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毋桂花 张 琪 南志勇 朱丽军
耳廓假性囊肿又称耳廓非化脓性软骨膜炎,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耳廓软骨间积液等[1],是以耳廓外侧面囊肿样隆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耳科常见疾病,主要病理变化为耳廓软骨间积液。本病在中医学中属“耳廓痰包”范畴,在古代文献中未见“耳廓痰包”之称,但陈实功《外科正宗》载有“舌痰包”一词,其曰:“痰包乃痰饮乘火流行凝注舌下。”本病病位虽在耳,其病因、病机、证候与“舌痰包”多有相通之处,病因主要为痰湿阻滞,凝注耳窍所致的局限性肿胀[2]。耳廓假性囊肿常在无意中被患者发现,临床以反复穿刺抽液或手术切除病变组织为主要治疗方式[3-5],多为有创,相对而言,中医药对于治疗耳廓假性囊肿有一定优势。笔者在耳鼻喉科临证多年,立足病机,运用中药辨证治疗该病多例,收效良好,兹举验案一则如下。
患者李某,女,52岁,2015年8月24日初诊。主诉:右耳耳廓肿胀,灼热伴痒感半年。半年前,患者无意间发现右耳耳廓外侧面局限性隆起、肿胀,未引起重视,后病情加重甚则不能侧卧乃前往当地医院就诊。自诉曾于当地医院多次穿刺抽液,病情反复,未见明显改善,且半年来肿胀范围逐渐扩大,遂来就诊。刻诊:右耳耳廓红肿,灼热,伴瘙痒感,偶觉憋胀疼痛,纳可,睡眠较差,因右侧卧压迫右耳耳廓肿胀部位疼痛,故不能右侧卧,小便偏黄,大便干。查体:耳廓肿胀部位按之稍硬,透光度尚可,局部皮温偏高,舌质红,边尖尤甚,舌苔微黄腻,脉缓滑。此外,患者素有风湿病史多年,现无不适。处方:法半夏9g,陈皮12g,茯苓12g,薏苡仁15g,泽泻12g,夏枯草10g,僵蚕10g,浙贝母12g,桑白皮12g,蒲公英12g,芦根10g,竹叶10g,瓜蒌18g,桔梗10g。4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前半小时温服。
2015年8月28日二诊:服药后右耳耳廓肿胀、灼热及瘙痒感稍有改善,疼痛明显减轻,纳可,口渴,睡眠无明显改善,大便秘结。查:右耳耳廓红肿减轻,肿胀部位触之较前柔软,仍偏硬,局部皮温略高于正常,舌质红,苔薄黄微腻,脉缓滑。处方:续前方加炒莱菔子15g,生地12g,麦冬10g,玄参12g。4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前半小时温服。
2015年9月1日三诊:患者右耳耳廓肿胀及瘙痒感明显好转,无灼热及疼痛,纳可,口不干渴,睡眠较前有改善,已能右侧卧,大便稍干,诉近日右手各指关节疼痛伴灼热感,右足痛。查:右耳耳廓红肿好转,耳廓触之仍稍偏硬,局部皮温正常,右手指关节肿胀明显,皮色偏红,皮温偏高,舌质红,苔薄稍黄,脉缓滑。处方:前方去麦冬、生地、玄参加牛膝10g,透骨草10g,甘草10g。4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前半小时温服。
2015年9月8日四诊:患者自诉再次出现右耳耳廓肿胀。右手指关节灼热、肿痛及右足痛改善不明显。查:右耳耳廓稍肿胀,不红,局部皮温正常,右手指关节肿胀,皮色偏红,皮温偏高,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缓滑。处方:法半夏9g,陈皮12g,茯苓12g,薏苡仁15g,泽泻12g,浙贝母12g,蒲公英12g,瓜蒌18g,僵蚕10g,牛膝12g,透骨草10g,桑枝10g,桂枝6g,秦艽10g,知母12g,甘草6g。4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前半小时温服。
