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卫
近年来,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人们的生活压力也在逐步上升, 为了生计, 整日废寝忘食的不停工作,而长久的饮食不节, 过度劳累, 往往会耗伤脾胃气, 严重损害人体健康[1]。由于临床上并没有较为可靠的治疗手段, 而传统中医在治疗此类复杂疾病上, 通常有较好的疗效。在脾胃气虚证发病率上升却无可靠方法治疗时, 有专业人士提出使用中医四君子汤进行治疗, 取得了成功, 所以本文对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保健科2014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6例。对照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33~82岁, 平均年龄(46.2±12.0)岁。观察组男30例, 女26例;年龄34~81岁, 平均年龄(47.5±11.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连续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 1次/d, 15 d为1个疗程[2]。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四君子汤治疗。四君子汤的配方主要有:人参12 g, 白术15 g, 茯苓15 g, 甘草5 g。加水煎服 , 1剂/d, 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15 d为1个疗程[3]。根据患者病情状况进行药物之间的配比, 密切观察患者服药后的情况, 并记录。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有效、无效。治愈:患者呼气变长, 精神有力, 面色红润, 排便正常, 食欲大增, 临床证状消失, 恢复正常;有效:患者气短、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证状减轻;无效:患者临床证状毫无改善, 甚至病情加重[4]。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在为期1个月的观察期间中, 严密观察所有患者是否出现病情复发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愈30例(53.6%), 有效25例(44.6%), 无效1例(1.8%), 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患者治愈16例(28.6%), 有效29例(51.8%), 无效11例(19.6%), 总有效率为80.4%。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3,P<0.05)。治疗1个月后, 观察组复发率为1.8%(1/56),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9/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3,P<0.05)。
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常表现出, 脾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脾气及脾阳虚弱, 脾不统血, 中气下陷导致气短, 胃阳及胃气虚弱和胃阴虚及脾胃虚寒等证状[5,6]。此病往往由于饮食不规范, 过度劳累, 长久忧思,禀赋不足, 年老体衰, 久病不愈或大病初愈等因素造成脾胃虚证, 耗伤脾胃[7]。患者患病后会出现疲惫乏力、气虚过短、面色萎靡、神疲倦怠、舌淡苔白、食欲降低, 易呕吐腹胀, 大便稀溏, 色淡无臭味等现象[8]。据古代中医书库记载, 四君子汤中四味药, 治疗效果不同, 但其共同合用在治疗脾胃气虚证效果上却是相辅相成, 相互互补, 实现最大疗效[9]。人参主要用于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虚劳内伤、生津止渴, 还可以补充五脏之气, 治脾胃气虚证。元气是人体活动的原动力, 当元气充足时, 可运化脾胃气不虚, 恢复正常, 对治疗气短乏力者有较大改善, 还可以提高患者自身免疫能力[10]。当胃主受纳或者胃气下降失调时,会引起呕恶、纳呆, 脾气的运化和升清受到阻碍时, 会导致腹胀、泄泻等证状产生, 白术在补益脾胃气虚及化浊利水上有极高价值, 常被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脘腹胀满、倦怠无力上, 有显著成效, 还具有苦燥湿浊的特效, 在脾胃的性能上, 胃具有喜润恶燥的特性, 脾具有喜燥恶湿的特性, 所以白术在改善脾胃上是一副不可少的药物[11]。甘草是一种甘平和缓、温补脾胃、益气和中、滋补心气、泻火解毒、消肿利咽的药物, 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 改善患者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食少便溏等证状[12]。茯苓, 甘平和缓, 淡而渗利, 有利水渗湿的作用, 对改善脾胃气虚、水肿胀满、小便不利、大便溏泻、心神不宁的患者具有明显效果[13]。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动力, 而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源泉, 则修养好脾胃, 人体气虚自然就可解决, 四君子汤中的人参、白术、甘草和茯苓等中草药可以温补脾肾, 提高免疫能力, 平衡各器官间的气血[14]。
本次研究中, 选取本院保健科2014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112例, 分两组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愈30例(53.6%), 有效25例(44.6%), 无效1例(1.8%), 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患者治愈16例(28.6%), 有效29例(51.8%), 无效11例(19.6%),总有效率为80.4%。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3,P<0.05)。治疗1个月后, 观察组复发率为1.8%(1/56),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9/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7.03,P<0.05)。
综上所述, 四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证患者能够有效的系统调理身体, 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力, 达到全面治愈的效果,减少复发, 实属治病健身养生之良药, 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1]崔静, 崔琪.关于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疗效分析.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 4(8):1528.
[2]王晓红, 祁鹏.观察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临床疗效.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7(41):105.
[3]韩莉莉.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的应用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5, 3(16):119-120.
[4]尹向辉, 许金全, 常珂, 等.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分析.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6, 3(38):7653-7654.
[5]吴邵军.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疗效探析.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 4(29):5688-5689.
[6]禹增光.观察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临床疗效.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61):321.
[7]赵泽英.对脾胃气虚证患者使用四君子汤联合消食健脾丸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当代医药论丛, 2015(23):27-28.
[8]张荣封.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疗效探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49):198-199.
[9]于鸿飞.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的应用.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 4(8):1540.
[10]王铁军.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的应用.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6(A02):963-964.
[11]孔振.采用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的疗效分析.中医临床研究, 2015, 7(12):19-20.
[12]彭纪临, 刘莉, 曹文富.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疗效观察.内蒙古中医药, 2015, 34(10):24-25.
[13]房耿浩.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的应用.内蒙古中医药.2017, 36(15):20-21.
[14]张云.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疗效分析.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0(19):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