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学云
[摘 要] 豫皖苏边区大力发展报刊出版事业,突出其教育性、斗争性和组织性,注重自我检讨与审查,提高了报刊质量,逐渐形成报刊出版较为兴盛的局面。报刊出版为开展激烈的文化斗争,建构无产阶级革命文化,进而广泛组织动员民众参与革命斗争,巩固无产阶级革命根据地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革命根据地 报刊出版 革命文化 组织动员
[中图分类号] G2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8) 06-0111-04
The Organizational Mobilization to People by the Publication of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in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Shi Xueyun
(School of Arts,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235000)
[Abstract] The Henan-Anhui-Jiangsu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developed the publication of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and highlighted its education, struggle and organization, payed attention to self review and examination,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the press, and gradually formed a relatively prosperous situation.The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publica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eveloping fierce cultural struggle, constructing proletarian revolutionary culture, mobilizing the mass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volutionary struggle and consolidating the power of the proletarian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Key words]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Publication of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Revolutionary culture Organizational mobilization
我们关注出版,不仅仅突出其信息传播、知识启蒙、舆论引导、观念表达等诸多功能,更因为出版从来不是脱离社会关系的存在,是隶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有研究者就指出, “出版文化的意识形态化,指的就是某一阶级主体赋予一定的出版文化内容以特定的形式(包括特定的解读方式),以此来维护和实现本阶级利益的过程。意识形态化的出版文化通过改变人们看待这个世界和自身的意识观念,有效地引导了大众价值观的转变,进而控制大众的的社会行为,从而维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1]不同历史时期出版主体对于出版的功能期待和外在塑形,虽然有其各自的侧重点,但究其根底都源于某种文化观念的扩张言说,乃至建构某种新型文化的内在迫切吁求。尤其在新旧文化错综交突时期,出版的意识形态功能更为凸显,出版文化领域领导权的争夺更为激烈。这里我们关注的是豫皖苏边区时期,考察豫皖苏边区党委如何充分扩张出版的意识形态询唤功能,发挥出版在组织动员民众,进而建构发扬无产阶级革命文化、建立巩固无产阶级革命政权中的重要作用。
1 出版与革命文化建构
