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施肥下巨尾桉的生长生理及土壤肥力特征研究

2018-01-18 18:33林志雄
现代园艺 2018年14期
关键词:土壤肥力配方叶片

林志雄

(南安市林业局仑苍林业站,福建 南安 362300)

巨尾桉作为一种尾叶桉跟巨桉人工杂交所产生的一种树种,其具备树形饱满挺拔、自然整枝能力良好等优势,因此,在我国的植树造林工作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施肥作为培育桉树短周期工业原料丰产林的一项关键基础措施,近年来关于桉树的施肥也有着非常多的文献报道。本文主要在已研究的基础上,就巨尾桉林进行施肥试验,旨在探讨配方施肥下巨尾桉的生长生理以及土壤肥力变化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选择

本次研究地点处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夏热冬暖,季节性变化显著。试验田中的土壤为砖红色,大部分土层也都处于80cm以上。此外,在本次研究中,试验林主要为巨尾桉林分,造林密度为1.5m×4.0m。

1.2 试验设计

1.2.1 土壤样品调查。本次研究在结合相同林木生长环境条件以及林地坡度、土壤理化性质的基础上,分别在造林前空地及3年生桉树1代、2代林正常生长的林地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并在每个坡位上有效采集土壤分析样品。本次研究中共采取土壤样品12个,对所有的样品进行常量跟微量元素检查。

1.2.2 试验设计。本次研究主要对2代萌芽林进行施肥配方以及施肥量试验,主要采取单元素随机区组进行设计,并根据施肥模式的不同,将所有试验场地分为3个区组,所有区组随机排列。在完成区组设计后,还需通过750g株的施肥用量进行试验,将肥料具体分为腐殖酸类桉树肥(HA)、桉树专用肥、鸡粪+普通复合肥、桉树专用配方肥以及不施肥5种类型,并且就不同区组下,巨尾桉的生长模式以及土壤的肥力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2.3 统计学方法。在本次研究中产生的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主要处理数据包含巨尾桉的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变化情况等,对于试验中所出现的数据还需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配方施肥对于巨尾桉生长生理影响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氮磷钾对于巨尾桉生长影响效应进行对比发现,N肥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P、K肥。此外,N肥对于巨尾桉的株高、地径、材积以及生物量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而在施用N肥的过程中,达到一定的施用量之后,使得巨尾桉的各种生长指标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如果N肥施用量过度,则会对巨尾桉的生长造成一定的抑制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P肥是对巨尾桉林中的生物量积累以及地下分配主要因子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而K肥的施用量则会对巨尾桉的株高跟根冠比造成较大影响。在经过适度施肥后,巨尾桉林中的株高相对生长量以及生物量都要显著高于未施肥的对比田,这也表明,适度施肥可以有效促进巨尾桉林的生长。

N肥作为影响到叶绿素以及可溶性蛋白的一项重要因素,其施用剂量对于巨尾桉的可溶性糖也会造成较大影响。通过N肥的施用,促使巨尾桉叶片以及根系的叶酸有机酸出现差异。在巨尾桉的正常生长过程中,N、P素含量对于巨尾桉中有机酸的含量也会造成较大影响。在本次研究中,巨尾桉的叶片以及根系均检验出一定含量的甲酸、苹果酸及柠檬酸,其中叶片中的有机酸含量较之于根系有着明显提升,其苹果酸跟柠檬酸含量占据所有酸的85.62%~94.25%。而在根系中的苹果酸以及柠檬酸含量则只有51.26%~79.61%。因此,在巨尾桉林中,其叶片与根系总有机酸含量均跟苹果酸、柠檬酸存在有显著的性惯性,可将这2种有机酸作为巨尾桉的优势酸。

本次研究还发现,N2P3K1这一配比施肥模式所遭受到的养分胁迫最小,其有机酸的含量也相对较低,可作为最佳施肥配比;通过适当使用N、P肥较多的模式,并配上一定剂量的K肥,可以促进巨尾桉的光合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N2P3K3配比下,能够使得巨尾桉表现出最佳的光合生理。

