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永胜 (宁夏西吉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75629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在逐渐提高,针对动物源食品,开展规范的动物检疫工作大大保障了食品安全,而且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内容,我国是人口大国,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为此,加强动物检疫,保障食品安全,意义重大。
食品安全就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食品不存在危害的一些食品[1]。威胁食品安全有以下几个方面。
寄生虫、致病微生物和昆虫类的危害是生物性危害范畴,均能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在水产品和禽肉中广泛存在,为此要对这些产品实行严格的检疫制度,食用时还需高温消毒,有利于消灭病原菌。
养殖动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药物,而药物使用后的残留部分是主要危害,影响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
由于大众需要,有些食品需要加工后销售,但加工工具和使用的添加剂不符合规范,造成加工后的食品存在一定的物理性危害,影响健康。
动物检疫对于食品安全有重要影响,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关于动物检疫方面还存在一部分的问题。
(1)养殖户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没有足够认识到动物检疫的重要性,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以散养为主养殖形式并不少见,没有系统规范的宣传和讲解,大部分养殖户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状态,对检疫工作没有正确态度,认为检不检疫都无所谓,也不支持检疫人员的工作,导致检疫工作很难开展。
(2)检疫人员数量少,待遇低,部分人员素质较低,对县级及以下的单位,特别是基层检疫人单位,检疫经费匮乏,检疫员工资低,工作环境差等原因导致检疫员数量少且老龄化。从而导致检疫出证率低且质量不高,部分地区违规出证现象严重。种种原因导致染疫或疑似染疫的动物或动物产品流入市场,检疫工作形同虚设[2]。
(3)动物检疫缺乏相应的技术和先进设备,目前影响检疫工作质量的重要原因在于基层检疫设备简陋。目前基层检疫主要还是靠肉眼观察,在对一些商贩进行检查时,部分商贩不服从管理,影响检疫工作正常开展[3]。
对广大养殖户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宣传动物防疫法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养殖户在法律规定内养出健康的牛羊,从食品源头开始抓安全,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牛羊肉。
通过定期举办培训、讲座、研讨班形式,使广大基层检疫人员多掌握专业知识、提升职业素养,以此更好地服务行业,确保检疫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要提高基层检疫人员的薪酬待遇,提高其工作积极性,热爱本职岗位,严把质量安全关。
根据实际检疫工作需求,及时引进先进的检疫设备,使检疫人员熟练掌握操作规程,高效准确地检查动物源,提高检查力度,严禁不安全的动物产品销售到市场中去。
保证食品安全还需要各个部门在不同的环节互相配合,第一,检疫部门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设备和技术严格检疫,保证流通到市场中的动物产品是健康、安全的;第二,食品安全部门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抽样调查,以防一些漏网之鱼在食品市场中销售不合格的产品。各环节各主管部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相互配合、协调,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的综合执法体系。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为检疫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1]徐荣茂.畜禽检疫对城市食品安全的影响刍议[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1(9):45.
[2]闫达.规范动物检疫措施,确保畜产品安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1(9):26.
[3]布和巴音.浅谈加强动物产地检疫提高食品安全保障[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3(8):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