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宏远
(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广东 广州 511300)
面对学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若干问题,笔者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以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作为切入点,分析学生在参与“功能区”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的体育意识、动机和行为等因素,并从中寻找有效解决的路径,为落实“强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精神,深化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功能区”课外体育活动核心概念界定:根据学校的体育运动资源(包括运动场地器材、体育师资、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育兴趣、校园体育文化特色)的具体情况,在课余时间进行的、以开展的运动项目命名的活动区域为“功能区”课外体育活动。
“功能区”课外体育活动的实验研究。
1.2.1 实验法本实验研究为期1个学年。将实验对象(2012级高一年级20个班的全体学生共1 120人)分为2个组,1~10班为实验组,11~20班为对照组。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各110人,男女生各半。实验组按每周1次“功能区”课外体育课的进度进行实验,对照组仍按照原有的体育课外集体活动模式进行锻炼。其余时间2组学生自行锻炼。
1.2.2 问卷调查法采用毛荣建《青少年锻炼态度—行为九因素模型的建立及检验》(2003)问卷以及自编《“功能区”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问卷。
1.2.3 比较分析法采用比较、逻辑归纳等方法,对回收的问卷建立数据项目表,对调查取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1.2.4 数理统计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实验前后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
“功能区”课外体育活动的实验研究测试内容为《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毛荣建《青少年锻炼态度—行为九因素模型的建立及检验》(2003)、自编《“功能区”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等。为了确保测试数据信度,每次测试后都采用抽样检验法对部分学生进行重测,并将测试数据与重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确保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如果测试数据出现有显著性差异时,全部进行重测。
2.1.1 实验后学生体育锻炼认知干预后的体育锻炼行为认知指标表明(表1),参加“功能区”课外体育活动模式的学生在“锻炼可以缓解焦虑烦躁情绪”“我认为锻炼越来越被人所接受”和“锻炼可以增强人的意志”3个维度的比较中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在传统的课外体育活动模式中也具有统计学意义。“我赞成人人参与锻炼”“锻炼可以使人得到宣泄”和“提倡全民健身是明智的”指标方面也有显著提高(P<0.05)。在“锻炼于己、家、国都有益”维度方面,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2.1.2 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标准》项目测试结果由表2可知,“功能区”课外体育活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课外集体活动。特别是肺活量和握力维度的实验测试效果优于对照组,项目的测试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照组学生的耐力素质也有一定的提高,但提高幅度没有实验组大,这也说明2种课外体育活动方式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均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在下肢力量素质方面实验组测试成绩优于对照组,效果显著差异(P<0.05),说明2种体育活动形式都能提高下肢力量。从身体形态上看,2组学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1 从关注学生的角度出发“功能区”课外体育活动的实质就是要让更多的学生更多地进行以身体活动为主的体育活动。对于“以身体活动为主”的活动形式,学生在锻炼过程中能够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增进学生自信心。实验组学生在“锻炼可以缓解焦虑烦躁情绪”“我认为锻炼越来越被人所接受”和“锻炼可以增强人的意志”维度方面则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1)。“功能区”课外体育活动对于以身体运动为主的体育学习而言,确有其特殊的作用。它在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已经触及到传统课外体育活动无法触及的学生情感、人格及社会性的发展领域。这就使得“功能区”课外体育活动深入人心,成为学生喜欢的、效果明显的课外体育活动模式。
2.2.2 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在“功能区”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动机和行为的具体表现决定了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作为体育锻炼目的,引导和指导他们将具体的体育活动内容与自身生命的发展和完善建立必要的联系,通过真实的运动情境实现身体的发展,能够让经常参加锻炼的学生比锻炼不足的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更加强烈,长期性的身体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等因素。就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只有切实减轻他们过重的课业负担,才能确保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才能使他们有充足的精力进行学习,才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增加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2.2.3 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影响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有很多,当学生处在一种秩序井然、合作和谐的良好运动氛围中时,其锻炼必定是高效的。表2显示学生体重和跳远维度差异明显(P<0.05),耐力素质和握力水平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营造和维护的。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各学科之间要统一课外作业的协调安排,要留给学生足够多的空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其次,必须要大力改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这就需要确实增加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体育教师也应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场地器材资源。最后,体育教师要重视学生体育团队和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形成人人参与运动的校园体育氛围,实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比赛”。这样就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就会有更多学生投身到运动中,享受到体育的快乐。
表1 实验前后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认知指标
表2 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标准》项目测试结果
3.1 按“功能区”课外体育活动的操作方式,通过达成进行“功能区”课外体育活动的思想共识,制订具体的课外体育活动目标,优化学校体育运动资源,合理布局“功能区”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项目,构建学生参与“功能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形成学生参与“功能区”课外体育活动的运行方式,并对“功能区”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进行改进,不断进行完善。建构的“功能区”课外体育活动,符合学生的体育活动实际需要,达到了“功能区”课外体育活动的目标,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积极的体育锻炼行为和良好的心理感受。
3.2 “功能区”课外体育活动的操作实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方法作为基础,因此必须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和掌握锻炼身体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锻炼方法,再通过运动竞赛、集体体育活动、自主锻炼等为内容的“功能区”课外体育活动形式,来进行内化和拓展。因此,体育课是课外体育锻炼的基础,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在体育课中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必须通过课外体育活动的实践才能内化,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缺一不可。
3.3 “功能区”课外体育活动是一个课外锻炼方式的创新,对落实“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精神的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建议广大同仁关注,并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许晓琴.生命哲学视野下的高校体育安全教育探析[J].运动,2011(5):96-97.
[2]陈作松,季浏.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J].心理学报,2006(4):562-575.
[3]朱崇福.浅议积极心理教育在课堂中的运用[J].上海教育科研,2007(8):50-51.
[4]毛荣建.青少年锻炼态度—行为九因素模型的建立及检验[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
[5]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