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寒热并用法在治疗肺系疑难重症中的应用

2018-01-18 17:33郑勇飞刘忠达张尊敬陈海涛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肺系升麻薤白

郑勇飞 刘忠达 张尊敬 陈海涛

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寒热并用法,是中医学针对寒热错杂的病机,将寒凉与温热之药性相对立的药物配伍组方,使之相反相成而发挥综合治疗效应的一种治疗方法,早在《黄帝内经灵枢》中便有:“寒与热争,能合而调之”之论述,而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更是对寒热并用之法进行了详细、系统的论述和应用,为寒热并用法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在肺系疑难重症中,寒热并用法往往能成为治疗该类疾病的重要治疗法则之一。

1 大青龙汤合凉膈散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留某,女,67岁。因“咳嗽咳痰、胸闷气急10余年,发热2天”入院。患者10余年前始出现反复咳嗽、咳痰,痰白,胸闷气急,多于冬春季节受凉后诱发,每年累计发作达3个月以上,经“抗炎、化痰、止咳”等治疗后缓解。病症逐年加重,曾多次在我院住院治疗。2天前患者因受凉后出现恶寒、发热,最高体温达38.6℃,并伴有咳嗽、咳痰,痰多,色黄,胸闷气急,活动后加重,肢体中度浮肿,我院门诊查血气分析:血液HP值7.387;二氧化碳分压57.8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9.2mmHg,实际碳酸氢根浓度34.7mmol/L,标准碳酸氢根31.3mmol/L,血氧饱和度83.3%。刻下:患者略感恶寒,体温37.9℃,咳嗽、咳痰明显,痰多色黄、易咳出,胸闷气急,活动后加重,肢体浮肿,乏力,嗜睡,头晕,胃纳一般,3天未解大便,口干,舌黯红、苔黄略腻,脉浮滑略数,入院后予中西医结治疗。中医诊断为肺胀,证属外寒内热,治以寒热并用,宣肺化痰止咳平喘。拟予大青龙汤合凉膈散加减:麻黄、苦杏仁、炒黄芩各10g,鱼腥草、米仁、车前子、葶苈子各30g,生石膏40g,瓜蒌皮20g,炒栀子、浙贝母各12g,桂枝、甘草各6g,生大黄(后下)5g,连翘15g,生姜9g。3剂,水煎,每日1剂,少量多次频服。二诊患者发热已平,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等症亦较前缓解,肢体浮肿减退,药后大便畅通,1日2次,仍有咳嗽、咳痰,痰黄咯吐不爽,胸闷气喘,乏力,胃纳较差,舌红、苔白腻,脉弦滑数,继予前法治疗,原方去大黄、炒栀子,麻黄减为6g,加黄芪20,麦冬12g。3剂,水煎服,日服3次。后续予养阴润肺,化痰止咳平喘等剂加减治疗20余天,诸症缓解而出院。

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中医肺系疾病中是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因其病程漫长,病机复杂,往往出现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痰瘀交阻症状,因而治疗较为棘手,已非单纯的一方一法所能及,故需借以寒热并用之法,燮理阴阳,以平为期。本案为COPD急性加重患者,证属外寒内热、痰热闭阻、肺失宣降、肠腑壅滞,治以大青龙汤合凉膈散加减,所用药物寒热并举,宣通兼施,使肺气畅,肠腑通,诸症迅速缓解,可见寒热并用,复法图治,能明显地提高了中医治疗肺系疑难重症的疗效。

2 麻黄升麻汤除支气管扩张伴咯血

王某,男,70岁。患者5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咳嗽、咳痰,曾多次在市某医院就诊,查胸部CT,诊断为“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给予消炎药口服,症状缓解。既往曾有咯血现象,痰中带血,色鲜红,经治疗后缓解。5天前因感风寒,咳嗽、咳痰加重,并伴有咯血,色红,量少,自行口服“头孢呋辛酯片”,症状未见缓解,遂来门诊就诊。刻下:患者咳嗽、咳痰,痰黄稠,不易咳出,并伴有咯血,痰中带血,色鲜,量中等,胸闷不适,口干,胃纳差,大便稀,日3~4次,胃脘部胀满,泛酸,略有头晕,四肢不温,夜眠一般,乏力明显,舌红、苔薄黄,左脉沉滑略数,右关脉偏沉弱,中医诊断为咳血,肺热脾寒,治以清宣肺热,温中运脾,拟予麻黄升麻汤加减:麻黄8g,升麻、炒白芍各20g,天冬、玉竹、知母、炒白术各15g,杏仁、当归、黄芩炭各10g,茯苓、鱼腥草、藕节炭、生石膏各30g,桂枝、甘草各6g,干姜8g。3剂,水煎服,少量多次频服。二诊:患者服药后,咯血明显减少,仍有痰中带血,量少,色黯,咳嗽、咳痰较前减轻,痰黄,易咯出,胃纳改善,大便次数减少,但仍偏稀,乏力,四肢已回温,舌黯、苔略腻,左脉偏沉滑,右关脉略起。前法已得效,应乘胜追击,予原方去炒白芍、当归,加黄芪、紫菀各15g。5剂,水煎服,仍少量多次频服。药后,诸症缓解,咯血亦止,胃纳增,乏力改善,继续予益气养阴、润肺止咳之剂调养以善后。

