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教学案例

2018-01-18 10:03蒋雯雯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2期
关键词:云雾庐山自然段

蒋雯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054-01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识字写字的能力,可以独立完成预习作业,在文本内涵的理解方面,学生尚有一定的欠缺,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重难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一步步引领学生理解课文。《庐山的云雾》这篇写景文章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把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变化多端的特点描写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庐山及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读者在阅读时也能感受到身临其境的美感,具有很强的文学艺术魅力。

二、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生字,理解生字组词;能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瞬息万变”“流连忘返”等词语的意思;理解中心句,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二、三段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诵读法、谈话法、多媒体教学导入、多种情境创设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情感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庐山云雾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三、教学过程描述

(一)多媒体手段辅助,谈话导入新课

老师:自古以来,我国就流传着“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说到旅游,不去这四个地方走一遭可说是人生遗憾。今天我们要讲的课文跟四大名山中的“庐山”有关,多媒体展示庐山的美丽景色,让学生有直观的印象。(播放背景音乐幻灯片展示)有哪位去过庐山的同学讲一讲,你对庐山的哪些景物印象最深?

生1:我印象最深的是从庐山大门坐车经过九曲十八弯走了两个小时才到宾馆,这才到半山腰,庐山的山是真多,爬了一座还有更高的一座……

生2:庐山云雾缭绕,据说《西游记》还在那选景呢,悬崖峭壁上的松树也特别壮观。

教师:两位学生都从自己的视角说了庐山带来的印象,说到庐山的云雾,这可是它的一大奇观,很多外国友人也慕名前去呢。那么它到底奇妙在哪儿?学完今天的课文,我们就知道了。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检查以下这节课的预习作业……

(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突出学生对幻、笼罩、茫等词的书写指导)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精读课文

让学生在自读、齐读中初步感知课文,概括文章大意:文章主要讲了庐山的云雾及庐山云雾的两个特点: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教师可以重点围绕“庐山云雾的特点”这一中心重点分析每一段落的中心词及重点词句,帮助学生感受庐山云雾的美。

1.精读第一自然段,教师提出问题: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抓住“变幻无常、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等词句,指导学生看图,读文,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体会庐山云雾无处不在又变幻无常,飘忽不定的神秘感。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秀丽”“尤其”的含义。指名学生朗读并引导背诵。

2.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导学法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读完这一段,有哪个细心的同学能告诉老师,这一段哪句是中心句,它是围绕庐山云雾的哪个特点来写的?(千姿百态)

师:很好。接下来咱们分组讨论交流,(多媒体展示问题引导)联系课文说一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这一段写了云雾的哪些姿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具体描写云雾的“千姿百态”的?

学生交流:

(1)“千姿百态”说明云雾的姿态变化万千,各种各样的都有,“千”“百”不是一个具体数字,而是表示很多。

(2)作者用了打比方(比喻)的手法描写了笼罩在山头的云雾、缠绕在半山的云雾、云雾弥漫山谷、云雾遮挡山峰。(教师板书)

笼罩山头    →  (白色绒帽)

缠绕半山    →  (条条玉带)

弥漫山谷    →  (茫茫大海)

遮挡山峰    →  (巨大天幕)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云雾的这几种姿态在朗读中展开想象,感受云雾因所在位置的不同带来的形态各异,并引领学生开展比喻练习。最后,教师再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文章段落总述和分述的关系,了解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千姿百态”的,体会作者运用比喻之妙,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

师生讨论学法: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请总分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3.运用学法,小组合作自学第三自然段,教师检查。

(1)找出中心句,掌握庐山云雾“瞬息万变”的特点。

(2)抓住“刚刚还是”“转眼间就变成”“明明是”“它又變成了”几个词语感受云雾变化之快,认真思考云雾是否变成了青烟、银河等事物?明白省略号的作用。

4.齐读第四段,理解“流连忘返”的含义,升华文章感情。

(三)拓展练习,在总结中开展读写训练

师:学习完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整篇文章是采用总分结构来描写庐山云雾的特点,在描写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时,也是通过给出中心句,围绕中心句具体描述,这样写,能抓住特点把事物描述具体,接下来,我们来仿照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具体描写下我们的家乡、学校某一处的景物特点,也可以写一写你去过的景点。

在引导学生写作前,推荐学生阅读老舍先生的《庐山云雾》及其他写景散文,在写作后小组展开评议与修改,选出优秀作品展示。

四、教学反思总结

围绕“庐山的云雾特点”展开讲授,在加强学生朗读的同时着重让学生掌握如何描写庐山云雾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构建段落的技巧及语言运用技巧,并能实现知识运用迁移。

猜你喜欢
云雾庐山自然段
云雾
云雾是山做的梦
云雾缭绕宜昌城
做一次庐山客
毛泽东登庐山
美丽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