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
(山东省蓬莱市小门家畜牧兽医站 265600)
兽医顾名思义为动物医生,随着产业的细分及升级,目前兽医也分不同的诊疗方向,有从事养殖方向、有从事宠物方向、有从事保护野生动物方向、有从事食品安全方向、有官方兽医方向等,不同兽医对社会的贡献不同,下面就新时代兽医的工作定位谈一下个人看法。
兽医是一份神圣的职业,动物和人一样,生命需要呵护,广大奋战在一线的兽医工作人员是值得尊重的。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需求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之前的“吃得饱”,到现在的 “吃得好”,再到未来的 “吃的健康”,都离不开动物食品蛋白的供应。动物食品蛋白需要养殖业提供, “吃的健康”需要养殖业提供高质量的蛋白,包括肉类、奶制品、蛋类产品等。面对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行业必然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变革[1],尤其是在产业链前端的养殖环节,“如何能稳定提供高质量动物蛋白产品”成为未来养殖行业新主题。
传统兽医在我国畜牧业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相对于现在的诊疗水平来讲,医术水平很一般,但在曾经畜牧业发展落后的年代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兽医有以下几个特点。
前期养殖水平差,养殖模式以个体散养较多,养殖场规模基本都以 “小而散”的方式分布在我国大面积地区,早期农村基本家家都养,这种模式使得畜禽的分布不集中,疫病发生概率低,人们的防病意识差,疾病以个体单独发病为主,造成了传统兽医治疗也以个体治疗较多。大多数的兽医工作者分布在基层,很多人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知识培训,现有技术缺乏更新,知识严重老化。
疫苗的快速发展是伴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出现而发展的,生物界普遍有生物群体越集中,数量越大,发生疫病的概率越高的规律。这些条件在畜牧业并不发达的年代很难满足,疫病很少发生,即使有也是地方流行为主,使人们对疫苗的使用频率极低,兽医对疫苗的认识及防疫知识了解也甚少。
由于传统兽医日常工作在基层,接触的信息终端少,行业发展变化带来的改变不能第一时间获取,对发展方向判断力差。由于实际条件限制,大多没有基本的诊疗设备、仪器和用具,诊疗水平主要靠经验,甚至很多诊疗经验都已传授好几代人,直接导致传统兽医的诊疗水平非常有限,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养殖规模化、集约化速度不断加快,传统兽医的诊疗手段很难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求。
传统兽医诊疗对象多为农村家庭自养的畜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兽医虽然是一门有技术性的职业,但人们对这份工作的认知往往带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兽医社会地位和人医相比非常低下,这和西方发达国家恰好相反,西方国家的兽医地位远高于人医,这主要源于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和人们认知理念的不同。
传统兽医的工作职责比较单一,主要承担一线动物的诊疗工作,对深层次的药理学、病理学、药残学、药动学、诊断学、病原学、食品安全等接触很少,而且大多数的兽医门诊都不具备相关辅助诊断和治疗的配套,主要凭借临床经验开处方,造成社会职责单一化。
新时代兽医注重群发性疾病和生物安全性疾病的防控,尤其是危害大,造成经济损失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与传统兽医不同,新时代兽医主要职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由于社会分工不断明细,养殖已成为一个大行业,家家户户散养的时代已经过去,传统的自给自足模式已被市场经济所替代,规模化养殖场数量不断增加,畜禽集中饲养后疫病发生概率明显增加,如果发生疫病损失将难以估量,故养殖场兽医职责重点不是在单只动物的诊疗上,而是群体动物疾病的预防上。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上升,开设兽医专业的高校、职业技术学校和培训机构不断增多,每年为行业输入大量人才,学历普遍提高,知识面也更广。新时代兽医更善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自我分析能力较强,很多兽医工作者还在学科交叉领域做出巨大贡献。更为重要的是,新时代的兽医更会主动接触新鲜事物,敢于尝试,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为信息的及时传递提供便利,有助于行业知识的传播。
新时代兽医诊疗水平更多的是体现在疾病前期诊断预防上,诊断水平的提高得益于领域内先进诊断仪器、设备和工具的引入,更得益于兽医工作者知识面的扩大和对行业认识的加深。疾病的发生需要经过发生、发展、高潮和康复(死亡)的过程,传统兽医多集中在发展、高潮阶段下功夫治疗,而新时代兽医则主要集中在疾病提前诊断和早期预防治疗,将疾病扑灭在早期,阻止其恶化。这种新型的思维模式更适合当下养殖业的产业化发展。
由于近年来不断曝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如速成鸡事件、瘦肉精事件、红心鸭蛋事件等,和人畜共患病的流行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如高致病性禽流感、布氏杆菌病、口蹄疫病、冠状病毒性肺炎等,畜牧行业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受到国家的重视,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广大兽医工作者的努力,于是兽医社会地位开始逐步提高。而这也成为新时代兽医工作转型的一个转折点,工作职责由 “动物卫士”变为人类健康的守护者。这样的发展趋势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相吻合,表明新时代兽医社会地位的提高。
新时代兽医社会职责多样,兽医学已成为一个大类学科,以下又细分基础兽医、预防兽医、临床兽医等,其中基础兽医又细分病理、药理、生理、解剖、生化等方向,预防兽医又细分流行病学、免疫学、疫苗学、病原学、疫病防控、传染病学等方向,临床兽医又细分临床诊断学、产科学、外科学、内科学、手术学、中毒病学、胚胎工程等学科。从深层次上讲,传统兽医更偏向于表象,而新时代兽医更注重研究机理,学科水平也已经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这些细分是学科发展的必然,也是行业进步的反应,每年各院校毕业的学生都会结合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进入社会不同的职责岗位,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新时代兽医不但需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专业水平,更需要注意角色的转变[2],从治疗型兽医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兽医转变,未来还必须为动物性食品安全负责,彻底解决畜禽生产过程中滥用兽药的问题。宠物兽医、救治野生动物的兽医也需要将重点定位在动物的日常保健上,对待疾病遵从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原则[3]。官方兽医在制定政策法规或执法过程中,一定要从大局考虑,将流行病的控制放在首位,尽量普及免费疫苗,让养殖者主动防控对我国养殖业发展和食品安全有威胁的传染性疾病,特别是人畜共患病。各地方动物疫控中心要不断普及防疫基本知识,普及 “养大于防、防大于治”的养殖理念,将流行病控制在源头,为我国的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