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不同池塘水质的调控方案

2018-01-18 01:09石晓平陈晓辉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3期
关键词:水色增氧全池

李 顺 石晓平 陈晓辉

要想养好鱼,必先养好水,不同的池塘,水质千差万别。在养殖过程中,应根据池水水质的具体情况,采用对应的水质调控方案,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水体中溶氧不足

当池塘溶氧不足时,可采用的主要应急措施有:

1.合理使用增氧机:适时开启增氧机或微孔增氧设备。

2.合理的换水。

3.减少池塘中有机物、微生物等耗氧量。

4.逐渐培育出适宜的新藻相。

5.合理地使用增氧剂。目前主要的增氧剂有:

①过硼酸钠。使用时用水溶解后,以1g/m3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但应注意不能与酸类物质混存。

②过氧化钙。使用时用水溶解后,以1g/m3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

③过碳酸钠。预防缺氧,以0.075~0.15 g/m3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缺氧急救时,使用量可加倍,以0.15~0.22g/m3水体泼洒。此外,0.02%过碳酸钠溶液还可进行活鱼运输,每5~6h加药1次。

二、水体中有机物过多

当水体有机物过多时,快速降解水体中有机物的方法尤为关键,通常可采用如下解决方案:

1.可采用明矾(结晶体),全池泼洒,使水体浓度达3g/m3。

2.采用聚合氯化铝,用水溶解后,全池泼洒,使水体浓度达3g/m3。

3.采用沸石粉,全池泼洒,使水体浓度达20g/m3。

三、水质过肥、藻类过度繁殖

水体过肥、藻类过度繁殖常常会导致水体的缓冲系统减弱,常用的控制方法如下:

1.采用膨润土。定期全池泼洒,用量为使水体终浓度呈75~150g/m3。

2.当藻类过度繁殖时,可采用络合铜杀灭藻类。用水稀释后全池泼洒,用量为使水体终浓度为:鱼池0.37~0.8g/m3,虾池0.6~1.2g/m3,但淡水虾慎用。

四、水体中pH值变化过快过大

1.pH值过低时

①可以将池中老水排掉,注入新水,反复2~3次,以调节水体中的pH值。

②每半个月泼洒一次生石灰水(如淡养对虾池pH值低于7.8,每亩用量5~15kg),既可以调节水体酸碱度,又可以防治病害发生。

③对于pH值下降过快或过低的水体,也可用NaOH或小苏打进行调节,采用1%NaOH溶液,一定要进行稀释(比如稀1000倍),少量多次均匀泼洒,并及时测定水体的pH值,以确定效果。

④加速培植浮游植物,形成新的藻相,对于形成的蓝绿藻要及时控制,必要时追施无机肥料,促使优良藻类繁殖茂盛。

⑤充分增氧,控制还原型物质的生成。

2.pH值过高时

①用滑石粉(主要成分硅酸镁)调节,用量为每亩1~2kg。通常滑石粉以1.5~2.5g/m3全池泼洒,可使水体pH降低0.5~1。

②每亩用0.5~1kg明矾,全池泼洒。

③对pH过高或升幅太快的水体也可用稀盐酸或醋酸泼洒,少量多次泼洒后,并及时测定水体的pH值。

④多施有机肥,以肥调碱。

五、水体中氨氮偏高

1.在养殖初期严格清塘、清淤,减少池塘中氮的库存量。

2.养殖初期肥水的时候注意有机肥的使用量。

3.根据水体的实际承受能力,制定合理放养密度。

4.选择消化率高的饵料,科学投喂。

5.经常开动增氧机。

6.养殖中后期使用沸石粉(15~20 g/m3)或活性炭(2~3g/m3),改善底质,吸附氨氮,降解有机物。

7.定期检测水中氨的指标,如果氨氮超标,早预防,早处理。

8.及时清理养殖水域底层的污垢及水产养殖动物排泄的粪便等。

9.正确合理地使用光合细菌、EM菌等活菌制剂,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目前使用活菌制剂已成为控制水体中氨氮的主要措施之一。

六、水体中亚硝酸盐偏高

2.使用氨离子螯合剂、活性炭、吸附剂、腐植酸聚合物等配合成的水质吸附剂,如亚硝酸盐降解剂,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或降解亚硝酸盐。

3.使用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光合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制剂。

4.偏瘦水体增施磷肥,以磷酸二氢钙为最佳,促使浮游植物对氮的吸收,偏肥水体用沸石粉或明矾+食盐全池泼洒。

5.及时排换水,尤其是底层水和污水,及时清理池塘中的污物。

6.消毒杀灭厌氧菌后,并用沸石粉进行吸附。

7.适当提高水体的盐度,可一定程度降低亚硝酸盐的毒性。

七、水体中硫化氢偏高

硫化氢对鱼类具有较强毒性,在养殖水体中的浓度应严格控制在0.1mg/L以下。当水体中硫化氢含量偏高时,主要的防治措施有:

