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甦 王顺廷
高唐县固河镇沙王村首批光伏电板下养大的小龙虾上市了。
近年来我国兴起大规模发展太阳能发电项目,山东省高唐县太阳能发电项目占地达到两千多亩,其中大部分占用通过荒碱涝洼“上粮下渔、抬田造地”渔业开发的鱼塘,使池塘深度、面积缩减,渔业生产管理的难度加大,太阳能板的间隙不适合种植粮棉,由于找不到适合的种植、养殖品种,建设太阳能发电项目后,一度造成池塘、塘坝荒废,水草、旱草丛生,造成渔业资源、土地资源浪费。经过慎重考察、认真论证,高唐县畜牧水产局在该地开展水产新品种——小龙虾引进推广项目和粮改饲项目。项目占地1000亩,其中400亩池塘投放虾苗,600亩塘坝种植苜蓿。
为使小龙虾快速生长,养殖场注意了以下养殖技术的关键事项。
1.池塘条件。该项目所利用池塘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周边没有污染源,并具备水、电、路三通的基本条件。池塘面积多数都在5~10亩,可蓄水1.3~2m,池埂较宽,池堤坡度1∶3。
2.放养准备。认真进行池塘整理,去除过多淤泥、平整池底,在池塘坡底四周挖沟,利于早期虾苗培育和成虾捕获。在养殖水体设置埋入土下0.2m、上露0.5m内壁光滑的石棉瓦做防逃措施,尤其在暴雨洪涝时期防止冲垮池埂、漫坝引发逃虾。建好进排水系统。保持池水深0.8~1.5m,中间水深,四周有浅滩,水草丰富。
清塘消毒工作的好坏,会影响到虾的成活率和养殖产量,养殖场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开展清淤、修整、曝晒,放养虾苗前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50kg干池消毒。同时彻底消除池塘中的鲶、鳅、黑鱼和蛇、鼠等掠食性野生敌害。
注水与施肥,注入的新水要过滤以防止杂鱼及鱼卵随水进池,虾池水位先浅后深,利用水深的控制获得更有利于虾生长的水温。同时施肥培育足够量的浮游生物成为虾的直接天然饵料,常用发酵后的有机肥料,施用量为每亩80kg,视水色逐步追加施肥。
补种水草,种植水葫芦、苦草、轮叶黑藻、凤眼莲、喜旱莲子草、水花生、水浮莲等水生植物,使虾池水草纵横成行或成簇,间隔3~5m,面积不少于全池的30%,以利小龙虾蔽荫和滋生小龙虾爱吃的浮游生物。淡水小龙虾食性杂,在动物性饲料不足的情况下也吃苦草、轮叶黑藻、凤眼莲、水浮莲、喜旱莲子草等水草植物。水草也是小龙虾隐蔽、栖息、蜕壳的理想场所,水草多的池塘环境好,养虾成活率高、产量高。
3.幼虾放养。在5月上旬一次放养3cm左右规格整齐一致、体质健壮、活力强、附肢齐全、无病伤、体表光滑无附着物的人工培育幼虾6000尾/亩,混养鲢、鳙、草鱼春片100~150尾,用以调节水质、控制水草过度生长。将幼虾放入塑料盆内添加池水至盆内水温与池水接近,并按盆内水量加入3%~4%的食盐水浸浴5分钟左右消毒,防止把病原体带进池,将虾苗与水一并缓放入池,或倒在塘坡上让其自行爬入池中,有的长途贩运来的虾苗离水时间长,应在水盆中暂养20~30分钟再放养以提高成活率。放养时避免日光曝晒。
4.投饵与追肥。我县小龙虾养殖采取仿生态低密度放养模式,以摄食天然动植物饵料为主,所以特别注重放苗前施肥和养殖期间适时追肥,在幼虾投放5~7天施发酵的畜禽粪60kg/亩,6月下旬到8月下旬主要施有机肥和生物鱼肥,培养大量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水生昆虫幼体。培育浮游生物及提供适量的有机碎屑作虾饲料。
池水深度保持在50~80cm,施肥的次数和数量以适当的水色和透明度为准,保持水色呈豆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在30~40cm。
同时辅以人工投饵如麦麸、豆饼、嫩青绿饲料、瓜、薯、野杂鱼肉、螺蚬蚌肉、蚯蚓、动物下脚料。根据小龙虾昼伏夜出的习性,每天投喂两次,以傍晚为主,占全天投喂量的70%。针对小龙虾游泳能力差活动范围小及习惯占地的习性,采取四定投饵,均匀投喂使每只虾都能吃到,饵料应投在池塘四周,并适当分散,小龙虾集中的地方适当多投些,以利其摄食,促进均衡生长。
天气晴朗、水质良好,小龙虾活动吃食旺盛宜多投饵,鲜活饵料的日投饵量按体重的8%,高温、阴雨天气、发病季节、活动不正常少投饵,提高饲料利用率。
