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史上最有名的两个饭局

2018-01-17 06:50书华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8年10期
关键词:西园雅集兰亭

书华

通常情况下,人是必须要天天吃饭的。因而,饭局就成了人们交际和应酬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饭局太多了,如楚汉的鸿门宴,三国时期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江东群英会,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饭局决定了时局,觥筹交错间刀光剑影、危机四伏,人与人之间的较量,让一顿饭变得惊心动魄。

到了文艺圈,饭局就换了格调,变成了雅集。此类文化人的饭局在历史上数不胜数。但是,从书画艺术史的角度来说,最具影响力的饭局有两个:一个是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在会稽山阴举办的兰亭修禊雅集,一个是发生在北宋元祐二年(1087)的西园雅集。兰亭修禊雅集之所以出名是因为王羲之的字,而西园雅集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李公麟的画和米芾的题记。除此而外,由此带来的后世画家不遗余力的描绘,更是让这两次雅集成为中国绘画的重要创作母题。以此为题材创作的大量作品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共同构筑出中国绘画史上一道绵延不绝的亮丽风景线。

“修禊”是中国的传统风俗。每年在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相偕到水边嬉戏游玩,招魂续魄,秉兰草以驱除不祥。后来,这一风俗慢慢被演化成士人们开春出游、踏青除邪的“修祓禊之礼”。兰亭修禊就是发生在上巳节的一个雅集。

兰亭修禊的召集人是东晋名士、大书法家王羲之。三月三日这一天,王羲之与名士谢安、孙绰等42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水边做曲水流觞之戏。游戏本身充满了文趣,客人被安排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席地而坐,书童和仕女将斟上一半酒的觞,用捞兜轻轻放入蜿蜒的溪流当中,任其顺流而下。觞停在哪位客人面前,书童和仕女就用捞兜轻轻将觞捞起,送到客人手中。客人必须痛快地将酒一饮而尽,然后赋诗一首助兴。若客人才思不敏,不能马上即席赋诗的话,那他就要被罚酒三斗。就这样,大家边喝酒边作诗,妙趣无穷。这次兰亭集会的42人中,有11个人各作诗两首,15个人各做诗一首,16个人因没有做出诗而被罚了酒,总共成诗37首,汇集成册,称之为《兰亭集》。

大家推荐主人王羲之为之作序,孙绰作后序。王羲之感慨万端,趁着酒兴,欣然命笔,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信手挥洒,一气呵成《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全文28行,共324字,通篇行文流畅,文采灿烂;书法更是遒媚劲健,气势飘逸,字字精妙,神采飞扬。其用笔以中锋为主,间有侧锋,笔画之间的萦带纤细轻盈,或笔断而意连,或提按顿挫、绵延自然,整体布局天机错落、潇洒流利、优美动人,犹如舞蹈一般美妙,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后世推其为“天下第一行书”。

这个著名的饭局,也成为中国美术史上最经典的绘画题材之一,被后世历代画家反复描绘。据称,在宋徽宗的内府中就藏有五代荆浩、关仝绘制的《山阴宴兰亭图》。此后,宋代李公麟,元代钱选,明代文徵明、唐寅、仇英,以及清代董邦达等人都曾创作过《兰亭雅集图》《兰亭修禊图》。

西园雅集的发生地是在北宋驸马都尉王诜的宅邸,与会者是当时文艺圈最著名的16位文人高士,包括苏轼兄弟、黄庭坚、李公麟、米芾、蔡肇、秦少游等。该雅集虽然没有兰亭饭局的人多,但都是超级“大腕儿”,囊括了当时最著名的书法家、画家、文学家,核心人物自然是文坛盟主苏东坡,参与者的身份大部分都是元祐党人。

虽然同样是在追求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参加西园饭局的文人墨客们所关注的却是如何在复杂的新、旧党派斗争中,让心灵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而获得些许愉悦。他们远离官场、远离世俗,在流水潺潺、青烟袅袅、草木馨香的自然环境中,与心灵相契的友人弹阮、挥毫、题诗、作画、谈禅论道,排遣内心的苦闷。

王诜请李公麟乘兴挥毫,创作了一幅令后世叹為观止的白描手卷《西园雅集图》。李公麟被誉为“宋画中第一人”,写实功力了得。在纵26.5、横406厘米的手卷中,王诜、苏轼、苏辙、黄鲁直、秦观、李公麟、米芾、蔡肇、李之仪、郑靖老、张耒、王钦臣、刘泾、晁补之以及僧圆通、道士陈碧虚等主友16人,在苍松、古桧、碧梧、修竹掩映下,在小桥流水曲折潺湲的园林中,或挥毫泼墨吟诗赋词,或抚琴唱和谈宫论商,或打坐问禅辩经盘道,每个人的情态在李公麟笔下都栩栩如生。人物衣纹、花石草木,用笔细致精到,线条节奏劲健爽利,整个画面潇洒隽逸,令人拍案叫绝。米芾为此图所作《西园雅集图记》云:“水石潺湲,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馨。人间清旷之乐,不过于此。嗟呼!汹涌于名利之域不知退者,岂易得此耶!”

这个饭局也成为中国画的一个经典母题,李公麟本人就前后画过两幅《西园雅集图》。南宋的马远、刘松年、僧梵隆、马和之、赵伯驹,元代的赵孟頫、钱舜举,明代的戴进、商喜、仇英、唐寅、尤求、陈洪绶、程仲坚,清代的丁观鹏、石涛、徐扬,直至现代的傅抱石、张大千等人都曾以此为题作画。《西园雅集图》成了人物画的一个常见画题,记录在册的此类作品有近九十幅之多。尤其是在明清时期,“西园雅集”的场景还出现在笔筒、挂屏等工艺品上,可见其流传之广。

无论“兰亭修禊”还是“西园雅集”,它们以清淡高旷之乐、雅致脱俗之风和超然于物外的情怀,给喧嚣流离中的躁动心灵以宁静的安顿,其所代表的超脱自由和执着探索内心理想的精神,是当今世人浮华的精神状态和空虚的内心世界所无法企及与缺失的,这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依然为它们仰之弥高的重要原因。

猜你喜欢
西园雅集兰亭
向明月
游西园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好玩不过雅集
第三回 文人气质一脉香
雅集,一门“复古”的时尚社交
公子家
On Tess’s Tragic Fate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题小松
兰亭烧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