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逸芳 郑美凤
郑美凤教授是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科主任、福建针灸学会副会长,从事中医针灸学教育和临床工作30余年。郑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针灸治疗胃痛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疗效显著,现将笔者在跟随导师门诊期间针灸治胃痛的经验整理如下。
郑师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先天禀赋靠父母,而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生长的能量来源主要靠脾胃的运化,脾胃内伤,百病由生。因此,胃痛的治疗尤为重要。郑师认为胃痛的病因病机复杂多变,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需要四诊合参,并详细询问病史,审症求因,辨证论治。针灸治疗胃痛自古以来被各代医者推崇,郑师研读医书、实践摸索出治疗胃痛的经验很值得广大医者学习。郑师尤擅长于运用灸法,灵活配伍选穴治疗胃痛。在正确认识胃痛的基础上,针灸并用治疗胃痛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性,疗效迅速显著,极少副作用,通过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值得推广。
胃痛,又称胃脘痛,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主要症状为上腹胃脘部疼痛,常兼见胃胀满、纳呆、嘈杂、泛酸、恶心呕吐等症状[1]。常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病。中医学对胃痛的记载始于《黄帝内经》。关于胃痛的病机,古典医籍中各有说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曰:“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说明胃痛与肝关系密切,肝胃失和发为疼痛。《素问·举痛论篇》曰:“寒气客于胃肠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阐述了因寒邪客于肠胃,血凝不行或气逆上出而致胃痛的机理。《伤寒论》又提出了寒热均可致胃痛,诊治时应明辨病机,辨证施治。到金元时期,“胃脘痛”成为一种独立的病名,其病机多系饮食劳倦或寒邪所伤而致脾胃之虚。金元四大家李东垣对胃脘痛的论治提出了重要观点即补土派——脾胃寒虚者宜温散温补;胃阴不足者宜清润并用,燥湿消导攻补兼施;气滞血瘀者行气活血。刘完素则认为“木郁则发之,土郁则夺之”,胃痛应从肝论治。朱丹溪的《丹溪心法·心脾痛》记载到:“大凡心膈之痛,须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气,口吃冷物而得病者……若病之稍久则成郁,久郁则蒸热,热久必生火……”其指出胃痛亦有寒热之分,寒邪犯胃或郁火攻胃皆可致痛,提出胃痛属热之说,应从“气、血、痰、癖”论治,并首次明确提出因瘀血致胃脘痛。明清时期,《景岳全书》《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医林改错》《血证论》等对胃痛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理论日臻完善,胃脘痛的论治体系也更加丰富和完备。因此,郑教授认为胃痛病机大致是由于胃热、肝火、脾虚、瘀血等引起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而致。
胃痛的病位在胃,可由胃腑或者其他脏腑的病变引起胃络不通或胃失濡养而致胃痛。本病的常见病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胃痛病因复杂,症状各异,证型多变,《顾氏医镜·胃脘痛》如是说:“须知拒按者为实,可按者为虚;痛而胀闭者多实,不胀不闭者多虚;喜寒者多实,爱热者多虚;饱则甚者多实,饥则甚者多虚;脉实气粗者多实,脉少气虚者多虚;新病年壮者多实,久病年老者多虚;补而不效者多实,攻而愈剧者多虚。必以望、闻、问、切四者详辨,则虚实自明。”因此,郑教授强调欲要针到痛止,必先细察病机,准确辨证,并提出根据胃痛应首辨虚实,临床上常见虚实夹杂为患,故主要从六个证型论治,胃痛实证多为气机阻滞,胃络不通致痛,主要有寒邪犯胃、食积伤胃、肝气犯胃、气滞血瘀;虚证主要为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胃失所养则痛,主要有脾胃虚寒、胃阴不足。
2.1寒邪犯胃本证因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致胃气不和而痛,常见于患者受寒或食生冷食物后症见胃痛暴作,畏寒喜暖,或呕吐清水,苔薄白,脉弦紧或浮紧。郑师认为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得温则散,治宜温经散寒止痛,选用中脘、足三里通调腑气,神阙、梁丘散寒止痛。操作:神阙不行针刺;中脘针刺得气后,予以温灸箱置于两穴上方;足三里、梁丘针刺得气后予以温针灸。
2.2食积伤胃患者因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或过食肥甘,食滞不化,气机受阻,胃失和降而痛,症见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苔厚腻,脉滑。针对此证,郑师强调“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应先告知患者合理饮食,治宜消食导滞,行气止痛,选用中脘、梁门消食化滞,足三里、丰隆调畅胃腑。操作:中脘、梁门针刺得气后予以温灸箱置于上方;足三里、丰隆针刺得气后予以温针灸。
