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涛
(平凉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甘肃 平凉 744000)
新型职业农民代表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是家庭经营的基石、合作组织的骨干、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中坚力量,也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吸引、留住大批高素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能够有效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使农村充满生机与活力。
平凉市有102个乡镇、1 592个村、9 122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1万km2,总人口233.9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93.83万人。在农业产业方面,平凉市红牛、苹果、蔬菜三大农业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发展后劲足、从业人员多成为其主要特点,具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良好优势。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学历教育、短期培训等各项事业取得全面发展,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据调查和统计显示:在接受教育方面,全市98.4万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占20%,小学文化占35%,初中文化占29.5%,高中文化占15%,大中专文化占0.5%。近五年来,全市各级党校、农广校、职业学校、农民文化学校等培训单位,通过科技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方式累计培养了近100万名具有较高素质和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同时,面对多元化经济成份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广大农民的市场意识、经济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但每年约有30%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愿外出务工。一些生长在优裕环境中的特别是新生代农民,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出现吃穿讲究、无所事事、聚众玩赌等不良现象,给农村社会进步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农民的经济基础普遍薄弱,经商比例偏小、投资规模不大,由于文化素质制约和营销策略不足,导致商机抓不住、经营怕亏本、管理无经验。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出现守祖业吃老本等不是普遍但能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因此,农民在进入二三产业中的份额始终处于先天不足后天乏力的劣势地位。
笔者通过十几年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经验,结合该市产业发展情况,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可分为:能人带动型、企业辐射型、政策扶持型和自主创业型四类。
第一类是能人带动型。采取自愿报名学历教育和“传技”“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了一大批热爱农业发展、集农业种植、养殖、加工为一身的“土专家”“田秀才”,既能做到把自己的农业生产做大做强,又能深入基层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做到农户可以问生产的关键环节,技术咨询,发挥上联专家、下联农民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反馈农民的科技需求,切实帮助解决生产技术难题。采取树立能人效应来辐射带动农业发展,做到自家生产和技术指导两不误,进行各项农技措施应用把关指导。通过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的带动,用智慧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农户分散的土地以一定的流转费用向有资金、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种粮大户和能人手中集中,形成规模经营,有利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着力实施能人带动战略,采取得力措施,通过大批“土专家”“田秀才”的带动辐射,迫切盼望富起来的农民有一个良好前景,有力地带动新型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第二类是企业辐射型。如何实现企业辐射和推广的带头作用?农业生产企业需要大量熟练的农业生产者和土地,可以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企业提供发展空间和物质资源,进而达到互利共生、双赢双惠的目的。企业可以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以产品为纽带,以农广校为主的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利用自身优势以技术和服务为联系点,形成企业提供订单,培训机构将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职业农民家中标准化生产,企业进行收购验收、农产品加工、营销、物流等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种植方面采取“土地入股和托管代耕”“产供销一条龙协作”,形成紧密地利益共同体,以此来抵御农产品的市场风险;在养殖方面采取“公司+养殖户”,企业统一组织收购和销售,并鼓励种养大户经营家庭农场。企业辐射力,不仅是技术的辐射带动,还有企业文化的辐射,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风格、做事风范,给企业员工以无形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可以表现出来的,看得见的。积极上进的企业文化,会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提升生产效率,促进内部的团结合作,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发展。
第三类是政策扶持型。平凉市通过科学判断合理分析,做出符合平凉市的农业战略主导产业,针对平凉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重点倾斜、优先扶持的方式,促使果业草畜等主导产业优先发展、快速发展,以期带动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平凉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是着眼于未来的产业优势,直接服务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进行农业产业化的布局,给新型职业农民解读政策,通过结合不同的种养方式推广不同的发展模式,发挥各种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第四类是自主创业型。创业培养选择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善于抓住机遇、勤劳守法、刻苦学习、富于创造与实干的农村青年、农业科技示范户、乡镇企业带头人和科技致富能手,把他们带出去看,培养创业意识,指明创业前景,告诉他们创业风险,激发学员创业激情,让有兴趣创业的学员有机会表达目前创业情况及打算,让老师进行分析和培养,通过学员参与,锻炼和提高学员的表述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大量的事实佐证,向广大的农民朋友展示一个道理:只要努力,就完全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蓝天;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创业让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过上富裕的日子。要先根据平凉市实际情况和个人情况来定位创业目标,要了解市场需求和创业者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现如今政策给能什么帮助,有目标才能展开行动。想要自主创业,要多去社会见识,磨炼意志,只有能吃苦的人才有机会。
一是政府扶持与标准化创建。为了让新型职业农民投资项目风险达到最低,享受到最好的补贴优惠,国家扶持项目是一个重要的保证。政策扶持主要通过实地调研,研究培育出适合当地生产、生长、发展条件的新品种和主导产业,进而形成标准化产业园,以实实在在的收成、收入和效益引领广大农业从业者种养和经营。从这一方面来说,政府的责任更为重大,它不仅肩负着组织者、管理者的责任,同时还承担着实施者、推动者的作用,通过创建一批标准园,做个榜样给大家看,辐射、带动新型职业农民规模生产和经营,才能形成特色产业。
二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的逐步优化调整,农民市场意识增强和国家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的优惠、扶持,必须认识到这是当前农村新形势下的一种发展趋势。紧紧依托平凉市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创新理念,坚持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方向,做大做强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在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带动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强有力地带动了粮食、油料、肉、蛋、奶等农产品的生产。从近年农业投入的资本流向来说,政策性扶持资金比重加大,专业机构资本比重加大,而优秀人才向农业领域的涌入,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对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热度关注标志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三是培育团队组建与新型职业农民遴选。如何做好新型职业农民遴选和培训团队的组建?两者相辅相成,首先在遴选新型职业农民上必须为培育团队做好基础。遴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基础性工作。培训对象遴选要遵循立足产业、农民自愿的原则,长期稳定从事农业、培训需求和愿望迫切、初中以上文化、原则上年龄不超过60周岁的农村劳动力,按照个人申请等程序择优确定。通过遴选从而为组建培育团队打开了局面,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等为一个团队进而通过他们的带动辐射,急切盼望富起来的农民有一个良好前景。
四是舆论宣传与创业兴农意识的形成。推进农业创业,加快农业经济发展,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创企业、创事业,努力营造崇尚创业、支持创业、勇于创业的浓厚氛围,形成政策上有待遇、经济上有实惠的兴农意识。大力宣传市委和市政府发展农业经济的方针政策,有针对性、有重点地选择一批创业人员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成功事例,广泛宣传,引导职业农民摒弃“小富即安”的思想束缚,克服“安于现状”的思想观念,以典型为榜样,勇于创业,善于致富。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和宣传活动,加强创业文化建设,破除农业经济发展的观念性障碍,激发农民创业活力。
通过平凉市在基于产业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进行观察与调查,以此来发现其培训模式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问题,借助各种教学方法,师资资源,找到能立足于产业,并能稳步发展的培训模式,进行多种尝试,形成符合基于产业的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套餐培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