1.冲洗池底污泥,曝晒、铲除池底硫化物较多的黑泥或污泥,改良底质。

2.通过增氧措施使池水保持较高的溶解氧水平,避免硫化氢的产生和积累。

3.合理放苗,合理投喂饲料。

4.适当换底层水,减少硫化氢的生成和积累。

5.按20mg/L的浓度全池泼洒生石灰。

6.可每亩用300~500mL双氧水,加少量铁屑或含铁的矿渣或沸石粉等水质底质改良剂,吸附或者沉淀H2S。

7.池塘中施硝化菌、硫化菌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使硫化氢转化。

八、水体水色发白

池塘水体水色发白,在养殖前期通常是由于浮游动物过多或者浮游植物突然大批死亡,单细胞藻类不能正常生长所致;而在养殖后期因为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或浮游动物繁殖过剩所致。主要的防治措施如下。

1.首先要多开增氧机,然后排掉部分底层水并引进部分新水。

2.采用驱氨净水剂、增氧剂、光合细菌等。

3.引进新藻种,并适当肥水。

4.发白水体如果氨氮或亚硝酸盐的含量过高,应该先使用驱氨净水剂如沸石粉、氯化铝,同时控制或停止投喂饲料,待大部分的浮游动物被摄食或死亡后,再引进部分新水,并进行肥水。

5.对于轮虫等引起的水体发白,可先不间断增氧,次日清晨沿池塘四周泼洒杀虫剂并于上午增施磷肥。

6.泼洒维生素C等,减轻鱼类的应激。

九、水体水色偏瘦

水体只有保持一定的肥度,才能维持水体中良好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于偏瘦的养殖水体,常采取的措施是施肥。往往采用施足有机肥,追施无机肥的方法,在春季多施氮肥,夏季多施磷肥,以磷促氮,这样既满足浮游植物对氮磷吸收比例的需求,又不使氨氮过分富积。在追肥时应把无机肥充分化开,选择晴天上午均匀泼洒,可肥水、有效改善水质。

十、水体水色呈红色

在天气晴好时,先用碘伏等泼洒消毒,第二天再用漂白粉、强氯精等泼洒一遍,适当换水3天后再视情况追肥一次。如果是原生动物引起的,则需用敌百虫等及时杀灭,并及时培育新藻种。

十一、水体蓝绿藻水华

1.加大换水量,最好将表层的肥水换掉。

2.在晴天中午机械增氧。

3.控制投饲施肥。减少投饲量,尽量不投散料、粉料,避免饱食排泄和饲料散失而肥水。

4.不或少施氮肥,适当施用磷肥,加速喜磷的硅藻类优势种群形成,抑制蓝绿藻的繁殖。

5.使用螯合铜浓度0.6~1.0g/m3,以改进传统使用硫酸铜杀藻的办法;使用0.6mg/L强氯精在晴天上午泼洒,以防因浮游植物缺氧死亡而坏水。

6.生态防治。放养适量的罗非鱼或花白鲢,摄食利用蓝绿藻;移植水生植物如水葫芦等减少水体肥度。在高温季节抑制蓝绿藻不可用生石灰。

十二、水色呈黑褐、红棕、浓黄色

养殖水色呈黑褐、红棕、浓黄色主要是因微囊藻、甲藻、三毛金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所致。

1.人工打捞藻类。

2.晴天上午于下风口多次泼洒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杀灭藻类。

3.有条件养殖户可通过换水,利用潜水泵将集中于下风口的藻类排除,加注相邻鱼池水质较好的水。

4.施肥,微囊藻、甲藻为优势种的水体多施磷肥少施氮肥,而三毛金藻为优势种水体施硫酸铵为最好。

5.经常开增氧机,通过曝气散发有毒气体。亦可采用具有增氧漂白作用的增氧剂。

十三、水体水色呈黑色、发臭

应快速降解水体有机物(方法同前),更换底层水,同时采用二氧化氯等强氧化剂氧化或杀灭过多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并充分增氧,2~3天后用改水剂、底质改良剂及活菌制剂加速池底有机质或腐殖质的转化。最为关键的是要及时引入新水新藻,并加施磷肥,及早培育出新的优势藻类。

十四、水体中毒

1.鱼藤中毒。先堵住有毒的水源的水进入塘内,同时,用人尿兑水全池泼洒。用量为1亩水面平均1m水深,用25kg左右的人尿,兑水至50kg后,全池均匀泼洒。

2.茶麸中毒。首先,用溶氧高、无污染的河水注入池塘(千万不能下池搅拌),然后每亩水面1m深用0.5kg桐油兑25kg水全池泼洒,这样能有效解救刚中毒的鱼类。

3.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毒鱼类的反应是:鱼离群乱窜、狂奔,捕获的鱼打开鳃盖看见鳃丝出血,身上无其他痕迹。此时,最好的解救办法:首先排出部分池水,将无污染且溶氧高的河水注入塘里;然后用25~30kg黄泥加30~40kg人尿(按照每亩水面平均1m水深)搅拌均匀后全池泼洒;再用“阿托品”以每立方米水用1g的比例全池泼洒。

猜你喜欢
水色增氧全池
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分析研究
机械增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水色
增氧灌溉对寒地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研究
秸秆燃气增氧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雨花·艺术 徐华翎作品
健康养殖问答(25)
鉴别鱼塘水质好坏有妙招
水色纸飞机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施用方法与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