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8-01-18 12:24:58李继尧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胃肠炎传染性

李继尧

(辽宁省葫芦岛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25000)

仔猪腹泻是现代化养猪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发病急、治愈率低、死亡率高,给养猪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防治该病以提高仔猪成活率成为养猪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1 病因

1.1 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猪舍消毒不彻底、通风不好、温度过低、湿度过大等均容易引起仔猪腹泻,饲料配比、营养成分不均衡、饲料污染等也会造成仔猪腹泻。

1.2 仔猪生理性因素

新生仔猪胃肠功能不健全,胃肠道环境生态平衡脆弱容易引发消化系统感染。免疫系统没完全发育,主要依靠母源抗体抵抗疾病,如果未能及时达到一定的抗体水平也容易造成仔猪腹泻。

1.3 应激性因素

仔猪断奶、饲料变化、阉割、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均会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导致仔猪采食量降低、消化不良而发生腹泻。

1.4 病毒性因素

1.4.1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有明显季节性,多发于冬春,呈地方性流行。2周龄以内的仔猪多发,且死亡率较高。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呕吐,水样腹泻,粪便呈黄色,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恶臭,仔猪明显脱水,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

1.4.2 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呕吐、腹泻和脱水。主要发生于冬末春初的寒冷季节,以11月份至翌年2月份发生较多,各年龄的猪均易感,临床症状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相似。

1.4.3 猪轮状病毒病

猪轮状病毒病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厌食、呕吐、下痢。多发于2月龄内的仔猪,病猪精神沉郁,不愿走动,于食后呕吐,继发腹泻。日龄越小的仔猪,发病率越高,病死率月10%左右。

1.5 细菌性因素

1.5.1 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排出黄色粪便和急性死亡为特征。多发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以1~3日龄最为常见,发病急,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排黄色水样粪便,内含凝乳小块,病猪很快消瘦脱水死亡。剖检病死猪可见肠黏膜肿胀、充血出血,呈卡他性炎症。

1.5.2 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发于10~30日龄,发病率较高,病死率相对较低。排白色浆糊状稀粪,精神沉郁,迅速消瘦,多数病猪因脱水或并发其他疾病死亡。

1.5.3 仔猪红痢

仔猪红痢是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仔猪,以排红色粪便为主要特征,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

1.5.4 仔猪副伤寒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型呈弥漫性坏死性糜烂,多发于2~4月龄仔猪,无明显季节性,多雨潮湿季节多发。

1.6 寄生虫性因素

以球虫、蛔虫引起的腹泻较为多见,多发于20日龄以上的仔猪,呈慢性经过,伴有食欲不振、咳嗽、呼吸困难、贫血等症状,有的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有的伴有体温升高,病猪发育不良,消瘦、衰竭死亡或成为僵猪。

2 防治措施

2.1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内环境卫生,保持通风,定期对圈舍、工具等进行消毒,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夏季注意防暑降温。

2.2 增加营养,减少各种应激

仔猪在哺乳期应适当补喂饲料,提高仔猪对饲料应激的免疫耐受力,饮水中添加适当电解多维,提高应激耐受。

2.3 做好免疫预防接种

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胃肠炎传染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防不胜防的秋季轮状病毒腹泻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湖南农业(2016年3期)2016-06-05 09:37:35
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5
一起兔轮状病毒的诊断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