2015年9月17日五诊:患者诉前方服4剂后耳廓肿胀好转,右手指关节肿痛明显改善,故继服前方(2015年9月8日)5剂至本次就诊。刻下见:右耳耳廓肿胀明显好转,不伴灼热、麻痒及疼痛,纳眠可,右侧卧完全无碍,二便正常,右手各指关节疼痛及灼热感明显减轻,右足不痛。查:右耳耳廓红肿好转,耳廓触之如常人,局部皮温正常,右手指关节肿胀不明显,皮色及皮温正常,舌质红,苔薄稍黄,脉缓。处方:瓜蒌15g,浙贝母10g,法半夏9g,茯苓12g,陈皮10g,薏苡仁12g,赤芍12g,牡丹皮10g,知母12g,秦艽10g,牛膝12g,甘草6g。4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前半小时温服。
2015年9月22日六诊:患者药后右耳耳廓无肿胀、无灼热疼痛及麻痒不适,皮肤表面颜色正常,触之局部皮温正常,指下无隆起感,右手指关节未见红肿,无疼痛,皮色及皮温正常,偶觉指端麻木不舒,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嘱患者停药观察,如有不适,及时就诊。2016年3月17日因咳嗽再次前来就诊,诉耳廓肿胀及右手指关节不适再未发生。
耳廓假性囊肿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多认为机械性刺激、挤压造成局部微循环障碍引起组织间的无菌性炎性渗出而发病,部分学者也认为其发生可能与机体局部自身免疫有一定关系[6]。中医学认为耳廓痰包多因饮食、劳倦伤脾,以致脾胃功能失调,痰浊内生,复受风邪外袭,夹痰浊上窜耳窍,痰浊凝滞,困结于耳而发病[2,7],治疗常以祛痰散结,疏风通络为法。笔者根据病情,结合患者整体情况及耳廓局部辨证,在祛痰散结,疏风通络基础上加用清热散结化瘀药物,诸药合用,化痰消肿散结,清热活血祛瘀,从而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囊内渗出,促进囊壁愈合的目的[8]。
此案中,患者自诉风湿病史多年,且就诊时小便偏黄,大便干,舌质红,边尖尤甚,舌苔微黄腻,脉缓滑均为一派痰湿热之象,分析其病因可能为风湿病日久湿聚为痰,痰郁化热,加之外感风邪而发病。故初诊时清热化痰散结为主,以二陈汤去甘草加浙贝母、瓜蒌化痰散结为主;配僵蚕、夏枯草、蒲公英清化痰热,散结消肿;辅以桑白皮、薏苡仁、泽泻、芦根、竹叶、桔梗清热利水、消肿排脓。二诊症状改善,但有口渴、大便秘结等伤津症状,故在原方基础上加用增液汤滋阴清热,润肠通便;三诊时耳部症状已经大为改善,但此时出现了风湿热表现,在化痰散结基础上加用牛膝、透骨草活血通络祛风湿。但四诊时却出现了病情反复,并见右手指关节肿胀,皮色偏红,皮温偏高,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缓滑。可见此时病机已经有所变化,热象偏重,故调整思路,方用知母、秦艽、牛膝、透骨草、僵蚕、桑枝、桂枝祛风清热通络为主,兼顾化痰散结;五诊时患者症状基本好转,嘱其服祛痰散结,清热通络,祛瘀活血调理方案巩固疗效;六诊时已完全如常人,故停药观察,后期随访无复发。由此观之,本病治疗过程中祛痰散结贯穿始终,以二陈汤去甘草加浙贝母、瓜蒌化痰散结;治疗期间结合患者整体情况,视其痰湿、热象的轻重,随证化裁。如前期痰湿之象明显,故辅以桑白皮、薏苡仁、泽泻、芦根、竹叶等利水消肿;中期热象明显,且关节肿胀,故加用大量祛风清热通络药如知母、秦艽、牛膝、透骨草、僵蚕、桑枝、桂枝等,切中病机,药用得法,收效甚好。此验案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完美结合,值得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