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吉林省通榆县包拉温都乡畜牧兽医站 137200)
经济发展不断促进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鸡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养殖规模和养殖体系逐渐走向规模化和现代化的饲养。饲养管理更科学,疾病防制要求更严格才能保障规模化养殖的顺利实施。消毒工作是养殖场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防疫灭病至关重要的一项措施,通过消毒可以从根本上杀灭病原微生物,切断疾病传播途径,预防传染病发生。本文就鸡场养殖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防疫消毒作以简要说明。
鸡场必需隔离围墙,只保留一个入口,控制人员和车辆进出。鸡场大门设消毒池,池内常用消毒药为2~3%氢氧化钠溶液,也可选用3~5%来苏儿或10~20%石灰乳等,且要经常添换,保持一定容量和新鲜有效。消毒池上方搭一顶棚,以防日晒雨淋降低药效。消毒池大小:宽同大门,长至少应在6m(2个车轮用长度),深0.3m,可供车轮经过消毒。车辆进入场内连同车内一切用具、设备等,进行彻底喷雾消毒后进入场区指定停车场停靠,不可随着进入生产区。外来车辆禁止进入场内。进场人员在人行门口脚踩踏消毒池,用0.1%新洁尔灭或0.5%洗必泰洗手消毒,更换已消毒的工作服和鞋帽后进入。
鸡场与外界设用专门通道。场内车辆进入生产区也没有消毒池。经过消毒后进出生产区送料、拉运鸡蛋等,每次工作结束都要彻底消毒,道路一天清扫一次,2~3d消毒一次。运送粪污车辆应设专门通道,不得交叉使用。鸡粪应远离鸡舍的堆放池堆集发酵,同时喷洒2~3%的氢氧化钠溶液或生石灰消毒。所经道路要及时清扫和消毒。
生产区入口设消毒池与鸡场门口相同,供本场车辆运送饲料、拉运鸡蛋及设备,器具等进出消毒。对装卸工具进行严格消毒,防止交叉传染。鸡舍门口设有脚踏消毒垫、消毒洗手盒、紫外线灯、淋浴室、更衣室。生产人员进入鸡舍要脚踩踏消毒垫、洗水消毒,紫外线照射,淋浴后更换消毒过的衣帽和鞋后进入鸡舍。
为消除舍内空气中悬浮的病原微生物、尘埃及鸡体表面与舍内设备表面的病原微生物,应每周进行2~4次带鸡消毒。雏鸡2周龄以上即可进行带鸡消毒。选择广谱、高效、刺激性小的消毒药,如0.1%新洁尔灭、0.3%过氧乙酸、0.1%次氯酸钠等,现用再配。近黑天、暗光下定时进行喷雾,以减少应激反应。关闭门窗1~2h。雾滴控制在80~120um,不要小于50um。寒冷季节配制消毒药时水温要高一些。一般舍温要提高2~3℃,冬季要升高3~4℃。喷雾要使被喷对象表面湿润挂水珠为度。对鸡笼呈45°角喷雾,以免惊扰鸡群。当活疫苗免疫接种时,前后2d停止消毒。
鸡出栏后,首先清除舍内设备,将能移动的移出舍外,彻底清扫天棚、四壁的灰尘及蛛网与地面的一切污物粪便等垃圾做无害化处理。用高压喷枪冲洗天棚、墙壁和地面。待干燥后,对耐火的鸡笼、地面和粪便等进行火焰喷射消毒。之后用3~5%氢氧化钠溶液对鸡舍进行全面喷洒消毒。为提高消毒效果,一般用2~3种不同作用的消毒剂消毒3次,使喷雾对象的表面湿润挂水珠为宜。最后一次用甲醛42ml/m3、高锰酸钾21g/m3、水21ml/m3密闭熏蒸消毒。操作顺序是先将水放入耐热、耐腐蚀,大于药液3倍的容器内,再加高锰酸,搅匀后加入甲醛。人员要配戴防毒面具,操作完毕迅速撤离并密封门窗,消毒24h后开门窗风换气,4~5d后可使用。
喂饲工具每天下班前冲洗、熏蒸(或用3g/m3熏蒸粉)消毒30min。饮水消毒,饮水监测如水中细菌总数或大肠杆菌数量超标或怀疑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情况下需要进行饮水消毒,选用对鸡无害的消毒液。
蛋箱、料车等工具频繁使用,每次用后要洗刷、干燥、熏蒸消毒。各舍内使用的工具要固定,不用串用。一切进入生产区的物品、医疗器械、药品等都要消毒。医疗器械、剪刀、镊子等用75%酒精浸泡和烘干消毒。注射器、免疫用的点眼小瓶等用温水冲洗干净后包好,于消毒锅内煮沸30min消毒。药物带塑料包装等,采用密闭熏蒸30min。免疫后的空疫苗瓶集中回收,高温煮沸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