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燕
(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纵然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但是要真正实现“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还得依靠学校为社会培养健全性人才。我国的教学事业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然而体育教育仍然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短板。体育教育存在的初衷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在有健康身体作为保障的前提下进行智力、人格和思想的完善。后来,体育精神的注入为体育教育增添了更多的意义。另外,虽然我国人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但是,过去艰苦朴素、顽强拼搏的时代精神正在逐渐淡化,而这些重要的品质正需要通过体育教学来不断强化,这也使得体育教育在人才培养战略中的意义变得更加突出。然而在体育教育对学生的意义越来越重大的同时,学生对于体育教育也表现出越来越不屑的态度,这严重阻碍了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前进的步伐。而随着我国民族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采茶舞作为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内容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深受很多年轻人的喜爱,因此,将采茶舞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可以增添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从而让更多的学生真正投入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一般说来,民俗美和现代美就像一节电池的正负两极,是相互对立的关系。民俗的美在于它的欢腾、喜庆和淳朴,而现代的美在于它的优雅、高贵和奔放。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民俗”与“现代”的差异太大,在保证内容协调性的前提下,要将这两种元素融合在同一支舞蹈或者体操中是非常不容易的,然而采茶舞就可以做到这一点。采茶舞最初的创作灵感是来源于采茶人在农间劳作时的采茶动作以及休息时的娱乐,因而具有随、不拘一格的特点。而就是这种没有太过限制的舞蹈特点,使得采茶舞可以容纳各种风格的舞蹈元素,从而形成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舞蹈派别。在采茶舞不断融入新元素的过程中,一方面,采茶舞在舞蹈的本质上保留了其农根性的特点,因此,无论是在舞步、旋律还是服装造型上,民族元素依然被应用在“大体框架”上;另一方面,在诸多采茶舞细节中又有大量现代流行元素的出现,例如,曾经在时尚圈流行的不规则剪裁手法也在采茶舞服装中有所体现。采茶舞是民俗框架与“现代”细节的结合,因而兼具了民俗美与现代美。
严格说来,因舞蹈也是身体活动的一种方式,所以它也应属于体育的一种,但是,站在目的性的角度上看,舞蹈与体育又有很大的不同:舞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肢体语言表达一种内在的情感,而体育锻炼最大的目的在于通过肢体活动来训练自己身体素质和意志力。“采茶舞”虽然有一个“舞”字,但是却很难完全把它划归为舞蹈的范畴,因为采茶舞在很多场合都展现出很强的“体育性”。采茶舞的表演内容的确可以反映人们的情感诉求,但是,它的表现形式又不像一般类型的舞蹈那样或柔美或率性,相反很像日常体育活动那样具有重复性和游戏性,因此,可以认为,采茶舞兼具了“舞蹈性”和“体育性”,是舞蹈与体育的融合。
整个生态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如果用生态学的观点来看体育教学,那就是体育教学必须站在整体的角度来处理个体的问题。参与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涉及到三类人:教学方案的部署者、教学方案的实施者和教学方案的对象。这三类人分别对应的身份是:高校教育部负责人、教师、学生。教育部负责人要做到从整体出发,就必须站在体育教学的意义和国家对人才需求的角度来思考体育教学的开展问题,而不是仅仅考虑眼前或是局部的利益,尤其是面对金钱、权势的诱惑时,教育部相关领导更要守住自己的心,让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而教师要做到从整体出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学生的体育教学课程做一个长期的规划。这种长期规划可以以年为单位,也可以以节数为单位,其目的在于让体育教学能够真正发挥出体育训练的作用。否则,散漫式的教学只会让教学性质越来越走向形式化。最后,对于学生而言,要做到从整体出发关键还在于从个人整体发展出发。学生个人的整体发展项目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行为规范、知识储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而这些项目中,身体素质应该排在第一位,毕竟没有好的身体其他都是空谈。因此,从个人整体发展出发可以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参与体育课程的训练。
整个生态也并非一层不变,相反是极具有动态性的,而动态也正是生命力的象征。因此,在生态视角下,高校的体育教学要遵循生态动态化原则就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时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体育教学问题。人们的生活在不断变化,世界的局势也在不断变化,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启示我们只有符合实际的行为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因此,虽然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暂时领先我国,但是,高校的体育教学也不能因此而将西方的体育教学模式完全照搬。体育教学仍然需要从高校自身的背景出发,时时关注最新的体育教学动态,适当借鉴优秀的体育教学案例。
实际上,利用采茶舞的情感表现力深化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根据生态体育教学的生态一体化原则而提出的构想。生态一体化原则要求体育教学必须从整体出发。从整体上看,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综合型人才的培养,而综合型人才体现在各个方面,情感表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我国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其显性目的,主要在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锻炼学生意志力这两个方面,而将情感表现力的培养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目的的案例实属少见。我国采茶舞因其具有舞蹈的特性,故而极具有情感表现力。让采茶舞的情感表现力融入到体育教学的目的中,将使得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在促进综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在另一方面,同体育项目相比,学生更加喜爱舞蹈的原因主要还在于舞蹈同音乐一样是人类情感的载体,人们跳舞的过程也是一种诉说情感的过程。而因为采茶舞的情感表现力运用于体育教学目的中,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热情也会随之增长,从而更加有利于体育教学目的的实现。
生态体育教学中的生态动态化原则告诉我们,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将促进教学事业的发展。采茶舞本身就发源于人与自然的活动中,如果只是将采茶舞引入到体育教学的内容中,那么采茶舞极容易因为缺失氛围而变得大失光彩,最后可能沦为一种形式上的体育教学项目,失去了采茶舞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的意义。户外是体育最佳的锻炼场所。在大自然中开展采茶舞教学,站在生态视角是一种亲近大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行为,而对于体育教育事业而言又是一种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举措。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甚至可以带着学生走进农村,去感受客家纯正的采茶舞表演,打破常规的体育教学模式,让体育教学不仅仅只是一种教学形式,而是更加关注学生身体和心灵共同成长的教学课程。同时,在大自然中开展采茶舞体育教学,学生更容易从采茶舞表演中切实感受到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有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当然,在大自然中开展采茶舞体育教学的最大弊端在于教学开展受天气的制约,遇到恶劣天气很难进行户外活动,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要灵活开设,尽量将采茶舞课程安排在天气较好的时间。
[1]肖楠楠.生态哲学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4(6):551-553.
[2]邹茂宁.在高校中推广采茶舞教学的体育价值及应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7):231-232.
[3]刘森,李大威,陈寻.生态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对策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7(25).
[4]梁远芳,马海峰,陈思同,等.体育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的课堂管理研究[C].2015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15.
[5]朱二刚,马倩,杜天华.体育权利维护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实现路径[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6(3):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