5.水质管理。小龙虾生长快,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故虾池水质要保持清新,每周加水15~20cm深,确保水质新鲜、洁爽,并有足够的溶氧,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5cm深以上,当天气过热时,要适当加深池水,以稳定池水水温。严防水质受到工业污染、农药污染和化学污染。
6.调控水质。保持池塘溶氧5mg/L以上;pH值7~8.5;透明度在30~40cm;每15~20天加一次水;每10天改一次底,降解底层有机物过多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每亩20天用生石灰10kg泼洒生石灰水。保持池水深0.8~1.5m,水位相对稳定,避免忽高忽低影响生长。当水中溶氧低、水质老化或遇雷阵雨闷热天、连阴天等恶劣天气时应减少投饵量或停止投饵,并注意观察,若发现小龙虾反应迟钝,游集到岸边,浮头并向岸上爬时,说明缺氧严重,要及时注水或开增氧机增氧。
7.日常管理。坚持早晚巡塘,了解小龙虾吃食活动状况,做好饵料投喂量的调整,清理养殖环境,保持池水清洁卫生,注意水质变化,当溶氧低、水质老化、天气闷热、连阴雨时减少或停止投饵;当出现龙虾反应迟钝、游集到岸边、浮头并向岸上爬时,及时加注新水;定期使用生石灰、漂白粉及柔和消毒剂进行消毒杀菌。
8.加强蜕壳管理。通过投饵、换水、减少人为干扰、操作细心谨慎、创造安静良好环境等措施促进小龙虾群体顺利统一蜕壳,防止蜕壳后饵料不足引起相互残杀。
9.预防疾病。勤检查,勤巡塘,注意小龙虾的觅食、活动、生长和蜕壳等情况,及时清除池中青苔;检查进、排水口的过滤网,防止由于过滤网破损而使小龙虾外逃或野杂鱼等有害生物进入。注意池中是否有敌害生物,如水老鼠、水蛇、水鸟等,及时将其除掉。定期用生石灰消毒虾池,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池水清洁卫生。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养殖,小龙虾普遍生长到50g以上,自8月份就开始捕捞上市,采用虾笼、地笼、围网等方法,捕大留小。在少量补充投饵的情况下今年产出100~150kg商品虾。每只小龙虾可繁殖200只左右的幼虾,存活100只左右。纯利润可达两千五百元左右/亩。2~3年后,即使不投放种虾,亩产也可达100kg以上。
在塘坝上太阳能板的间隙种植的苜蓿一年收割4~5次,供应本县奶牛养殖场和养驴场,提供了优质饲草。种植效益远远高于种植粮棉作物。
我县“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把渔业养殖、饲草种植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池塘和塘坝资源,较好解决了发展新能源和大量占用土地的矛盾,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水面资源利用效率、单位面积的经济价值和土地产出率。
养殖的小龙虾以投放的水草为主要食物,而且因为上方的光伏板遮挡降温,养殖周期可以延长,收益也比一般水塘要高。水面上方的光伏板年发电量可达1900万千瓦时,全部并入国家电网,每年还可获得售电收入1000多万元。项目采用“上可光伏发电,下可蓄水养鱼”的渔光一体模式,与常规鱼塘养殖相比,效益提高2倍以上。为当地解决就业50人。这种模式与普通养殖池塘不同,既能充分利用水上空间进行光伏发电,又可通过光伏电站调节养殖环境,提高池塘产量实现增产增收。
“我们优化光伏板遮光效应,实现鱼类养殖生态效益最大化。”养殖场场主王云廷介绍,渔光一体模式采用先进的行业技术,对养殖品种、光伏组件架设等方面进行优化以减少影响,遮光面积得当,夏天温度升高会使得鱼类厌食,遮光后,温度会下降1~2℃;在藻类控制方面,适宜的“渔光一体”遮光可约束有害蓝藻的大量增殖,而对其他有益藻类如小球藻、硅藻等没有显著影响。如果提高养殖小龙虾的集约化程度,以投饵养殖为主,亩产一般可达400kg左右,每亩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一地两用”极大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