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粤西年例习俗的恢复和发展,带动了当地粤剧演出市场的繁荣。其对现阶段粤剧保护工作的主要启示在于要在充分尊重民间信仰和节令习俗的基础上努力培育和营造适合粤剧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让民间的粤剧在适应周围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获得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内在驱动力。
[关键词]年例;粤剧;民间信仰;文化生态
近些年来,学界对粤剧发展现状表现出一致的担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城市演出市场萎缩,观众逐步减少。但是在笔者生活的粤西地区,年例养活了许多粤剧团体,其中吴川更是粤剧演出的重镇。笔者以吴川地区为例,分析年例发展与粤剧演出市场繁荣的内在关系,以期对现阶段粤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有所裨益。
一、年例习俗及其历史发展
在粤西地区的湛江、茂名等地,流传着做年例的习俗。当地素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意即年例比春节还重要。清代的地方志对这一民俗活动颇多记载,有以下几个例子:
清乾隆二十四年《高州府志·卷四·风俗》记载:二月祭社,分肉入社,后田功毕作,自十二月至于是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
清嘉庆《茂名县志·卷十七·风俗》记载:
自是至二、三月,里祠设醮,遂奉神沿门逐鬼,谓之做年例。列炬张灯,鸣钲击鼓,喧沸若狂,信夫!古礼而近于戏矣。
清光绪《高州府志·卷六·风俗》记载:
二月祭社,分肉入社,后田功毕作。自十二月至於是月,民间多建平安醮,设蔗酒於门,巫者拥神疾趋,以次祷祝,掷玟悬朱符而去,神号康王,不知所出。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或官绅礼服迎神,选壮者赤帜,朱蓝其面,衣偏袈之衣,执戈扬盾,索厉鬼而大驱之,於古礼为近。
以上材料至少说明三个问题:一是在清代(乾隆年间),年例已广泛流行于粤西地区;二是年例与“傩”密切相关,多是“逐鬼”,驱瘟逐疫,因而祭祀仪式必不可少;三是年例总伴随着唱土歌、演戏等民间艺术的展演以娱神、娱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年例和游神等活动一度被视为封建迷信而屡遭禁止;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松弛特别是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民间开始逐步恢复年例习俗;到80年代中期,吴川绝大部分地方恢复了年例活动。
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年例得到了社会更多的关注。2012年,茂名年例人选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吴川年例也被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二、年例习俗恢复、发展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年例习俗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恢复和发展,是诸多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笔者認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值得特别探讨。
一是民间信仰的繁盛,这是吴川年例和春游活动能够传承延续至今的根本原因。
吴川地处鉴江人海口,河流四通八达,且又面临南海,经常受台风、海潮、江水泛滥的影响,加上海盗的出没无常等诸多原因,都是旧时吴川人信天命、拜鬼神的重要原因,历代地方志书对于吴川的记载多强调“喜讼而韬神”。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宣传无神论,提出了“破四旧”等口号,尤其在“文革”期间,各种庙宇、神龛均被拆毁,但是这并没有完全取缔当地的所谓“封建迷信活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政府意识形态的强制策略有所缓和,给了民间信仰复兴的空间,吴川经历了民间信仰的复兴过程,在庙宇重修的同时,年例也迅速得以恢复和发展。
二是传统力量的厚重和强大,这是吴川年例和春游活动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
据笔者对吴川年例和春游活动的田野调查,目前大部分村庄都做年例,虽然不同村庄的年例内容略有不同,但大致来说都遵循传统,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游神;二是摆盅;三是春游(民间艺术巡游以及诗画展览、醒狮、做大戏等民间娱乐节目);四是吃年例(宴请亲朋好友)。其中游神及民间艺术巡游等各项活动都是全民自发、自觉参与,活动的组织由春游理事会或坛庙的理事会负责,经费则全部来自民间集资和捐赠。
三、年例的发展对当下粤剧保护工作的启示
近年来,粤西地区的农村演出市场养活了大批民营和私人粤剧团,省、市的专业院团也在努力巩固城市演出阵地的基础上,着力拓展粤西地区的演出市场。在笔者调查的过程中,有从业人员建议,城市剧场指向小众艺术,要培养高素质消费群体;农村市场结合民俗,贴近民间,要守住戏曲的根源,笔者深表赞同。对于粤西地区而言,到底要如何守住戏曲的根源,巩固市场,吸引中青年观众?笔者以为可从年例习俗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以下两点启示:
一是要充分尊重民间信仰和岁时节令习俗。
年例习俗恢复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当地民间信仰的繁盛,年例上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展演,包括粤剧在内,最初的和最主要的目的都是为了“娱神”,其次才是“娱人”,这都是民间信仰的强烈的精神需求推动的结果。
