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茶文化视角探讨英语语言的构词风格

2018-01-19 05:26:08芦晶晶
福建茶叶 2018年5期
关键词:构词语言学茶文化

芦晶晶

(郑州财经学院,河南郑州 450044)

通过茶文化视角,可以让我们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待英语,让英语在和本土文化相互结合,对于我们学习英语有很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茶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而通过具体、深层次剖析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所拥有的具体内涵,并使其与学习英语语言构词活动具体结合,从而实现文化与语言之间的相互促进机制。

1 茶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融合展现

客观来看,认知文化传承与应用的过程,其不仅是一种具体资源内容的成熟理解和全面认识,同时,也是基于特定文化认知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应用体系。而随着整个文化体系的内涵不断丰富,加上其中所具有的资源理念不断完善,我们看到在整个生活之中,不仅形成了相应的文化资源内涵,同时也形成了全面创新。

1.1 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分析

茶文化作为我国整个文化机制中,其最为古老、且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我国整个茶文化体系,从具体的形成到全面而深度的应用,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最早有关茶叶的记录,可以追溯到整个神农氏时期,茶最初是被用作一种清毒的药材,后来由于茶叶口感清新,喝完茶后可以让人保持清醒,因此,茶叶才开始作为一种饮品走进寻常百姓家中,茶在我国唐朝和清朝到了它发展历程的两个高峰期,唐朝时,我国与外国人进行贸易的过程中,逐渐将茶文化传播到了阿拉伯第地,而在近现代社会发展中,整个社会大众自身饮茶习惯不断成熟,从而形成了一大批优秀的茶文化。

1.2 茶文化的特点分析

茶文化,首要的特点在于它的多样性,我国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许多其他民族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包括茶歌、茶舞、茶艺、茶道、茶艺等多种形式的茶文化。此外,茶文化非常重视文化意识形态,核心的思想在于雅,并与儒释道思想相结合,这也让茶文化带上了部分宗教色彩,成为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及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同样,可以说是西方文化的发展历史,因此,我们能够在英语语言学的发展过程中,看到其中对不同文化机制的传承与融入历史,而且,正是这些丰富完善的传承思维造就了整个英语语言学的应用价值。

1.3 时代背景下茶文化体系的融合展现

根据当前已有的历史记载和研究,我们看到,茶与茶文化都发源在中国,茶叶产品在18世纪才从中国传到欧洲与西方各地。可以说,茶叶在西方,仅有三、四年的饮用历史,从最初的贵族专享,到随后,茶叶走进百姓家中,茶这一东方元素,逐渐改变着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是具体的文化,而在这种具体影响之下,茶文化在西方各地逐渐形成,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英美茶文化和东欧茶文化等等,可以说,此时的茶文化,已经与东方的茶文化机制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展现,以及具体的外在表达。

2 英语语言的构词方法和特点分析

在现代英语中,新的词汇出现,往往是在现有词汇的基础上,通过构词法进行延伸,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旧词已经不再适应,新词的产生大致上也有规律可循,构词法的定义,就是指按照相关语法规则,并且在现有单词上,具体添加或者删去某些词根词缀,从而,形成一系列派生词。

2.1 英语语言的构词方法分析

通过分析,现阶段所存在的英语语言的构词方法,可以归结出七种方法:词缀法、复合法、首字母缩略法、转类法、拼接法、专有名词普通化法和逆生法。英语语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更新,在这种“弃旧更新”中,结合这七种构词方法,衍生出来许多适合现代生活的新词,通过了解,这七种构词方法,不仅能够让我们对已有的词进行更好的掌握,同时也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创造出新的词汇,进而轻松拥有巨大的英语单词词汇量,最终有效这一语言。

2.2 英语语言的构词特点分析

英语语言构词方法中,其主要的词缀法、复合法、拼接法和首字母缩写法,都是通过在已有单词基础上,根据特有构词法对单词进行改造,可以添加或者删除部分词缀来实现新词的创造;而转类法、专有名词普通化法和逆生法,也是通过旧词生新意来进一步丰富词汇,所表达的含义。

2.3 英语语言风格与茶文化机制的关联认知

事实上,英语语言的构词风格多样,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归纳出不同的用法,因此,本文在对其进行具体的研究活动时,正是从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基础视角出发,通过成熟探究文化融合视角下,英语语言机制中所具有的构词风格,提高我们所熟悉的茶文化资源,并对英语构词风格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学习英语这一语言。所以,我们要看到,在整个茶文化体系发展背景下,整个英语语言学,实际上也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并且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时代性。因此,我们可以在英语语言体系中,看到其中所出现的大量有关茶的单词、俗语,甚至是描述茶的文学语句等等,由于茶普遍受到了西方人的喜爱,因此,我们能够看到有大量歌颂茶的诗句被创作出来。所以,其全新发展机制,进一步丰富改变了英语语言学的发展历程。