按:本案患者为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并见咯血,病症较重,且病机复杂,病证涉及多个脏腑,寒热错杂,肺热脾寒。若见肺热而施用寒凉之药,则嫌寒凉伤其脾阳,而见坏证;若见脾寒而用温燥之药,则虑温燥之性助热伤阴,故临床用药颇为棘手,而仲景麻黄升麻汤,寒热并用,原为“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而设。因本案的病机、证候均与麻黄升麻汤证相符,故取本方,寒热并进,取效颇速。对于麻黄升麻汤,后世诸多医家对麻黄升麻汤方证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但根据本案的实践证明,并非如此,确系仲景之方,且本方配伍严谨,寒热并用,紧扣病机。方中升麻重用,取其清热解毒凉血之效,而升麻今多作升提之用,忽视其解毒之功,其实解毒是升麻最早被认识到的一个功效,《名医别录》谓升麻:“味苦微寒无毒,主解百毒入口皆吐出,中恶腹痛,时气毒疬,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久服轻身长年。”而《千金要方》《本草纲目》等均有用其解药毒之记载。麻黄、杏仁、石膏、甘草,为麻杏石甘汤,清宣肺热,降气止咳;玉竹、天冬、知母,甘凉润肺;黄芩炭、藕节炭,凉血止血;桂枝、当归、炒白芍,调营卫,和经络,以除手足不温;炒白术、干姜、茯苓、甘草、桂枝,取理中汤之意,以理中焦虚寒,温中和胃止泻;全方组方严谨,寒热有序,条理分明,故施而有效。

3 炙甘草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平肺源性心脏病

李某,男,69岁。患者10余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咳嗽、咳痰,晨起明显,伴胸闷、气急,曾多次在我院住院治疗,查肺功能提示“中重度混合性肺通气功能障碍”,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予抗感染、舒张支气管等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5天前劳累后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刻下:患者胸闷气促,伴有心慌、心悸,活动后加重,咳嗽、咳痰,痰粘不易咳出,双下肢浮肿,乏力明显,易汗出,畏风,口干,口唇发绀,夜眠差,胃纳一般,大便不畅,2~3天1次,小便可,舌黯红、苔少,右脉弦细、左寸短而应指无力。中医诊断为“胸痹”“肺胀”,证属气阴两虚,痰浊阻脉,营络失和。治以益气养阴,化痰宣痹,和营通络,拟予炙甘草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炙甘草、生地、玄参、薤白、车前子各20g,黄芪、石斛、麦冬各15g,西洋参10g(另煎),五味子6g,桂枝9g,附子5g,竹沥半夏12g,全瓜蒌、丹参各30g。5剂,水煎服,日3次。二诊:患者胸闷气促,心慌心悸较前明显缓解,仍有咳嗽,大便通畅,乏力改善,畏风症状消除,口干减轻,双下肢浮肿减退,原方减去玄参,加杏仁10g,紫菀15g续服。患者坚持治疗月余,诸恙均有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按:COPD患者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往往会导致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使疾病的治疗更加复杂化。从中医病机上来看,肺心病的病变多为阴阳交损,寒热共见,痰瘀互生,脉络闭阻,治疗必须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主次兼顾,方可获得理想的疗效。本案中以炙甘草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药用生地、麦冬、玄参、石斛等甘寒凉润之品,以养阴救液,润肺化痰;再以瓜蒌薤白半夏汤、丹参化痰宣痹,西洋参、黄芪、五味子等药益气养阴荣营;以桂枝、附子益心阳、通心脉,且所用少量的附子,不仅可以起到温补心阳的功效,亦可增强黄芪、西洋参等补气药的功效。全方阴阳互调,寒热并用,补通兼施,正中病机,故效如鼓桴。

4 结语

所谓寒热并用之法,指同一方剂之中寒性药物与热性药物同时并用的情况。具体来讲,虽同为寒热并用之法,但因疾病不同,寒热主次和病位不同,临证时应充分考虑药物的药性归经、升降浮沉等特性,根据病证的病位和寒热偏胜选用适宜的寒热药物及剂量,以达到治疗目的。因此,临床上对寒热不调之病证,寒热药物同处一方时,应当审寒热的主次,辨寒热之部位,察寒热之真假,以指导处方用药。

而为何我们要强调寒热并用法在肺系疑难重症中的应用,因为在多数肺系疑难重症中,其病程多缠绵不愈,或反复发作,使得这类疾病在病机上往往出现阴阳互损,寒热不调的征象。且肺为相腑,位居胸中,与其他脏腑联系密切,其寒热不调的征象并不仅仅局限于肺脏本身,而是涉及于多脏腑,出现多脏腑的寒热失调,寒热互见,导致其“阴阳不相顺接”“表里不相贯通”的局面。如案1患者,其病情较急,其寒热不调主要集中在肺脏本身,而寒热不调征象又体现在表里,故予大青龙汤合凉膈散加减,调节表里寒热,祛外寒使肺气宣,清肺热使肠腑通,进数剂而热退身凉,咳喘渐平。而案2其寒热不调已涉及它脏,寒热征象则体现在肺热脾寒,故予组方严谨,寒热有序,脏腑分明的麻黄升麻汤,清其肺热,温其脾阳,协调脏腑,症愈而安。

猜你喜欢
肺系升麻薤白
小柴胡汤加减论治常见肺系疾患举隅
升麻的品种考证
枳实薤白桂枝汤应用浅析
薤白 白薤露中肥
升麻之思辨及临床应用❋
升麻蜜制工艺的优化
响应面法优化瓜蒌薤白汤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肺系疾病”中医特色疗法的体会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
黄吉赓应用膏方治疗肺系病经验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