倪彩霞在《从南派艺术看粤剧的地方性传统》认为,在这(指年例)一民俗文化空间里,演剧承载着敬神娱神的古老任务,也很好地维系宗族内部、村落社区间的情感交流,演剧还为人们娱乐、宣泄、补偿自己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可以说,演剧在建构一个神人共乐的文化空间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笔者深表赞同。
王馗在《粤剧的生态环境与艺术遗产》一文中指出:粤西地区的祭祀粤剧以其华丽的排场、吉祥的例戏和精湛的正本戏演出,紧密地镶嵌在年例的民俗活动中,成为这一地区影响最大的大戏形态。
与民间祭祀和“娱神”紧密相关的粤剧演出,还有各个不同的“神诞日”,这方面的市场需求更大,粤西地区的粤剧演出,正是因为有效地融入当地民众的民间信仰和节令生活,才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所以笔者认为,只有充分尊重当地的民间信仰和节令习俗,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粤西地区的粤剧演出市场。二是要营造和培育适合粤剧生存、发展的文化生态。
探究粤剧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在发展的早期阶段,粤剧曾广泛活跃于城镇乡村,但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于不同的流传地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吴川所在的粤西地区历史上属于下四府,在各种游神赛会在活跃的下四府班所传承的南派粤剧艺术与省港班形成后的现代粤剧也有着显著的区别。
粤剧艺术风格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化生態土壤的不同。就目前而言,粤西地区如火如荼的年例、春游以及各种神诞庆祝活动的广泛开展,是粤剧尤其是祭祀粤剧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土壤,这是粤剧的根基和源泉,培育适宜粤剧生存的文化生态是艰难漫长但又迫在眉睫的任务和使命。
傅谨在《香港粤剧的启示》一文中指出香港粤剧生态较好的主要原因在于:粤剧在香港的演出有其传统,更可贵的是这一传统从未中断,因此香港戏剧市场比内地更容易经营。香港还一直保留着民间的“神功戏”传统,政府部门并没有以“现代化”或反对封建迷信等理由禁止它存在,所以这里的粤剧演出,始终是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相对完好地保存在本地的文化母体之中……
在吴川乃至整个粤西地区,与年例的发展一样,粤剧演出始终是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也相对完好地保存在本地的文化母体之中。只要粤西地区民众的民间信仰和文化认同还在,祭祀粤剧作为维护粤剧发展的根本力量就还会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换言之,粤剧的根源还在,粤剧演出市场就不会被蚕食。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年例、春游及种种神诞活动的默认正是从根本上维护粤剧文化生态的重要方式。
但正如许多论者所指出的,在年例及神诞戏等的粤剧演出市场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隐忧。一方面,粤西地区的演出市场基本上是靠当地政府和乡村的经济精英支持,中青年观众流失现象同样存在;另一方面,与市场繁荣相伴生的鱼龙混杂乃至鱼目混珠的乱象更让人忧心不已。
虽然粤西的年例给粤剧演出带来了相当大的市场空间和经济利益,但一些非专业演出人员和剧团也试图混进这一行,企图分享这块蛋糕。粤剧的演出市场显得鱼龙混杂、鱼目混珠,一些相对落后、偏远的村庄和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对此也真假难辨。
粤西地区粤剧演出市场的鱼龙混杂与当地民间信仰诸神杂糅的文化生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种文化生态正是粤剧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所谓“散人民间的俚俗传统”的生动体现。当地民众认可省、市的专业院团,但也不排斥民营剧团和业余社团,所以才会有民营剧团和业余社团存在的空间,并能获得较大的发展。
通过对部分民营剧团的追踪调查,笔者发现,虽然近年来粤剧的民营剧团总体市场较为乐观,演艺水平也迅速提高,为传承发展粤剧做出了不少的贡献,特别是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还培养出一批“老倌”和粉丝,演员收入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但不可否认其生存条件还是非常艰苦的。他们缺乏固定的排练和演出场所,服装、道具、音响设备、交通运输等硬件设施较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营剧团演出质量的提高;同时由于长期疲于演出,他们难有艺术提高的空间,唱念做打也不规范;更为重要的是民营剧团收入极不稳定,收入和福利得不到保障,人才流失严重,留在演出队伍中的人员,大多也缺乏钻研艺术的热情,艺术水平无法提高,又影响到剧团的市场和收入。诸多民营剧团市场活动能力有余但创新能力不足,长此以往,将很难避免被淘汰的命运。
因而,多角度、全方位扶持粤剧剧团(专业、民营、业余)下乡演出,逐步规范演出市场,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现有民营、业余剧团的演出能力和水平,让所有剧团能够在有序的市场环境中良性竞争,是培育粤剧良好生态环境的必经之路。在此过程中,不宜以“精品化”的眼光衡量演出场次和效果,要让民间的粤剧其在原有的文化母体之中顺其自然地演变,不断地适应市场、适应观众,以更好地激发其内在潜力,这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和活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