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茶企复合型财税人才的培养策略探究

2018-01-19 05:26:08
福建茶叶 2018年5期
关键词:财税全球化茶叶

赵 辉

(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

我国自从提出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观点之后,财政的地位被再一次提到了新的高度,财税人才也成为了日后的重点培养对象。不仅各大高校纷纷开设财税专业,而且各企业对于财税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局面,专业化的复合型财税人员成为了大型企业走出国门的关键,其能否看懂国际贸易中的财税术语能否以合法的方式维护公司的财税利益,都是其在新时期的全球化背景下所必需具备的能力。茶企在走出国门时,面对风云诡谲的国际经济形势,其应该积极培养高水平的复合型财税人才,使其能通过自己深厚而广博的财务税收知识巧妙地化解与规避国际金融风险,从而维持茶企的正常运转,并为其在国际市场的立足奠定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

1 全球化背景下茶企培养复合型财税人才的必要性

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分散的世界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太平洋也阻挡不了两岸的对话,全球化趋势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原来彼此隔绝的状态被彻底打破,在网络化的世界里,没有谁,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更不可能退回到原始的孤立状态中。所以,任何国家、任何企业都会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利用其技术红利借势而上。茶企培养复合型财税人才,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其自身谋求长远发展的前瞻举措,于国家经济、于社会发展、于自身生存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1 满足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既有正面价值又有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不仅为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同时也开启了潘多拉的恶魔之盒,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都可能引发全球经济的震荡,经济全球化之下蝴蝶效应异常明显。因此,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局势,茶企作为微小的个体而存在,其必须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与渊博的财税金融知识做后盾,才能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幸免于难。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说,茶企培养复合型财税人,才是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以主动积极的姿态去应对潜在的风险,才能不被经济危机的洪水所吞没。

1.2 顺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趋势

世界经济的大融合使得全球之间联系愈发紧密,企业若想从广阔的国际市场分一杯羹,则必须具备基本的语言文化交际能力。通俗说,茶企若要踏入世界市场的大门,则应该跨越文化语言障碍,主动学习英语或者其他语言以此来消除之间的文化隔阂,从而为茶叶的跨国贸易埋下垫脚石。所以,茶企培养复合型的财税人才是与当前茶企的人才需求相契合的,其不仅将会推动茶企跨国贸易的顺利进行,而且还会为茶企开拓更新更广的国际市场。另外,全球化背景下,茶企作为市场主体至少应该具有基本的国际财税知识,否则难以在虎狼丛生的国际社会中扎根,也无法从突如其来的金融风险中逃生。因此,复合型财税人才是茶企市场的需要,既是茶企向外扩张的人才基石,又是其自保的防范之举。

2 全球化背景下茶企培养复合型财税人才所面临的问题

2.1 人才意识不强,对于复合型财税人才的重视不足

在当今知识经济当道的时代里,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毕竟人才是科学技术以及生产力进步的真正实践者。所以,人才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受到重视。然而,茶企的现实情况却是以区别态度对待不同的人才,没有做到对所有的人才一视同仁。例如,茶企作为一个特殊的农产品公司,其主要是以茶叶生产加工与销售为主,注重的是茶叶的生产与制作而对于与此无关的工作则不甚看重,其相当器重茶叶的制作加工人才,而对于茶叶公司管理财税的人员可能会相对看轻。究其原因,茶企的人才意识理念过于狭隘,其将人才这一概念单一地定义为与茶叶生产制作相关的狭小范围之内,而忽略了茶叶公司的正常运营所依靠的不只是茶叶更多的是财物、营销以及管理等方面,而这每一方面都需要专业化的复合人才来塑造,否则就难以维持茶企的日常运行。正所谓一个优秀的团队不仅仅是有一个优秀的领导,更重要的是团队里每一个人都很优秀。所以,人才差别意识使得茶企陷入了对复合型财税人才的误解之中,不公平的对待削弱了其对茶企的奉献热情。

