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 郭稷
(石家庄市林业局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目前从我国果树整体种植发展现状来看,部分地区果树种植与农业种植都是以分散经营方式为主,种植人员根据自己积累的种植经验进行选种种植,但果园整体缺乏系统化、科学化管理,致使目前果园种植实际单产量较低,市场化竞争力不足。此外,有部分大型种植企业单方面追求种植规模以及成活率,使用的种植品种难以满足市场化要求,导致果实栽培质量受到影响。
大多数鲜果实际保存时间都较短,例如热带水果不便于贮存。果农在水果生产环节中还是采取粗放式技术,对水果外表以及果实磕碰和压伤的情况较为明显。不仅会降低水果整体品质,还会导致果实变质。所以,当前果树种植生产技术以及冷藏技术对现代化果树种植产业发展具有一定限制性。此外,目前水果大多数都是以自销为主,加上多方面社会化宣传工作较差,市场化信息掌握不足,致使部分地区水果大量滞销,对果树种植经济具有较大负面影响[1]。
2.1 突出果树种植区域化特色,调节品种布局。果树种植需要因地制宜,种植技术人员需要从果树种植地区土壤、温湿度、地形条件等影响因素出发选取果树种植品种。比如当前我国香蕉、梨子、苹果、柑橘实际种植面积较大,但是整体供给结构较为单一。所以当前需要全面突出果树种植的区域特色,以主导产品为基础实现规模化种植,结合市场供求信息积极创设品牌效应。此外,还需要发展名优产品,去除劣质产品。从当地果树实际种植情况出发,对种植技术进行整合,通过多样化果树种植来降低单一化种植结构的风险因素。此外,果树种植还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基本导向,通过科学化管理措施来优化果树种植结构,更好的适应地区发展优势,提高果树种植核心竞争力[2]。
2.2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人员技术能力。要想对目前果树结构进行调节,需要从根本上对果树种植品质进行调整,提高种植生产技术,以高品质果树来替代原有的劣质品种,提高果树产量和质量。政府部门需要结合果树种植实际情况加强科学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技术推广部门需要与基层种植户有效连接,指导种植人员开展高技术种植活动。要以市场化发展为基本导向,发挥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价值,掌握市场化供求信息。此外,需要全面引导种植人员参与果树承包制,通过技术要素全面改善原有的果树种植结构。相关部门需要定期为广大果农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全面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在果树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过程中,果农个人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对劳动者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果树种植实际情况,引入贮藏保鲜技术以及果品深加工技术等,对果树种植生态化理念进行引导,让果农能够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种植理念展开果树种植,全面提高果树种植经济效益[3]。
2.3 拓宽产业方向,优化果树种植结构。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群众消费需求的扩大,当前不仅对新鲜水果的需求量增多,对干果市场需求也在逐步提升。所以当前果树产业发展需要适应多样化消费需求,在对果树种植产业进行调整升级的过程中需要积极拓宽各类产业项目。全面改善原有的果树产业结构,开展多样化生产模式。比如可以对原有的干鲜果品整体结构进行调整,从市场供求情况出发,对果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确保产业的稳定发展,能够积极应对市场化发展要求。
[1]杨会琼.果树种植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路径初探 [J].农技服务,2017,34(1):101.
[2]单士强.浅析果树种植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J].农技服务,2017,34(5):105.
[3]王继明.园艺果树中存在的问题和果树园艺技术的应用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5(36):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