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候华 (新疆焉耆县畜牧兽医站 841100)巴音 (新疆焉耆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841100)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以倦怠、低热、关节肿痛、流产、睾丸肿大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牛,羊,猪最常发生并且可以由牛,羊和猪传染给人和其他家畜,布氏杆菌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给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定期检疫、淘汰患病动物、净化污染群是本病的主要防疫措施之一。焉耆县作为南北疆的交通枢纽地,拥有巴州乃至整个南疆地区最大的家畜交易市场,同时也成为南疆地区防控各种动物疫病的主战场。
根据监测工作要求,全县共监测4乡4镇2个国营牧场1个屠宰场的8324份牛血清、33749份羊血清,经虎红平板凝集实验检出牛阳性血清137份,羊阳性血清584份。
由于焉耆县由南疆地区最大的家畜交易市场,牲畜交易流通量非常大,对流通牲畜的布病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按照调出畜数量的10%进行抽血检测,累计抽检外调牲畜3665头 (只),其中牛379头,羊3286只,经虎红平板凝集实验检出阳性牛8头,羊110只。
通过本次监测,检测出焉耆县养殖环节牛阳性率为1.65%,羊阳性率为1.73%,市场流通环节牛阳性率为2.11%,羊阳性率为3.35%。从检测结果看,焉耆县养殖环节牛羊感染布病率较低,这与近年来畜牧部门坚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关,但流通环节阳性率仍较高,说明作为交易市场的畜群主要流入地北疆地区及焉耆县周边县市畜群布病感染率仍不低,所以焉耆县还需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对市场流通环节活畜的布病防制工作。继续加强对全县易感畜群的布氏杆菌的检测工作,并坚持落实阳性畜无害化处理制度,及时净化畜群,抓好布氏杆菌防制工作。
(1)布鲁氏杆菌病传播方式比较广,主要通过血液,接触和交配传播,焉耆县处于交通要道,牛羊等牲畜流动性都较大,目前布病免疫率尚未达到100%,防控形势比较严峻。
(2)布鲁杆菌病阳性畜补偿机制还不健全,补偿比例较低,一旦对发现阳性畜,无害化处理工作开展难度大,农牧民比较抵制,无害化处理的补偿款远达不到牲畜价值,对检出阳性畜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农牧民偷偷卖出,造成布鲁氏杆菌病蔓延。
发现牲畜发生疑似布氏杆菌病疫情时,应及时向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将疑似感染畜立即隔离,限制其流动。当地兽医部门应及时派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并采取相应措施。为防止疫情扩散,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养殖户应积极配合当地兽医部门做好现场诊断及处置工作。
布氏杆菌对常用消毒药比较敏感,做好消毒工作尤为重要。普通的消毒药如1~3%的石炭酸溶液3min就可杀死布氏杆菌,2%的福尔马林溶液15min可将其杀死。另外使用3%的漂白粉溶液,20%石灰乳、苛性钠溶液消毒效果都很好。对被病畜污染场所、用具和物品进行严格消毒。饲养场金属设施、设备可采取火焰、熏蒸等方式消毒;养殖场场地可采用20%石灰乳、10%漂白粉乳剂,圈舍可用3%来苏儿喷洒消毒。
为及时发现布氏杆菌病疫情,养殖户应在当地兽医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对畜群实施定期监测,每年1~2次。监测期间应避开已经注射布氏杆菌病菌苗的畜群。否则将给监测结果的确认带来干扰。在布氏杆菌病非疫区和控制区,在只监测不免疫情况下,按当地布氏杆菌病监测计划实施监测工作,对实验室检测出的布氏杆菌病阳性畜进行扑杀无害化处理。对阳性畜的同群畜进行隔离观察,并经过两次检测之后,未发现其有异常情况即可与其他健康畜混群饲养。
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在布氏杆菌病疫情发生地区采取免疫接种办法。牛可使用牛A19号布氏杆菌苗,羊使用M5号苗。特别应注意奶牛、种畜和小尾寒羊应禁免疫,孕畜免疫接种,易引起流产,因此,菌苗接种应在配种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