3 基于茶文化视角下探讨英语语言的构词风格

实际上对于任何一种具体语言机制来说,其在整体发展与创新推动过程中,都离不开对整个文化体系元素的融合与应用,当然,在该过程时其实际上,也是具体的创新。

3.1 提供了英语语言的构词素材

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与具体认知来说,关键是从两种文化所存在的具体差异和内涵所在出发,结合整个文化机制传播与构建创新的要求,通过具体的茶文化对比,从而来掌握所需要具体传播的内容所在。就整个茶文化的展现与传播活动视角来看,茶文化其中内容丰富多彩,在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元素进行具体结合的过程中,其产生了丰富的内涵理念,因此,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整个英语构词素材的极大丰富和全面创新,并且在该过程中,其为英语语言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在于中国传统茶文化结合的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的文化元素,也可以方便学生的理解,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能更好地掌握这一语言。

3.2 正确认识英语语言的构词风格

英语构词风格,虽然较为固定,但对于初学者来讲,英语语言的构词风格与汉语,有很大的差异,在学习中,如果,没有本土文化的支撑,很难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会,在整个思想上,觉得英语难,并且会产生具体的排斥心理,而通过茶文化与英语语言的构词风格,进行结合,能够方便学习者理解,引导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整个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别存在,从而形成学习英语的语言思维意识,从而方便开展相关的语言传播。

3.3 拓展了英语语言构词的思维方式

基于茶文化视角下,我们看到整个语言机制在发展过程中,其同样也能够拓宽英语的构词思维方式,借助于多样茶文化,其丰富的内涵以及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我们看到,在整个茶文化机制发展与应用时,其实现英语与我国本土文化艺术之间的相互融合,当然,对于英语语言学习者和认知者来说,其在学习具体的英语语言知识时,可以具体利用语言构词思维方式,在七种构词方法与茶文化的相关内容结合的基础上,探索新的构词风格。

3.4 从文化融入角度看英语语言的发展创造

文化的传播与应用,其本质在于语言要素的合理融合。因此,在当前多元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加重视整个茶文化机制中所具有的特征和人文内涵。当然,具体的认识和应用过程,也必须要明确传统茶文化的价值功能所在。通过站在更高的思维视角,从而提升对茶文化机制的具体认知和理解。

当然,结合中西茶文化的内涵展示和认知,尤其是结合对整个西方茶文化的成熟和全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茶文化机制的多种元素存在。事实上,浓厚的文化概念,正是,当前我们具体而细致的对整个茶文化资源内涵形成了系统而具体的认知,因此,这使得我们在整个茶文化机制中能够感知,所具有元素的关键和本质。当然,在当前多元文化的成熟发展机制中,其需要我们必须认清整个茶文化的核心内涵所在,并且在该过程中具体探索合适的文化素材十分重要。

4 结语

基于茶文化视角下,我们看到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联,实现了成熟发展,尤其是我们能够从英语语言构词的风格中看到更加趋向于多样化,也更有利于中国人使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来对整个英语语言内心进行成熟界定,并且实现英语完善融入与传承,当然,对于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学习者来说,茶文化资源在英语语言构词中的应用过程中,都是很好的应用,这也是我国文化机制与世界文化体系,相融合、相发展过程中的关键。

[1]田华.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基于湘南学院外国语学院语言学课程教学[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2):193-195.

[2]章彤洪.英语语言学的教育理论及其应用——兼评《英语语言学理论研究与应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213-215.

[3]姜亚军.发展思维能力提高科学素质——论英语语言学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的关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2):105-109.

[4]陈梦然.学习观背景下的“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基于“格式塔”学派的认知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7):253-255.

[5]史耀武.知识经济时代与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兼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166-171.

猜你喜欢
构词语言学茶文化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外语学刊(2021年1期)2021-11-04 08:08:24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现代装饰(2021年2期)2021-07-21 08:28:26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现代苏州(2019年16期)2019-09-27 09:30:32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认知视野下“好”、“坏”构词的对称性研究
华中学术(2017年1期)2018-01-03 07:25:01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
长江学术(2016年3期)2016-08-23 01:29:30
语言学与修辞学:关联与互动
当代修辞学(2011年2期)2011-01-23 06:39:12
构词派生:语义关系与句法结构
外语学刊(2011年4期)2011-01-22 05: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