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萍
(青海省湟中县畜牧兽医站 811699)
动物养殖是畜牧业的重要内容,但从目前来看,动物养殖过程中动物疾病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动物疾病会严重影响动物正常生长,甚至导致动物死亡,给畜牧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影响动物食品安全,所以,畜牧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对动物疾病加强重视,做好动物疾病的病因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控动物疾病。
动物健康受环境因素影响严重,如果动物生长的环境不适宜,如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动物生长环境太潮湿或干燥、卫生状况不佳、通风条件不好等均容易引发疾病,卫生状态不好容易滋生细菌,影响动物机体能,从而引发动物疾病,而温度、湿度不适宜会影响动物基本新陈代谢,也容易引发动物疾病[1]。由于周围环境不佳引发的动物疾病所占比重非常大,是动物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人为因素也会引发动物疾病,如畜牧养殖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管理不善,消毒不及格、卫生状况没有管理好等均会导致病菌蔓延,从而引发疾病。对于病死的动物如果没有及时正确处理,容易传染导致大面积动物疾病的出现。动物养殖过程中需要的建筑和设备如果缺乏也会导致动物疾病的发生,如通风设施缺乏、排污设施不完善等。动物在养殖过程中需要使用一定的药物来预防疾病,如果养殖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过关,用药或者药物配制出现问题都会降低药物性能,甚至可能会引起药物中毒情况,从而引发动物疾病。
很多动物疾病的病原体都会通过空气传播,因此,保证养殖场良好的通风至关重要,养殖环境管理中一定要注意空气流通。养殖场选址要选择在通风良好的地区,同时还要确保排水、排污方便,为避免养殖场对周围居民造成不利影响,应尽量选择远离居民的地区。定期清理养殖场,动物粪便等废弃物要及时处理,防止细菌滋生[2]。严格落实养殖场环境消毒工作,保持良好的通风,加强卫生管理,为动物生长提供良好、安全的环境,在消毒时要正确选择消毒剂,并正确使用,如果选择不正确的消毒剂很可能会带来毒素,对动物和工作人员来说都非常不利。此外,加强对养殖场的清洁,对动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充分利用动物粪便,同时又不污染环境。
畜牧养殖中加强动物饲养和管理工作是预防动物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养殖场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重要方针。动物饲养是畜牧养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饲养标准,并且相同的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其营养需求也有所不同,一定要正确、合理饲养,结合具体的动物种类及动物生长阶段进行科学、合理饲养,选择高质量、安全的饲料,确保动物有充足的营养,提高动物自身抵抗力。养殖人员要加强对动物饲料的检查和消毒,同时确定科学的饲料配比,结合具体动物的营养需求来确定饲料配比,通过合理的配比为动物提供充足的营养,同时提高动物抵抗力。
加强动物安全检疫是控制动物疾病的重要措施,对于刚引进的动物或者新生动物一定要做好隔离观察工作,只有确保其健康才能混养。在日常饲养管理中也要做好安全检疫工作,建立严格的检疫检查制度和卫生消毒制度,制定严格出入标准,外来车辆、人员和用具等均要进行严格消毒检疫才能进入生产区[3]。一旦发生动物疫情,要立即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应对,出现疫情的动物要及时隔离,并做好处理,可以注射治疗针,也可以在动物饮食中加入有效的治疗药物,避免疫情大范围发生。对于没有感染的动物要注射药物来预防疾病发生,动物用药要规范。
畜牧养殖过程中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因此,要想防控动物疾病,就要加强养殖场的环境管理,提供安全、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加强动物日常管理,尤其要注意饲养管理,提供充足的营养,提高动物免疫力。加强动物安全检疫,一旦发生疫情,要及时处理,正确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