2.2 人才力量薄弱,尚未建立完善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众所周知,我们社会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各行各业的交织与渗透越来越深入,单一的技术型人才已经不适应当前行业发展的需求了,多功能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了转型时期社会的“新宠”。茶企明知道其所处的历史阶段,也知道培养复合型财税人才的重要性,却一直抱着侥幸的心理,企图坐享改革的福利,疏于人才体系的建立。部分茶企虽然意识到了经济全球化之下复合型财税人才的价值,但是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与魄力对其人才结构体系进行调整与优化,而是依旧靠着传统的人才体系“垂死挣扎”。而如果说上述茶企是有心无力,那么这一些茶企则是有力无心,一些大型茶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对其旧有的人才结构体系进行优化升级,而其却将自己囿于原有的人才结构束缚之中,只贪图眼前的茶叶销售利益,没有从长远的角度看到人才体系改革将会带来巨额利润。总而言之,茶企财税人才的力量较为薄弱,大部分茶企并没有顺势而就搭乘社会转型的便车,对其人才结构进行科学设计,更遑论其建立完善的复合型财税人才体系。

3 全球化背景下茶企复合型财税人才的培养路径

3.1 革新观念树立全球化意识,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带头作用

面对不可逆转的现实,我们除了默默地顺应别无选择。但是,顺从并不意味着一味地忍受,而是要随着时势的变化而转变态度。所以,经济全球化之下,茶企要革新观念从一国自封的状态中醒过来,立足于全球整个世界对其经营策略进行重新调度。首先,茶企应该从“唯茶叶是从”的怪圈中摆脱出来,站在整个茶企的角度对人才这一概念进行重新审视,坚决摈弃区别化的人才对待策略,对于每一人才都不偏不倚地同等对待,尤其是要更加重视一直被忽视的边缘性人才——复合型财税人才,通过增加对其的关注度以及关怀度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从而使茶企的国门出走之路更加顺畅。其次,茶企也可以结合瞬息万变的国际经济气象为复合型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其在实际的工作中发挥其聪明才干能,能自由地运用所学财务金融知识与技能处理棘手的问题,以逐步增强其实践操作能力。再者,茶企可以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带头作用,只要培养了一个复合型的财税人才,那么则意味着可以其为中心建立复合型的财税团队,使其能全心全意地为茶企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3.2 积极引入先进的财税理论知识,构建全面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有人才的诞生都经受了系统的知识学习。所以,茶企复合型财税人才的培养在以全球化背景为立足点时,应该放眼全世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经验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对茶企的复合型财税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全面化改革。一方面,茶企应该主动引进优秀的复合型财税人才,不惜以重金聘请人力资源专家对其人才结构体系进行调整,从整体着眼对茶企的人才需求模式进行均衡化设置,使每一部门每一岗位的人员价值都能得到最大发挥,然后根据茶企的发展规划以及公司的规模引入复合型财税人才,若是规模较大可以批量引入的形式构建科学化的复合型财税人才模式。另一方面,茶企也应该以定期培训的方式对人才进行“充电”,使其在被动式的学习中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从而使其能以扎实的理论知识淡然地应对国际风险。当然,茶企可以顺着全球化的潮流,借助人才、资源的融合趋势对茶企的复合型财税人才模式进行科学构建,利用“互联网+”这一新概念建立普惠金融财税人才培养体系。

[1]魏小文,陈爱东.财税应用型创新复合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6):65-67.

[2]王庆.培养复合型财税人才的融合教育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6(2):67-70.

[3]黄淑兰.地方本科高校构建复合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思考——以仰恩大学金融学专业建设为例[J].学术问题研究,2016(1):71-76.

[4]黄爱玲,吴大峰.创新财务金融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闽南理工学院财务金融专业群建设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16,15(5):123-125.

[5]梁灿.针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究——以会计双语(英语)人才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7(15):464.

猜你喜欢
财税全球化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2022年2期)2022-11-15 08:53:56
“财税史的启示:历史上的财政危机与财税变革”网络研讨会综述
近代史学刊(2020年2期)2020-11-18 09:16:20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创造(2020年5期)2020-09-10 09:19:22
新旧全球化
英语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 01:49:16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英语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4
香喷喷的茶叶
快乐语文(2018年36期)2018-03-12 00:56:02
全球化陷阱
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 12:10:06
2016:打好财税改革攻坚战
践行“三严三实”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学习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52
全球化战略必须因地制宜
IT时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