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东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常态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分析了新常态下的高校学生现状和对学生进行精准化管理的作用,总结了高校学生管理对学生的影响,旨在促进高校学生管理的精准化,提高学生管理水平。
关键词:新常态 高校学生管理 精准化管理
一、新常态下的高校学生管理
新常态是一种不可逆、趋势性的发展状态。是由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所提出的中国经济发展新状态,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所面对的新常态,实际是在自媒体时代对学生的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目前所处的是新媒体的时代,新媒体实际上是互联网。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中的微信、微博等自媒体脱颖而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学习、社交的重要载体,并影响着社会的各方面。信息具有虚拟性、共享性、多元性、交互性、即时性等特征,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影响,同时也挑战着目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自媒体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和广阔的互联网视野,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由于互联网的监管力度不够,部分自媒体有时传播一些不健康、虚假的、反动的信息,从而对学生的意识形态造成负面的影响。目前的大学生基本都是思想活跃、追求个性和自由的90后,无疑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难题,因此需要我们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运用网络工具深入了解学生,并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利用自媒体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二、新常态下的高校学生现状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存在一定问题
大学时期时学生生理、心理飞速变化的时期,很多学生在这一时期心理上和思想上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良反应。近几年,各个高线都出现了学生因精神障碍、心理疾病而中途退学的情况,严重的甚至对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所以,进行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刻不容缓,同时要对存在心理疾病的学生進行心理干预,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疾病。
(二)高校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会造成负面影响
上个世纪90年代,为了缓解高考录取低的压力,同时为了培养和储备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高校进行扩张。当大学生毕业时,面临的就业难问题愈发严重,人才市场饱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下降,使高校学生坚信“学习无用论”,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出现旷课、逃课的现象,将对学习的兴趣转移到娱乐活动中。高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采取思想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的学习重点转移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避免学生出现中途退学情况。
三、对高校学生进行精准化管理的作用
(一)充分发挥高校育人职能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本科教育实际时对学生的基础教育和平台式教育,在专业领域方面的内容并没有深入地涉及,因此对学生来说,专业学习环境较宽松,能有更多空间发挥自己的个性。高校学分制的改革和全民创业浪潮的兴起,促进学生培养向“个性化”发展。据调查,大学生毕业之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不超过40%,绝大多数学生在毕业之后都选择了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在高校教育中,着重在于对学生进行课堂教育,讲授课本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素质能力的培养,高校教书育人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具体地发挥。因此,要发挥高校育人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就需要对学生采取精准化管理的方式,切实了解学生的水平,制定针对学生的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二)缓解学生管理工作的突出矛盾
目前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结构失衡情况:一是结构失衡。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是年轻化、人数少、流动性强的队伍。随着高校在校生的连年增多,按照1:200的比例配备专职辅导员的要求只有少数高校能够达到。经过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学生对专职辅导员迫切的需求,同时需要的是具有丰富学生管理经验的辅导员。二是素质失衡。辅导员大多都不是学生管理专业或并不具有相关的专业学历背景。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对学生的专业需求不了解,将学生进行简单分类方便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在专业问题上不能解答学生的疑惑甚至对学生造成误导。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采取精准化管理的措施,能够有效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突出矛盾进行缓解。
(三)主客观因素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精准化
大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还未完善,缺乏对个人、世界、社会的客观的理性的认识。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受到市场经济的利益的引导,学生在与人的实际生活交流逐渐减少,并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学生缺乏与人交流,逐渐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由于心理问题存在极大的隐蔽性,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就,必须对学生进行精准化管理。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在学生心理问题出现时并不能及时的发现和解决,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不能够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帮助解决其目前面对的问题。
四、总结
在高校中,大学生的发展方向各有不同,存在各种价值取向,个性发展是学生发展的首要需求。在新常态下,高校面临着来自学生、来自社会、来自网络等各方面的挑战和压力。但是,高校教书育人的基本宗旨不会改变,对学生进行精准化管理,要求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改变自身教育观念,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价值观、认识观、世界观的形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