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一平
(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我国的茶文化的历史非常悠久,其博大精深,而且内容也非常丰富,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人们对我国的茶文化非常感兴趣,而且茶文化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推崇。饮茶的习俗已经比较久,起初,茶是一类贵族间饮用的饮料,只有上等社会采用饮用。后来在唐朝,随着茶的种类增多,茶种植户的增多,平民开始饮用茶。在几千年的变更后,茶文化越来越兴盛,茶文化被一代代的传承下来,我国的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西方的茶文化的历史比较短,而且中国和西方饮茶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今,全球化在不断的深入,茶文化的交流非常普遍,本文结合中西茶文化,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的饮茶风俗非常悠久,中国的巴蜀是茶文化的最初发源地,在对相关的茶历史资料进行查找,发现中国茶叶是在巴蜀之地兴起。唐朝的陆羽《茶经》标志着中国茶文化开始兴起。在《茶经》中,明确的指出茶文化是在神农时期兴起,我国的茶文化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茶文化不断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其形式和内容得到不断的丰富,形成了茶艺、茶道、茶诗等。我国对茶文化非常推崇,茶已经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内容,茶不仅仅味道非常好,而且茶还能起到保健的效果。茶的特性非常温和,与中国人的秉性非常相似,中国人在为人处事方面非常的含蓄,从来都不锋芒毕露,形成了刚柔并济的性格,并且在为人处事上非常温和。我国主要有四个茶叶产区,茶叶的类型比较多,常见的茶叶有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和碧螺春等。在对人们的饮茶习惯进行分析中,中国人非常喜欢绿茶的口感,人们在饭后常常会沏一壶绿茶,细细的品味茶香。中国人常常会约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在业余时间品茶,然后沟通自己的情感,还能缓解自己的压力。茶与自然紧密的结合,是一种具有灵性的饮品。很多喜爱饮茶的人都认为品茶就如同品味人生一般,茶香起初非常淡雅,渐渐的变得浓郁,但是不论是淡雅的香气还是浓郁的香气,在人们的口中都久久不能散去,就如同人经历不同的人生阶段,会产生不同的体会。
和中国比起来,英国的茶文化根底比较浅,十八世纪前,英国的平民不能饮用茶,直到十八世纪后,英国大量的从中国进口茶,英国的饮茶之风开始普及。现在,英国人已经将饮茶当作自己的生活习惯,他们每年都会产生很多茶叶消费。但是中国人和英国人喜欢的茶叶类型有很大的差别,中国人喜欢绿茶,喜欢纯天然的茶叶味道,英国人喜欢红茶的浓郁。红茶的英文是black tea,而不是red tea。是由于红茶的颜色非常深,类似于黑色,所以被英国人成为black tea。而且红茶在炮制的环节中,这种茶的颜色会越来越深,最后会变成黑色。英国人饮茶的特征与中国人产生一定的差别,英国人饮茶的形式比较简单,中国人饮茶不仅仅是地位的象征,而且也是文明的传承,中国人组织的茶会,大量志同道合的朋友会一起品茶,并且谈论中国诗词等传统文化,可以起到陶冶人们情操的作用,使人们的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人对茶道非常的讲究,在泡茶的环节中,也能形成自己的文化,对茶具和泡茶的动作都非常的考究,使人们可以感受到艺术的美感,而且茶叶的味道比较清淡,但是香气持久的时间长。英国人在饮茶时不仅仅喝红茶,他们还会将牛奶和糖加入到红茶中,有的人还会将柠檬等水果放入到红茶中。早在18世纪,英国人就形成了完善的早餐文化,他们几乎都不会忽略早餐,但是对午餐不是很重视,这时他们在下午就会感到饥饿。所以,英国人在下午四点会有下午茶,如今,下午茶已经成为英国的重要习俗。随着茶文化在英国的不断发展,英国人在一天的各个时段都可以喝茶,他们在休息的任何时间都会喝茶。所以,英国人对茶非常热爱,他们不仅仅将茶当作一般的饮品,同时也将饮茶作为一种习惯。现在,英国的餐饮场所中都有茶供应,尤其是在英国的火车上,都会准备茶,游客在旅途中可以饮茶。
在跨文化交往的环节中,英文是通用语言,所以学生必须打好英语基础。茶叶的历史非常悠久,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茶文化。要想使跨文化交往无任何障碍,就需要对中西方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并且借助茶文化内容进行顺畅的交流,使沟通者可以拉近距离。
在进行英语学习环节中,语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交流工具,在对语言本身了解的基础上,还应该对民族、历史有深入了解。为了完善跨文化交往的能力,学生要对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充分的了解,在与外国人交流中才不会产生理解的偏差。大学老师在讲课的环节中,不仅仅要侧重英语知识,而且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具体实践。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都是采用笔试的方式考核学生,在今后的考核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老师要培养学生在了解相关的文化内涵后,提升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中国和西方茶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中国与其他的国家之间的文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大学英语教师在对英语进行讲解中,要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根底,老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仅仅要注重语言本身,还应该注重文化的理解,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播。老师在英语讲课中,要合理的将不同的文化进行对照,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对不同文化都深刻理解,在今后的跨文化交往中,要充分的理解他国的文化,防止误会的产生。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英语教师要使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得到提升,在英语教学中要融入跨文化意识。在进行英语知识讲解中,渗透茶文化,向学生介绍中国和西方不同的饮茶文化。
大学老师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要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应该尊重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文化差异性使在不同的群体中,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存在差异。所以,文化存在差异,但是不存在好坏。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认为本民族的文化是好的,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好。老师在教学中,要将西方的文化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西方文化有充分的认识。在茶文化的讲解中,老师讲解了西方茶道的流程后,使学生可以充分的感受到文化交往的氛围。
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的环节中,应该完善教学的观念,更多的渗透文化知识。英语教师应该认识到传统的英语教学存在的局限性,多让学生进行实践。老师在英语知识讲解之外,还要进行文化知识的培养工作,确保其在跨文化交流中起到重要作用,所以英语老师应该合理的安排课堂时间,将茶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中。英语教师在讲解茶文化时,讲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对饮茶的习惯进行对比。英语教师应该重视文化的体验,应该让学生了解英语知识背后的文化现象,带领学生去参观茶园和茶文化馆等,使学生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所在。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环节中,要完善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学英语教师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他们不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的机会,导致很多学生的考试成绩很好,但是口语能力很差。为了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确保大学生可以正常交流,老师在课堂上应该鼓励学生多互动,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
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环节中,大学英语教师不仅仅要将语言知识讲授给学生,还应该使大学生充分了解国外的文化。在对中国的茶文化和西方茶文化充分了解后,以此为切入点,从而更好的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陈磊,钟晓红.从中西茶文化差异看商务英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福建茶叶,2017(2):372-373.
[2]王可.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看大学英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福建茶叶,2017(1):283-284.
[3]颜宝琴.从中西茶文化差异的角度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福建茶叶,2016(6):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