2.3肝气犯胃患者因恼怒抑郁,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而痛,可见胃脘胀痛连及两胁,嗳气返酸,喜叹息,情绪不佳时尤甚,脉弦。郑师在临床中常跟病人强调情志的重要作用,现代人常因七情郁结致病,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选用期门、太冲疏肝理气,内关、公孙降逆止痛,神阙、中脘、足三里调畅气机。操作:神阙不行针刺;中脘针刺得气后,予以温灸箱置于两穴上方;期门、太冲针刺得气后行泻法;内关、公孙平补平泻;足三里针刺得气后予以温针灸。
2.4气滞血瘀患者因气郁日久,瘀血内结,气滞血瘀,阻碍中焦气机而致胃痛,症见胃脘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舌质有瘀点瘀斑,脉涩。郑师认为瘀血阻滞中焦,新血无以化生,治宜活血行气,化瘀止痛,选用脾俞、胃俞、膈俞活血通络,足三里、三阴交理脾胃之气。操作:脾俞、胃俞、膈俞针刺得气后予以温灸箱置于上方;足三里、三阴交针刺得气后予以温针灸。
2.5脾胃虚寒患者因劳倦内伤,久病脾胃虚弱,或禀赋不足,中阳亏虚,胃失温养,内寒滋生,中焦虚寒所致胃痛,症见胃脘隐隐作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纳后痛减,舌淡,苔白,脉虚弱。郑师从《素问》“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中得到启发,认为此证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久病伤正使寒从内生,治宜温养脾胃肾,散寒止痛,选用中脘、神阙、气海散寒止痛,温针灸足三里、三阴交温养脾胃经,涌泉温煦元阳。操作:神阙不行针刺;中脘、气海针刺得气后,予以温灸箱置于上方;足三里、三阴交针刺得气后予以温针灸;涌泉行引火归元灸。
2.6胃阴不足患者因热病后期或气郁化火或吐泻太过等耗伤胃阴亦可引起胃痛,症见胃脘灼痛,饥不欲食,咽干口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弦细或细数。郑师认为“阳明燥土,得阴自安”[2],“烦心不嗜食,灸涌泉热去”,提倡应先顾护胃津胃阴而后其痛自止,治宜养阴清热,益胃止痛,选用中脘、上脘益胃生津,太溪、三阴交滋阴养胃,涌泉可“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操作:中脘、上脘针刺得气后予以温灸箱置于上方;太溪、三阴交针刺得气后予以温针灸;涌泉行引火归元灸。
郑教授在胃痛的治疗中强调突出灸法,重在温通。郑教授在临床上用针灸治疗胃痛疗效显著,急性疼痛针灸1次即有明显止痛效果,但慢性胃痛需坚持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3.1温灸箱置于腹部,直达病所
温灸箱是由郑美凤教授设计特制的一种木质温灸盒,长17.5cm,宽10.5cm,高11.5cm,中间用2层铁丝网相隔,铁丝网与箱底的距离3cm(箱子下可留针且不压针),上面的铁丝网为波浪状形成4个凹槽方便放艾条,灸盒的盖子可移动,方便温度的调节,每次将3~4根3厘米长的艾条点燃放入灸箱,待艾条燃起后将艾灸盒置于患者的腹部,根据患者症状选择腹部相应穴位,如脾胃虚寒和寒邪犯胃选神阙、中脘、气海、脾俞、胃俞等穴,并用毛巾将艾灸箱周围包裹住防止热量散发,使艾灸的效用更持久,温度以舒适、温热、患者耐受至皮肤潮红为度。
3.2温针灸脾胃肾经,标本兼治
温针灸是在针刺后将1-2cm的艾条点燃后悬挂在针尾,使其热力通过针身传至体内,疗效卓著,治疗范围广泛,是灸法中使用最普遍、也是最受患者喜爱的一种疗法。温针灸长期来一直为医家和病家所重视,导师在治疗胃痛时常用的温针灸穴位配伍是足三里、地机、三阴交,三穴合用,可以健脾理胃、补中益气、渗湿止泻,亦可随症加减,如阴虚加温针太溪,收效甚好。
3.3引火归元灸涌泉,补泻相宜
引火归元灸[3]是导师郑美凤教授临床特色灸疗,即将普通艾条一根分为二节,分别用夹子夹持其中下1/3处,置于小铁盘上,将点燃艾条端对准涌泉穴施灸,艾条距涌泉距离约为1~3cm,具体以患者自觉温热可受为度。温和灸涌泉穴配合温针灸足三里、三阴交、地机、太溪可以引浮越上下之火下行,滋阴降火,温煦元阳,使先天后天之本均得以涵养。引火归元灸得到众多患者的反馈疗效颇佳,亦有宁心安神之效。
患者,女,20岁,2016年7月12日初诊。主诉:反复胃痛胃胀8年余,加重半个月。现病史:患者自诉8年前因进食生冷油腻后出现胃痛胃酸胀,易呃逆,重则上吐下泻。在当地医院就诊后服用吗丁啉、奥美拉唑一段时间,但上述症状仍时有出现。半个月前因进食冰淇淋后上述症状又加重,月经停经1年未至,舌淡,苔白腻,脉细弱。既往有胃下垂、胃溃疡、胃出血病史。中医诊断:胃痛。辨证:寒邪犯胃型。治疗:选用中脘、足三里通调腑气,神阙、梁丘散寒止痛。操作:神阙不行针刺;中脘针刺得气后,予以温灸箱置于两穴上方;足三里、地机、三阴交针刺得气后予以温针灸;双涌泉穴施引火归元灸。每次灸20min为宜,每周治疗3次。治疗1周后复诊,症状明显缓解,嘱患者继续巩固治疗一周,并调整饮食习惯。3个月后随访,患者诉已无明显不适且月经至。
按此患者症状属中医“胃脘痛”范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胃炎”。本症的病因很多,如寒邪犯胃、饮食停滞、气滞血瘀、脾胃虚寒等,脾胃受损,运化失调。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治疗应温经散寒止痛,兼顾肝脾肾三脏。此患者病程较久,病情较重,病机错综复杂,郑教授用艾灸箱温补中焦,热度直达病所,温针灸足三里、地机、三阴交调和气血,理气和中,温和灸涌泉穴引火归元,温煦元阳,则脾阳得升。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86-188.
[2]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2.
[3]罗菊芬,郑美凤.郑美凤教授“引火归元灸”浅析[J].中医药通报,2016,15(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