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期以来,双辽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并且认真学习借鉴省内各县(区)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其中,双辽市通过科学整合技术力量,利用示范基地打造精品亮点,研究和总结保护性耕作新模式,提升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品质和深度,取得了喜人成效。
为全力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快速发展,双辽根据历史记录、农民反馈,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下大力气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全面推进实现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肥力、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的目标。尤其是今年,在遭遇罕见春旱的情况下,保护性耕作抗旱保墒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地块全部实现一次拿全苗,占全市玉米耕种面积的90%,为抗旱保苗减轻了压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实现全市,以及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了双辽力量。
从2005年开始,双辽市开始试验运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先后建立了11个示范点,但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是因为农民环保意识差、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为了减少秸秆清运费用、耕作方便,焚烧秸秆;另一方面是由于小型、轻型悬挂式免耕播种机播种质量不理想,秸秆覆盖情况下无法有效播种,导致农民不认可。对此,经过10多年的探索,尤其是在新式重型免耕播种机投入使用后,双辽市将新一轮技术推广的思路确定为“四个必须”,即:必须使用高端机具、必须坚持更高标准、必须遵循严格的技术规范、必须强化细致的指导培训,以实实在在的效果引导群众主动要求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
2018年,双辽市玻璃山镇持续加大对交易市场的支持力度,坚持“少取多予”的原则,通过加强宣传,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检疫、防疫队伍建设等方式,促进牲畜交易市场持续发展,从而带动全镇畜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与此同时,双辽市积极调整林业种植结构,推广适合优良品种,对该镇养殖业发展起到了强力推动作用。针对多年来人工造林存在树种单一、品种老化的现状,先后开展了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所需抗逆优良杨树品种推广示范建设项目、针阔混交造林项目、速生丰产林项目等,选择高产抗逆优良品种鞍杂杨和风沙1号杨建设推广示范林120公顷,引进推广樟子松实施针阔混交造林已达100余公顷,栽植小乘黑、银中杨等品种苗木建设速生丰产林70公顷,为吉林省中西部地区造林结构调整,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做出了示范。
双辽种羊场依托本地区的自然条件,从旱作农业的实际出发,围绕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旱地杂粮产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基础。据悉,双辽种羊场耕地总面积8.7万亩,因连续严重旱灾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损失。2017年,双辽种羊场党委,认真总结几年来的经验教训,积极引导农民从旱作农业结构的实际出发,围绕市场需求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的抗旱、节水、耐瘠薄的杂粮产业。总场安排相关部门经逐户调查了解,今年调减籽粒玉米面积2万亩,占总面积的23%。这2万亩以种植投资少,见效快的绿豆、谷子、小麦、黄豆达到杂粮产业增产、增效、增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