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首先依赖于强有力的军事斗争,但是一个成熟稳定可靠的革命根据地,并不仅仅是军事根据地,还必须是经济、政治、文化根据地。其中,文化斗争贯穿经济、政治、军事、社会各领域,发挥着至为重要的内生性支撑作用。豫皖苏边区建立初期,豫皖苏边委就清楚地认识到,“展开思想意识上的战斗的文化运动,在这个犬牙交错、敌伪出没的地区,其战斗的剧烈,其战斗的艰辛,自是不待言的事。”“豫皖苏边这个地区,是整个中国文化战线的一翼,而且是重要的一翼,在这个一翼上的文化斗争的方向,是遵循于整个文化斗争的方向的,在这个一翼上文化斗争的任务,是服从于整个文化斗争的任务的。……第一,反帝的,尤其是抗日的,反奴化的文化斗争,特别强烈。……第二,反对投降分裂,反对倒退独裁的文化斗争,格外积极。……第三,反封建反保守反迷信的文化斗争,异常迫切。……第四,如何为建立和巩固这个抗日民主根据地而服务,如何为创造这个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根据地而奋斗。”[2]彭雪枫提出,“文化斗争并不比军事的或政治的斗争次要,相反的,文化运动总是在革命斗争中起着主导的作用。”[3]由此可見,豫皖苏边委自觉地把边区文化斗争纳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化建构体系之中,把“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独裁主义”列为边区文化斗争的重要任务,把建构新民主主义文化根据地作为巩固革命根据地政权的重要保障。
面对严峻复杂的文化斗争形势,为展开并打赢“思想意识上的战斗的文化运动”,每一个革命根据地建立初期,党中央都迫切希望通过加强出版(报刊、文艺作品、通俗读物、政策读本等)来建立文化根据地,迅速传播树牢新的意识形态观念,唤醒民众的阶级斗争意识,进而巩固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因此党中央特别指示,“每一较大的根据地上应开办一个完全的印刷厂,已有印厂的要力求完善与扩充。要把一个印厂的建设看得比建设一万几万军队还重要。要注意组织报纸刊物书籍的发行工作,要有专门的运输机关与运输掩护部队,要把运输文化粮食看得比运输被服弹药还重要”[4]。按照党中央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组织报纸刊物书籍发行的指示要求,豫皖苏边委提出,“我们要建立地方和部队文化组织,并大量翻印通俗刊物,广泛发行,组织书报流通网,供应文化食粮,开展社会教育,扫除文盲,以便把文化深入到农村中去,军队中去,大众中去。”[5]豫皖苏边委建立文化组织,加强报刊出版,拓宽发行渠道,正是缘于出版本身强大的意识形态功能与建立革命文化领导权之间的密切关联。通过加强报刊书籍出版,在普及文化知识(文化扫盲、生产教育等)的基础上,将革命文化以组织嵌入的方式有效嵌入乡村军队,嵌入劳苦大众群体,抢占乡村社会文化阵地,展开价值引导,提高民众的革命文化意识,实现最广泛最生动最深入人心的政治动员。
2 报刊出版的功能属性:以《拂晓报》为例
豫皖苏边区建立初期,文化出版事业比较落后,出版之于革命文化建构的能动作用比较滞后。“要以这种更高一级的提高军人以及广大民众的文化的理论的政治水平,来推动和发展全部的文化运动,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宣传事业、教育事业、出版事业的组织计划与推行。”“至于说出版事业,那就更为可怜,油印机终究还是油印机的文章,都不能传播在广大群众中。”[6]出版事业的落后,究其原因一方面缘于边区物质生产技术条件差,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没有真正把握出版的重要功能,没有明晰地厘定出版的价值属性,没有把出版置于革命文化斗争与建构的宏大蓝图中来统筹推进。彭雪枫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围绕办好《拂晓报》从三个层面间接阐释了报刊出版在边区文化斗争中的功能属性,以及加强和改进边区出版事业的具体方法。
首先,彭雪枫将报纸的功能定位概括为“三服从一服务”,正如他所言,“在部队中,在群众中,应即提倡通俗的短小的各种读物与艺术作品,这种读物和作品是服从政治,服从抗战,服从真理,为大众的文化而服务的”[7]。服从政治,即强调出版的特殊意识形态性;服从抗战,即突出出版的时代性;服从真理,即强调出版之于无产阶级革命这一科学真理的目的性;服务大众文化,即突出出版的文化建构性。豫皖苏边区出版事业的发展,也是围绕着这一功能定位而延伸展开的。在《拂晓报》创刊号发刊词中,彭雪枫对此作了更加具体化的阐释。“第一,要和我们的指挥员战斗员发生着血肉的关系,她指示我们方针、引导我们前进,她报告我们捷音、兴奋我们的战斗……第二,要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行为作无情的斗争。第三,要和广大群众、各个友军,密切的团结起来,亲爱的团结起来,坚决执行统一战线……”[8]。出版不仅要在现实革命斗争中发挥武器的作用,彭雪枫更殷切希望它能够肩负起文化建构的重要功能,正如他对自办刊物《拂晓文化》的要求,“希望《拂晓文化》屹然挺立于敌人后方,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反独裁反武断的任务,而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斗争到底”[9]。
