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 富民强村
——卢龙县闫深港村蔬菜产业发展之路

2018-01-18 03:07:51毕卫国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卢龙县增产增收深港

毕卫国

(卢龙县农牧局 河北 卢龙 066400)

1 卢龙县闫深港村蔬菜产业发展成效

闫深港村,位于卢龙县南部,与昌黎县交界,东距昌卢公路3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内陆村,全村1 100口人,380户,拥有土地1 900亩,土质肥沃。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县农牧局的大力帮助下,该村设施蔬菜快速发展,农民的增产增收初见成效,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 000元,2017年上半年全村设施农业收入达400多万元,人均增收4 000多元,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思想意识,连续三年被市政府命名为无公害蔬菜达标村,被县农牧局命名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物质文明也带动了精神文明建设,2015年被评为文明生态优胜村。2016年被县委、县政府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几年来,设施蔬菜的发展为农民的增产增收打下基础,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使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十分高涨。但是由于大棚西红柿效益不稳定,有的年份效益较低,村委会通过考察市场决定发展温室草莓。2014年全村发展温室草莓350亩,2015年发展温室葡萄200亩,温室桃100亩。产品远销北京、沈阳、唐山、秦皇岛等地的各大超市及批发市场。

2 具体做法

2.1 政府支持,政策引导,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设施蔬菜。多年来,由于闫深港村地势偏僻,农民思想落后,传统的种植模式制约着农民的增产增收,甘薯、玉米等老的种植作物还在农民的脑子里打圈子,他们的想法是添饱肚子就满足,一年的辛勤劳动得来的经济收入非常可怜,2013年以前,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2013年4月,村两委换届后,开始进行种植结构调整,改变老的种植模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正当农民为调整结构怎么调、种什么能增收的问题犯难之际,卢龙县农牧局在蛤泊乡举办了设施蔬菜培训班,该村参加培训的达30多人。培训班上,农牧局副局长杨金勇同志介绍了乐亭县、昌黎及抚宁县的种植模式,特别是抚宁县的百利西红柿效益可观,所以就带领村民到乐亭、抚宁等地参观学习,2014年恰逢市委举办的驻访帮解活动拉开帷幕,县农牧局副局长杨金勇同志住进闫深港村,帮助村民开展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和驻访帮解工作队的帮助下,建起百利西红柿大棚83个,占地面积100多亩,酒葡萄600亩,大樱桃100亩。通过政府支持、政策引导及农牧局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我们的设施蔬菜有了初步发展。

2.2 党员干部带头,促进农民致富。2014年我们的设施蔬菜刚刚起步,就出现了难题,村民们顾虑重重,怕这怕那,一怕自己没有技术种不好,二怕产品无处销,三怕最后无人管,见此情景,我们召开了党员会,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建大棚,从原来的号召农民干,改为带动村民干,两委班子每人至少建两个棚,年轻党员每人至少建一个大棚,笔者带头建了4个棚。这样的做法让村民们心里有了底,增强了村民建大棚信心,农民有盼头,干劲足,农牧局技术指导到位,农民放心,互帮互学,精心管理得当,我们的百利西红柿长势良好,丰收在望,我们的种植结构调整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2.3 支部牵头建协会,服务农民促增收。产品是基础,销路是关键。2014年6月我们在跑销路时发现,光有一个好的产品不行,必须有一个好的市场,市场靠我们去开辟,在外开辟市场找销路要有一定的资金费用,当时村集体资金薄弱,无能力支付此项开支,因此我们以村党支部牵头组建了全县第一家农民经济协会,由九户农民集资13万多元,修建了一个2000平米的收货场,内设办公室2间,待客室2间,库房2间,储存库3间,收货大棚280平方米,做到农民的事农民自己会解决,协会选举了会长、副会长及秘书,投资入股的办理事,并且制定协会章程,吸纳会员130人,协会为会员种植设施蔬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产前为会员提供种子及大棚用原材料,产中提供各种技术,我们协会特请农牧局技术人员做技术指导,产后由协会负责找销路,为了便于与外商联系,找客户洽谈业务,我们在协会这个民间组织的下属成立了“闫深港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联系客户,并且负责客户在收货过程中的一切事情。通过合作社的精心运作,第一年为农户销售百利西红柿100万斤,农民收入达60万元,销售晚茬蔬菜80多万斤,农民收入达200多万元。第一年搞了一个开门红,2015年公司为农户销售百利西红柿180万斤,农民收入达150万元;酒葡萄160万斤,农民收入300多万元;大樱桃10万斤,农民收入达60万元。各种蔬菜110万斤,农民收入50多万元,全村仅蔬菜及葡萄、大樱桃就增加农民收入600多万元,通过组建闫深港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品即能卖上好价钱,又能抵御市场风险,合作社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做了坚强的后盾。

2.4 扩大产业规模,拓宽市场范围。三年来,协会及合作社为设施蔬菜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农民的增产增收打下基础,农民真正得了实惠,农民种菜的积极性十分高涨,通过实践证明,设施蔬菜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设施蔬菜必须规模化,以规模求效益,有大量的产品,才能开拓市场,市场是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在今年春季,我们争取国家资金补贴立项,发展水电路等全方位为设施农业服务,今年该村大力发展设施草莓,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加草莓大棚200亩,特种水果100亩(古娘),我们的草莓与北京超市签订合同直接供应超市,减少了中间环节,每亩提高收入3 000元。草莓由合作社在广州江南市场定点销售合作社司与客商联合发往深圳、虎门、上海、温州以及俄罗斯等地,我们的青椒、黄瓜、豆角等蔬菜销往唐、秦二市,我们的设施蔬菜已销往全国,走向全世界。在今年市场低谷的情况下,预计今年我们的设施蔬菜总收入能够突破800万元,人均增收8 000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通过几年来的示范发展,协会及合作社的精心运作、规模化生产的发展模式、成熟的管理技术以及开拓市场的成功经验,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我们坚信,只要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只要我们再接再励,就一定能把我们的设施蔬菜向纵深发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让更多的农户尽快富裕起来,让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加繁荣富强。

猜你喜欢
卢龙县增产增收深港
流翔高钙成为增产增收“金钥匙”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9:14
让根本政治制度在基层落地生根——卢龙县人大常委会用制度体系创造性规范乡镇人大工作的调查与启示
公民与法治(2022年1期)2022-07-26 05:57:56
全新机理,5G高效增产——“意得昂”助小麦增产增收
“数字+智慧”开启农业增产增收新时代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0-27 01:30:02
卢龙县绿鑫苗木(花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河北果树(2020年1期)2020-02-09 12:31:46
卢龙县“孤竹小金米”丰产优质种植技术
沪港通、深港通统计
沪港通、深港通5日统计
沪港通、深港通5日统计
沪港通、深港通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