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霞 任锦慧 刘兆秀 张献平 (河北省赤城县农牧局 075599)
冬季寒冷气候是羔羊成活、健康成长的一大限制因素,做好冬季羔羊饲养管理至关重要,从出生到断奶再到度过寒冷的冬季,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养殖人员的精心饲养与科学管理,了解羔羊生理特点,并有机结合外部环境因素,做好冬季羔羊的饲养管理并不难。
当羔羊出生时,大脑皮层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因此,靠神经系统调节体温不能满足机体需要,且在刚出生时,皮下脂肪层薄没有良好的保暖性,所以,冬季饲养时保暖工作显得异常重要。
羔羊在出生后免疫系统逐渐健全,获取免疫保护只能从初乳中得到,而后再日益完善,初乳对羔羊意义重大,及时吃到初乳是羔羊避免感染疾病、健康生长的基础保证。
新出生的羔羊前胃、真胃腺体不够发达,消化酶和胃酸分泌缺乏,使新生羔羊获取营养只能依靠乳汁,饲料营养还不能被利用。
羔羊生长速度在一月龄内表现明显,自身新陈代谢相当旺盛,对蛋白质和钙磷的需求很大,确保这一阶段的羔羊获取全面营养物质有利于羔羊生长[1]。
饲养出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羔羊,不单纯是某个饲养环节的因素,更是整个养殖环节的密切配合,科学合理地管理最终作用结果。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胎儿期羔羊营养全靠从母体吸收,妊娠母羊健康对于胎儿至关重要,加强妊娠母羊的饲养管理,给予营养充足且全面的日粮和粗饲料,清洁的饮水,做好各种疫病的免疫工作,在妊娠后期还要有足够的运动量,避免外伤,减少应激反应,以保证胎儿快速、健康地生长发育,等待分娩。
进入冬季,养殖人员要及时检查羊舍墙体、棚顶等处,及时封闭进风口、老鼠洞等,防止贼风进入,产羔房要特殊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根据实际养殖条件增加取暖加热的设备设施,保持产房的温度恒定在8~10℃,并做有效的消毒处理。
当羔羊出生后,及时清除新生羔羊口鼻周围的黏液及肛门上的胎便,并以5%碘酊消毒脐部,细心观察羔羊精神状态。在出生一周内,保证母羊和羔羊生活在一起,既有利于哺乳,又有利于母仔亲和[2]。
初乳内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是羔羊初步建立自身免疫的有效途径,为此,当羔羊出生后,要使其尽快吃上初乳,并保证次数和进乳量,这样还有利于羔羊排出胎便,一旦母羊产下多羔或者因难产死去时,要想办法使羔羊吃上其他母羊的初乳。有时候还需要人工辅助吃奶。往往母羊会通过气味来辨别是否是自己的羔羊,所以,将母羊尿液涂在缺奶羔羊身上有助于羔羊获取乳汁[3]。
长乳通常指母羊产后一个星期到干奶前这段时间羔羊所吃的奶水,羔羊消化器官能力不强,自身免疫力较差,吃足长乳非常有利于增强羔羊体质。在此期间,要着重加强泌乳母羊的营养管理,保证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增强泌乳能力。
随着羔羊机体功能的日益健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羔羊进行补饲,这样既可以有效过度到断奶期,又可以促进羔羊消化系统的进一步发育,还能补充母羊奶水不足的状况,采取精料、粗饲料、青饲料混合饲喂,并给予足够的饮水,补饲后还需充足的运动,以便更好地消化吸收。
羔羊断奶期一般开始于3~4月龄,及时断奶饲养有助于羔羊日后的生长发育。羔羊断奶方式多采用一次断乳法,是指将母羊与羔羊进行分群饲养,断奶后,立即将母羊移到其他圈舍饲养,羔羊根据性别不同、强弱有别进行分群饲养管理。
如果是非种用羔羊,可在4周龄左右去势。手术和结扎是常用方法。断尾可在羔羊生后两周内进行,常用烧烙断尾法和结扎断尾法。当羔羊处于生长状态良好时,按照免疫计划,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在羔羊体内建立天然的疾病预防屏障,保证羔羊健康生长。
对于羔羊群体来说,还处于免疫力低下的时期,饲养羔羊时,及时清理粪便等污物,保证圈舍卫生,并将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注意圈舍卫生消毒,定期对羊群驱虫,防止羔羊群感染体内、体外寄生虫,避免其影响羔羊生长发育。
总而言之,羔羊是羊群的特殊群体,需要倍加悉心照料,尤其是冬季羔羊着重开展防寒保暖工作,做好羔羊饲养管理,争取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1]徐晶军,吴晓春.浅谈冬季羔羊的饲养管理[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2):44-45.
[2]艾连顺.冬季如何提高羔羊成活率[J].黑龙江动物繁殖,2013,21(2):22.
[3]柳峰涛.加强妊娠母羊冬季的饲养管理提高羔羊成活率[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