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蓓
【摘要】德、智、体、美、劳是素质教育体制下基本的课程内容,小学教育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德、智、体、美、劳的素养需求开设相应的课程教学。其中,小学劳动与技术便是实施劳动教育的基本途径,强调的是手脑并用,看重的是做中学,提倡通过与小学生认知特点相符的动手实践任务深化学生的劳动体验,使其产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品质。本文将从设置趣味性的实践任务、开发校本化的实践课程、组织解决问题实践活动三个角度分析基于做中学理念下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组织理论。
【关键词】小学劳动与技术 做中学 理论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025-02
就目前来说,我国小学生的劳动能力与动手能力较弱,独立自主意识很差。这是因为经济的进步与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小学生从小便生活在经济条件优渥的家庭环境之中,学生家长普遍存在溺爱孩子的心理,恨不得代劳小学生一切事务,导致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缺乏生活常识。这就直接导致小学生不具备劳动能力,且过于自我、依赖家长,自私自利,不懂得珍惜他人劳动,甚至还存在轻视劳动、不尊重劳动的错误观念。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中,教师应该多让小学生们体验劳动,感受劳动的可贵与不易之处,以做中学代替“灌输”型的理论知识教学,切实改善小学生的行为意识。
一、设置趣味性的实践任务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指出,生物生存遵循着优胜劣汰的意识,而人类的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争强好胜的竞争心理,年龄越小,越容易受到竞争氛围的影响。小学生的年齡较小,性格单纯、直接,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赞美,所以他们的内心深处有取得成功与进步的强烈欲望。对此,教师应以实践任务刺激学生的竞争心理,驱动小学生主动参与“做中学”实践活动的欲望,为提升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效率做好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实践任务是刺激小学生求知欲与好胜心的基本方式,但是这个任务是否能够引起小学生的参与兴趣,却直接决定着小学生的实践效率。针对这个学情特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师应该考虑实践任务的趣味性与多样性,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悬念与好奇心确定实践任务的具体内容,便于小学生在劳动中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从实用角度分析劳动与技术课程知识,改善小学生的劳动态度。
二、开发校本化的实践课程
在新课改下,为了保证课程教学与学校教学实际的契合度,教育部提出了以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管理为一体的课程管理体制,允许小学劳动与技能学科教师根据小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确定“做中学”的教学主题,针对性地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小学生的劳动技能。为此,小学劳动教师应该开发校本化的实践课程资源,通过校本化的劳动实践课程满足本校小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
在开发校本化的实践课程资源过程中,教师应该面向本校全体教师、学生与学生家长展开课程调查,了解本校小学生最需要获得的劳动技能,以便让小学生们在劳动课程中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比如,现在的小学生普遍存在“五谷不分”的生活问题,即小学生们不认识农作物与常见蔬菜,不了解自己赖以生存的食物所需要的成长环境、加工过程等问题。对此,教师便要以“种植农作物”的校本化德育课程组织“做中学”劳动任务,让小学生们亲自经历农作物的种植、收割、加工等过程,丰富小学生的生活常识,使其意识到农民伯伯劳作的辛苦与不易。当小学生亲自种植与加工了农作物之后,他们还能懂得粮食是来之不易的,这也能有效改善小学生浪费食物、挑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全面优化小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组织解决问题实践活动
“做中学”理论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强调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小学阶段正是小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与认知素材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生活入手,以现实生活需求确定实践任务的具体内容,保证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现实价值。所以,教师应该组织小学生展开解决问题的劳动体验活动,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能力,解放小学生的思维意识,使其从多个角度思考解决实践问题的有效办法,让小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江苏版的《劳动与技术》教材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要设置了多个劳动实践项目,分解了各个劳动任务的实施过程。在“做中学”教学活动中,劳动教师应该尽可能多给小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出示劳动主题,让小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小学生创新劳动项目的制作与操作过程,优化各个劳动实验的组织形式,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智力发育水平低下,劳动能力不足,所以需要教师以“做中学”理念合理引导小学生展开劳动实践探究,使小学生在劳动与技术学习中学习丰富的生活技能,优化小学生的生活品质,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为小学生一生长远发展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董玉红.谈小学劳动技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4(24):57-58.
[2]张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思维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