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海坤
(息县林业技术推广站 河南 息县 464300)
本文从圃地选择、整地做床、种子处理、播种、播后管理、病虫防治6个方面对落叶松的育苗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落叶松;育苗;管理
在选择苗圃地时,应选择结构疏松、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的沙性土壤。山地育苗应选择半阴坡或阴坡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生荒地。粘土地、盐碱地、蔬菜地等都不宜选作苗圃地。前茬树种及作物以油松、豆科作物等为好(因其带有菌根或根瘤),不宜以文冠果、侧柏、刺槐、杨树、玉米、高粱等为前茬。
播种前,可用硫酸亚铁15~20 kg/667 m2磨碎混入20倍细土,撒入苗床,耧入表土,进行土壤消毒,以防发生苗木立枯病。落叶松幼苗根系弱,扎根能力不强,只能吸收表土的营养,因此,要深耕细整,施足底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底肥以腐熟优质农家肥为主,混入过磷酸钙,这对于防止早期封顶,促进苗木生长有显著效果。一般来说,施腐熟优质农家肥6 000 kg/667 m2以上,过磷酸钙30~50 kg/667 m2。落叶松种粒小,采用高床或高垄进行育苗时,要求床面平整,播种精细。多采用条播,行距10~15 cm,沟宽5~7 cm,播种量6~7 kg/667 m2,根据种子质量,可酌情增减。然后用细沙覆盖,覆盖厚度一般为0.3~0.5 cm。
首先进行种子消毒,可把种子放在0.5%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3~4 h,然后捞出,用清水进行冲洗,再把种子放到45℃左右的温水中进行浸泡,时间控制在一昼夜。然后进行种子催芽处理,把在温水中浸泡后的种子捞出,晾干,然后加入三倍种子体积的细河沙,放到坑中进行催芽。经过处理的种子,出苗整齐,苗木健壮。
要适时播种。播种过早,地温低,发芽慢,幼苗易遭晚霜危害;播种过晚,苗木纤弱,易遭日灼和立枯病危害。因此,当土壤的日平均温度达到8℃以上,或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适宜播种。播种后可用稻草、苇帘、枝叶、塑料薄膜等进行覆盖,以促进提早出苗。
播种以后,种子在适宜条件下,经过一周后即可发芽。刚出土的幼苗根系短、侧根少、苗木嫩弱,如遇高温、干旱、水涝、病害,极易封顶或死亡,因此,要加强苗期管理,做到及时浇水,合理追肥,促其生长,防止早期封顶、日灼和立枯病的危害。
5.1 及时浇水。播种后,必须保持苗土的表土湿润,以保证种子发芽所需水分,一般在播后的三个星期内,要勤浇少浇,避免土层干裂。在幼苗出土1个月内,进入快速生长期,需增加浇水次数,每次要浇透水,保证苗木生长需要。当气温达到30℃时要立即喷水,以防日灼。霜冻之后需浇水以提升温度。土壤干旱时,也要及时浇水,以防苗木出现失水情况。大风天气也要浇水保湿。但在苗木生长后期勿浇水,以促使苗木木质化。
5.2 合理追肥,落叶松幼苗贪肥,在瘠薄的土壤上生长不良,因而要注意合理追肥。一般在地上部长出两轮真叶、地下部长出4~5条侧根时开始追肥,肥料以腐熟的农家肥为好。一般在6月下旬~7月中旬进行追施。在苗木生长后期要停止追施氮肥,促进苗木木质化。
5.3 苗木遮荫。如果采用喷灌降温,全光育苗,苗木生长强壮;如果没有喷灌条件,幼苗出土后,一定要遮荫。遮荫时间为每天上午10∶00~下午16∶00,遮荫度为50%~60%。进入雨季后,则停止遮荫。
主要病害是苗木立枯病。一般在5~6月发生,幼苗地表根茎部呈轮状腐烂,幼苗倒伏枯萎;或苗根腐烂、茎叶枯黄。可选用等量式波尔多液0.5%~1.0%,每隔1周进行1次,连续3~4次,喷洒防治;也可用五代合剂、代森特等药剂进行防治。主要虫害有蛴螬。一般在6~9月发生,在早晨或傍晚啃食落叶松幼苗苗根,致使苗木枯死。可用敌百虫拌毒饵引诱杀虫,也可进行人工捕捉,用铁丝在被害苗木周围进行翻找钩杀防治。
[1]连友钦,宋廷茂.树木育苗知识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
[2]杨学武,落叶松育苗技术要点 [J].吉林农业,2015(16):106.
[3]张义群,刘海燕.落叶松常见病虫害防治 [J].现
代园艺,2012(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