其次,彭雪枫在《〈拂晓报〉的产生和壮大及其今后的方针》一文中将报纸的属性定位为“三性”,即“教育性”“斗争性”和“组织性”,并提出应将列宁关于“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者和集体的鼓动者,而且还是集体的组织者”的论述列为《拂晓报》以及所有抗战派的办报人们的最宝贵的指针。他认为,“报纸不应该只是‘簡单的报道,报纸的内容,从新闻、社论、论文都应该包含着它的‘教育性、‘斗争性和‘组织性。”也就是说,报纸不能仅仅定位于知识信息的传播与流通,而要凸显其“集体的宣传者”“集体的鼓动者”“集体的组织者”的三重功能。
一是彰显教育性,突出宣传教育功能,普及革命文化并提高民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彭雪枫认为,“报纸的每一条新闻(至于论文更不用说了)都应起其宣传的作用”,并且“不应脱离理论的原则……报纸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变理论的宣传鼓动为实际的具体行动”,因而“我们不赞成那种光看消息而不看社论或者其他论文的同志。我们更不赞成那种为了将就读者或听众的水平和兴趣,而就不写或者不讲关于理论方面的原则上的问题”。彭雪枫所要求的是,“我们极端主张每一个宣传的事实应提出原则去作结论,以原则去分析某一种事件(新闻)。那种不作结论式的新闻,是过去的,是商业的,是无教育内容的新闻”。二是彰显斗争性,突出批判武器功能,旗帜鲜明地展现宣扬自己的意识形态观念,与火热的革命实践相熔铸,积极参与革命斗争。“从宣传到鼓动(煽动),必须内含着充分的斗争精神”,因此办报写稿必须“带有斗志”,很清楚地发表并且始终坚信自己的观点。这就意味着,不仅要基于事实依据原则去分析批评,更要理直气壮地表明观点,维护原则。三是彰显组织性,突出行为组织功能。由于边区革命斗争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对文化战线提出了更迫切更现实的要求,彭雪枫特别强调出版的“组织性”,要求在宣传、鼓动的积极推动下,要“趁热打铁”组织群众行动起来,“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发扬群众的创造性,推动群众的积极性,‘鼓动而主要是‘组织他们的热情,适时的提出号召,发起竞赛,完成某一时期某一工作的“运动”方面……”[10]。
为突出报刊宣传者、鼓动者和组织者的三重属性,彭雪枫借此提出了七条要求,一要“不放松一个机会去采访、推动、吸收群众中的、带有教育意义的、有斗争性的材料,有计划的、有系统的、合乎抗战观点和理论原则的编排出来”;二要“用最具体、最简单明了、最浅而有力的笔调,写出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有原因有结果、有优点缺点、有经验教训的通讯”;三要“根据着某一时期的政治形势和战斗环境,及时的适当的提出口号,发起号召或者发起运动”;四要“表扬成绩,批评缺点,但须绝对慎重而勿陷于夸大”;五要“大文章要少,小文章要多,但要反对那种忽视理论的、较大的、政治论文的倾向”;六要“党中央机关报以及拂晓报本身的专论、论文、社论、军事讲座等,大量的采用,而且把它通俗化,并诱导读者讨论”;七要富于警觉性,最坚决的卫护党的利益,能发觉政治上堕落现象之细微的表现[11]。
第三,彭雪枫从改造技术层面审视《拂晓报》发展中的“脆点”,实际上也是对边区出版提出了具体要求。“改造技术又是一件大事,举凡推行文化教育之方式方法,读物及艺术品形式上之研究,领导群众阅读探讨,发行工作之健全与推广,我们仍然存在着许多脆点。”[12]在改进宣传形式与内容、践行群众路线、加大发行力度等方面,《拂晓报》做出了可贵的探索,也取得了显著实绩。如印刷方面,克服了早期条件简陋的困难,不断改进油印技术,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深受人们的欢迎。发行方面,《拂晓报》煞费苦心,通过各种渠道扩大报纸的传播范围,由豫皖苏边区逐渐发行到延安、华中华北革命根据地、西安、重庆、香港等地,甚至发行到部分东南亚和欧洲国家。其间艰辛,无怪乎彭雪枫在贺《拂晓报》五百号时不禁感叹,“从纸张、刻写、油墨、印刷、排版、发行诸方面看,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浅陋到精美,由低级到高级,其中包含着无限心血,可以说是一个紧张的斗争过程”[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