化遗产保护法需要全盘考虑,更要把握好几个原则:第一,平衡各方利益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要尊重茶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利益,但必须要有明确的规定,合适的设置。与此同时,不能忽略其他群体的利益,不能使茶文化遗产成为私有财产,要使二者和谐发展。第二,重视民众意愿原则。我国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但各个地区文化各有特色,而且内容差别也很大,这也是为什么到现在没有专门保护产文化遗产法律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立法上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全面,照顾多方利益,重视民众的意见,确保能够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第三,继承和发展并重原则。茶文化遗产是经过千百年积淀而成的,但这种文化遗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不断充实、创新才能保持活力的。很多文化遗产都是立足传统茶文化基础之上创新发展而成的,因而在立法上不仅要加强保护,还要在此基础之上创新和发展。

2.2 完善茶文化遗产传承机制

传承和保护茶文化遗产离不开传承人,只有充分保护他们的权利后才能够顺利传承,因而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才能够真正解决茶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要从以下几点加以把握:第一,准确认定遗产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曾对传承人的认定有专门的规定,但只是普遍意义上的规定,对于茶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人来说,必须要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具备把控茶文化遗产项目的能力,而且要有一定的知名度。除此之外,传承人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加强对茶文化遗产的宣传,而且要站在传承和发扬光大的角度去宣传。第二,明确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茶文化遗产并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项社会事业,所以保护传承人的权利也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实施,以免一些传承人因为具体的项目而导引发生活困难,从而导致他们失去尊严。因此,要利用法律手段保证传承人的基本生活,使他们增强生活的信心。除了保证传承人的权利之外,还要从法律上明确传承人的义务,主要义务包括要定期向社会宣传茶文化遗产、提前选定和培养下一届的传承人,从而保证项目能够得到发展和创新。第三,明确传承人合理的利益分享。建立这种机制有利于保护茶文化遗产,同时也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因此,应该利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传承人和相关人达成的开发茶文化遗产的约定,尤其要保护传承人应得的利益份额。与此同时,应该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即使是开发,也要保证是合理开发,切忌因为利益的诱惑出现过度开发。除了运用法律手段之外,还要重视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来保护传承人的合法权益。

2.3 加强对名茶产地的保护

中国有六大类茶,每一种茶都有非常有名的茶产地,保护这些名茶产地则是保护茶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比如说云南思茅地区,这里种茶历史非常悠久,因而又被成之外“茶叶博物馆”,有众多历史悠久的茶树品种和茶园,因而形成了非常宝贵的茶文化资源,经济价值很高。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这些名茶产地就成为了重点保护对象,也是重点保护的茶文化遗产之一。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参与了茶文化遗产保护协定,比如说马德里协定、巴黎公约等。对中国来说,所签订的一些协定都有类似的规定,对一些知名商标都提出了保护措施。从世界上主要国家的法律和国际条约来看,对于一些历史悠久的名茶产地可以申请集体商标,从而可以为商标提供保护,达到保护优质名茶产地的目的,更有利于保护其品牌价值。比如说市场上售卖的西湖龙井、五峰毛尖、英山云雾、信阳毛尖等茶品牌,就是依据地域申请的商标。这不仅很好解决了地理标志的产权问题,同时也保护了商业权利。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地区围绕保护优质名茶产地出台了相关的规定,旨在对这些地域性商标进行保护。利用这种手段来保护茶文化遗产,是复兴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根本性的保护办法。中国作为茶文化源地,保护茶文化遗产应该走在世界最前列,理应从法律的高度加以保护。

3 结语

长期以来,受利益的驱使,对茶文化过度开发,但法律意识和品牌意识又非常淡薄,因而导致对茶文化遗产保护一直都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付诸实施,更不用说从法律上加强保护。正是因为保护不力,导致一些传统茶文化遗产已经消失了。因此,如何保护流传了千百年的茶文化遗产已经迫在眉睫。通过分析发现,只有从法律高度确定对茶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效保护传承人的权利,才能够使这项传统文化遗产永葆生机,继续传承下去。

[1]庞琳.茶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6(20):56-57.

[2]李文杰.我国茶文化遗产景观的法律保护研究[J].福建茶叶,2016(24):33-35.

[3]夏良玉,官玉琴.论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闽茶文化产业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81-84.

猜你喜欢
遗产茶文化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 01:49:46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现代装饰(2021年2期)2021-07-21 08:28:26
遗产怎么分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8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
——围棋
文化产业(2020年23期)2020-10-15 08:00:12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现代苏州(2019年16期)2019-09-27 09:30:32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千万遗产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