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贺
(河南警察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音乐教育是艺术类院校的基本课程,不仅传授专业的音乐知识,也是德育、美育的重要方式,在专业音乐人才培养上起着重大作用。我国音乐教学一直采用西方音乐体系,涉猎的民族民间音乐少,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的知识,然而学生对中华民族民间的音乐了解得不多,不利于学生成为全面的音乐人才。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优秀代表,其中的茶歌、茶曲等音乐元素都是不可多得的音乐教育素材,引入高校音乐教学课程是可行的,既能增加音乐教学的文化性,也可以促进音乐教学创新,现实意义极其巨大。
教学机制体系化是音乐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而教学品质是提升整个教学体系价值的关键。音乐教学的过程不仅是教学素材的应用过程,也是教学理念的一种诠释与表达,特别是当前教育体系多元化,必须在教学中突显出职业性内涵,培养学生的专业音乐素养。为了做到这一点,应当将音乐教学的时代性、文化性、艺术性等内涵融入其中,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高校音乐教学的首要位置。
从目前高校音乐教学现状来看,教学成果虽然比较显著,但是现状仍然不太理想,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整个教学过程没有有效的融入职业教育的特性与要求,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学生毕业后很难进入社会,不能满足工作岗位需要;第二,忽略文化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音乐技能,学生尽管掌握了专业技能,但是文化素质确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日常教学融入的人文内涵少,对文化课教学的重视程度低;第三,教学过程缺乏创新性,未能融入新时期的理念及一些时代性元素,有效的创新活动少。基于此,要不断完善高校音乐教学体系,把人文理念融入日常教学课程中去,丰富教学内容,注重专业课教学的同时也不能轻视文化课教学,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的文化体系与审美价值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针对专业性、职业性、文化性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创新,构建更完善、合理的音乐教学体系,适应当前的教学情况。
茶歌、茶曲作为茶文化组成的一部分,是历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演唱既有技巧也讲究意蕴。聆听茶文化中的音乐作品,可以让人们在忙碌、疲劳的生活中放松心情,体验音乐的美妙,同时了解茶民的故事与茶文化的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茶音乐中蕴藏的音乐知识与人文思想是西方音乐所无法比拟的,有着重大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对当代高校音乐教学有一定启示。从音乐教学角度看,茶文化中的音乐作品有巨大的借鉴作用,可进一步提升高校音乐教学质量。
多种多样、形式丰富的茶文化是茶音乐作品生长的肥沃土壤,其中的生活素材、风俗文化、人物故事等是创作人的灵感源泉。茶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性特点,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与民俗风情,同时又兼具文化内涵,如果将其引入高校音乐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素材,还可以从中发现宝贵的音乐元素和创作经验,为音乐创作提供灵感。所以,茶文化音乐作品为高校音乐教学提供素材和创作灵感,增强音乐教学的人文性与内涵性,弥补以往教学的不足。
具体教学过程中,将茶文化音乐与教学课程内容结合起来,渗透文化教育,让学生掌握理论性的知识,形成良好的乐感,避免僵硬化学习,更好的掌握音乐知识与技巧。不同学生对乐感有着不同的理解,教师引入茶文化音乐作品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特点,从学生喜爱的音乐作品入手,便于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
由于茶音乐作品融入了地域特色,其歌词、曲调有着浓厚的民族风情,经过人们的世代传送,音乐中的民族色彩更为浓厚、丰富,体现了当地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故事、态度,以及审美情趣。这些有地域和文化特色的茶音乐作品是不可多得的音乐鉴赏素材,可作为高校音乐鉴赏素材。高校音乐鉴赏课借用茶音乐作品,借鉴其中蕴藏着的原生态文化气息,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也能让学生掌握扎实的音乐知识。
茶音乐以传统的民族音乐体系为基础,源于茶农的日常生活与当地风俗,本身带有一定的民族性、民俗性,这是我国茶音乐独居的艺术魅力。如,茶叶运输过程中形成的茶曲,曲调质朴、简单,客观反映了马帮人真实的枯燥生活,将茶音乐作品的民族性、民俗性等艺术价值体现的淋漓尽致。高校音乐课程引入茶音乐作品,可借鉴其中的民族性与民俗性,将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了解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高校音乐教学借鉴茶音乐作品中的灵感、素材、原生态文化气息及民族性、民俗性艺术特色,丰富教学内容、内涵,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与艺术涵养。为了更好的利用茶音乐文化,发挥其借鉴价值,要针对当前高校音乐教学要求和现状制定教学策略,借助茶文化音乐作品优化教学水平。
高校音乐教学借鉴茶文化音乐作品时,教师要充分了解不同音乐作品的特点、元素,结合音乐教学需求融入不同的茶音乐作品,使茶音乐与音乐教学内容有效的融于一体,完成不同课程的教授任务。对于学生而言,学好音乐课程的前提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动机。为此,高校音乐教学采用茶音乐作品时应当采用熏陶策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使学生在接触茶文化过程中慢慢产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激发培育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引入粤北的采茶戏和采茶歌时,先向学生讲解当地茶农辛苦的工作过程,让学生了解茶农积极生活的心态和态度,体会他们辛苦工作并享受生活的质朴品质,向他们学习。然后,在学生对茶文化音乐的背景与文化深刻认识基础上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明白无论音乐学习中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努力克服,学习自我调整。
在茶文化视角下,为了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与茶文化音乐作品形成共鸣,达到人乐合一的境界。首先,有目的性的教授学生不同的音乐形式,让学生了解茶音乐中的对唱、合唱及表演方式;然后,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一组的学生都亲身学唱所学的曲调、音调;最后,各组互相评价,用客观的态度完成学习任务。
茶文化音乐作品带有浓厚的中华民族音乐特色,与西方音乐体系有明显的区别,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的音乐人才,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可以将茶文化音乐与西方音乐有效的结合起来,利用茶歌、茶曲补充西方音乐的不足,逐步完善高校音乐教学内容体系。当然,中西音乐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很大,不能盲目的结合,否则将适得其反。应用茶歌、茶曲前,教师先结合教学任务和内容广泛的搜索相关的音乐素材,归纳总结中西音乐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再从中发掘有价值的音乐教学素材,有针对性的融入教学过程,这样才能有效的运用茶音乐作品。过程中要渗透传统的茶歌、茶曲,引导学生欣赏茶音乐,了解其中蕴藏的民族性与人文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综上所述,茶歌、茶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代表着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引入高校音乐教学是必要的,一方面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体系,另一方面可以传承民族音乐。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熏陶策略、体验策略、结合策略,不断创新与完善音乐教学模式,构建音乐教学的有效课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1]靳甜甜.采茶歌对于当下音乐教学的意义[J].福建茶叶,2016(6):214-215.
[2]付传利.茶文化视域中的音乐教育研究[J].福建茶叶,2016(11):259-260.
[3]李亚男,李昕.音乐教育价值观与茶文化精神的融合研究[J].福建茶叶,2017(4):339-340.
[4]董芳.高校音乐教育与茶文化关系解读[J].福建茶叶,2017(10):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