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绍刚
(青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 青县 062650)
我国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加,带动了汽车保养与维修行业的快速兴起,市场需求、社会需要就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契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术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为该专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该专业教学现状和改革策略。
1.1 中职生的基础较差,热情不高。由于中职生源来自于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招生后的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热情不是很高,因而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需要专业教师积极引导,严格要求,耐心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实训教学方式单薄。传统的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照本宣科的讲,学生机械的听,对于一些概念知识,学生较难理解,导致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即便有实训模型,学生也得不到有效训练,更谈不上能力拓展。
1.3 “双师型”师资匮乏,学生实训指导缺少有效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的教师往往是从事多年的校内教师,他们虽然精通教学理论,但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再加上教材指导书里面的操作图片缺乏直观性,所以,教师的有效指导性相对来说不是很高,从而导致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
2.1 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目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要注重以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构建高效、高素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挖掘一切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思维,开拓创新意识,进一步缩小教学与应用的距离,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真正实现“教学为学生服务,教学服务于企业,教学服务于社会”的办学理念,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学生的各种专业技能,为毕业生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实现专业课堂教学与企业岗位实践的有机融合。一方面在学校建设教学实践场地,把实习实训搬到课堂里面,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有机的将理论知识融入实习实训活动中。另一方面,深入汽车4S企业亲临上岗,实际操作,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操作过程的每一个流程对应融合起来,在实际操作的各个环节中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中的操作环节。这样,一是有效的实现了教与学与实际运用的有机结合;二是也从中让学生体验到了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意义,彻底摆脱了教学与实践训练两张皮的现象。三是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双向考核,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2.3 改革更新实习实训教学内容,完善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汽车的结构,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汽车正确、熟练的拆装,并对汽车各种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以及正常的保养与维修,并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提高解决各种故障问题的能力。一是要针对专业教学与岗位需求不对接的实际问题,改进教材,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和提高各种专业技能。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岗位需要为抓手,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为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制定科学的教学设计,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的新技术,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改革思路,融入环保、新能源的理念,对汽车各种部件、各种技术、各个系统的发展前沿新技术要及时纳入教学中。
2.4 更新教学手段,提高实践能力。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要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的“三贴近”的原则。要根据现有的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大力改进更新教学手段,构建以信息技术和校园网为依托的现代化信息教育新模式,围绕未来的职业岗位需求这个中心点,突出抓好学生技能和能力培养、专业基础巩固拓展、技能实训练习,不断提高就业能力。要适时合理的引进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来辅助专业理论教学,不断提高专业教学生动形象性。要挖掘社会教育资源,扩大校企合作规模,加大模型与实体教学的力度,以汽车实体企业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看得见、摸得着,重视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践教学,练习使用各种汽车检测诊断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与汽车维修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