就巨尾桉生长促进以及维持正常生理机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应用N2P3K1的施肥处理综合得分最高,并能够有效促进巨尾桉正常生长,可以作为最佳的施肥方案进行应用。在应用该施肥配比方案进行巨尾桉林的施肥处理时,可以将最佳的施肥量控制为每株N15g、P2O29g、K2O6g。

就巨尾桉施肥处理的3个时期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叶片中的全N、全P含量还会随着巨尾桉的生长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就叶片与根茎中的元素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叶片始终最高。在巨尾桉的叶、茎与根中的N素含量主要是受到N肥施用量的影响,而P素的含量则多是需要受到N肥跟P肥2种肥料的相互影响。通过适量N肥的使用,还能够促进巨尾桉地上部分中Cu素的积累,使得叶片以及根系中的Mg素含量得以提升,K肥能够促进叶片以及根系中Mn素的积累。但是在施肥过程中,如果未能够对N、P、K配比进行有效控制,则有可能导致巨尾桉中的Zn素含量得到降低,对于巨尾桉的正常生长也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

本次研究还借助于DRIS营养诊断技术,对巨尾桉的生长生理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在低氮水平下,巨尾桉对于N肥有着非常强的敏感性,而N肥的应用还能够给予P肥起到良好的增效效果。在巨尾桉的生长过程中,P肥与K肥也会互为拮抗作用。而在N肥过量适用的情况下,其还会对K肥造成非常明显的增效作用,并直接影响到巨尾桉的正常生长。

2.2 配方施肥跟土壤肥力指标的关系

研究发现,N、K素跟土壤中的肥力指标呈现出正相关联系,而P素跟除了真菌之外的其它指标也呈现出正相关联系。就不同配方施肥下的土壤肥力特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可以看出,N素对于脲酶、蔗糖酶以及过氧化氢酶均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P素对于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K素是影响到土壤酶活性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相关林业管理人员还需要在结合巨尾桉实际生长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N、P、K配比施用模式,使得土壤的肥力得到有效保持,并借此起到良好的土壤质量改善效果。

N2P3K1这一配比施肥模式,可以对巨尾桉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数量以及土壤酶活性起到良好的改善效果,其也是一种非常合理的施肥配比组合模式。通过多种肥料的施用,均能够对巨尾桉的生长造成一定程度的促进效果,但是具体的施肥效率还会直接受到肥料配方比的影响。只有做好各种肥料的配比,才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个巨尾桉林的种植效益。

3 建议

在巨尾桉生长过程中,其对于土壤养分有着非常高的需求,大部分土壤都无法充分满足巨尾桉的实际生长需求。在巨尾桉的种植过程中,还需要采取适当的施肥处理,保障巨尾桉养分的正常运行。但是近年来随着常量元素N、P、K肥料的过量应用,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缺乏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在这一基础上,适当增加Cu、Zn等微量元素,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促进巨尾桉的产量跟品质得到有效提升,并有效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在种植巨尾桉的过程中,要求种植人员能够深入检测当地的土壤肥力情况,并在结合实际土壤环境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施肥配方。注重合理添加其它类型微量元素,才能够对种植土壤肥力起到良好的优化效果,并能充分满足巨尾桉的正常生长需求。

猜你喜欢
土壤肥力配方叶片
我国香蕉园土壤肥力现状的整合分析
行间生草对深州蜜桃园土壤肥力、pH和盐度影响
不同土壤肥力麦田小麦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差异
中国三大薯区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一招值千金 配方建奇功
两种喷涂方法在TRT叶片上的对比应用及研究
绝密配方(下)
绝密配方(上)
我的植物朋友
基于CFD/CSD耦合的叶轮机叶片失速颤振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