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剛剛於11月24日結束的台灣“2018年地方公職人員九合一選舉”(簡稱“九合一選舉”),根據選舉過程中出現的種種氣氛,其實大家都知道民進黨一定會敗選,不過,投票結果一出,民進黨竟然敗得非常徹底,反映出大多數台灣人民用選票狠狠地教訓民進黨,演出了一場“韓流席捲台灣、民進黨輸到甩褲”的大戲。
初步公布的果顯示,在22個縣市行政首長(縣長/市長)席位中,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藍軍、藍營)候選人,自上屆的只有6席,上升至贏得15席;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綠軍、綠營)則自上屆的13席,下跌至只有6席。
六個最重要的直轄市(簡稱六都)之中,國民黨自上屆的1席,上升至3席;民進黨則自上屆的4席,下降至只有2席。台北市市長一席,則因在投票和開票過程之中,發生同時進行,可能引起“棄保效應”的違法情形,造成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以些微票數落敗。丁守中已經提出“選舉無效訴訟”,要等到法院正式宣判,才能塵埃落定。
國民黨也在六都的市議會中取得過半席位,取得議會的主導權。
另外,民進黨原來掌握的雲林縣、嘉義市、彰化縣、宜蘭縣、澎湖縣也一一被國民黨攻克,
從總得票數來看,國民黨總共得到610萬選票,民進黨得到489萬選票,藍綠兩營勢方的一消一長,非常明顯。
當選市長皆因接地氣
即使台北市長的選舉結果目前仍因選舉官司而未能宣佈,不過,根據過去台灣各項選舉結果從來未曾翻案成功的以往成績,應該還是小勝數千票的柯文哲連任成功。
故此,六位直轄市(六都)市長當選人的名單應是:台北市長柯文哲(無黨派)、新北市長候友宜(國民黨)、桃園市長鄭文燦(民進黨)、台中市長盧秀燕(國民黨)、台南市長黃偉哲(民進黨)、高雄市長韓國瑜(國民黨)。國民黨奪得人口最多、行政資源最大的新北市、台中市和高雄市,當然是最大的贏家。
這六位當選人的出身背景都大有不同,有藍有綠有無黨派,政綱政策各有不同,有些新當選,有些就連任,唯一相同的都是比較其對手更“接地氣”(和群眾走在一起,同聲同氣),新任的打出可以激動人心的口號和政策,連任的具是在過去四年“拼經濟”有成,沒走上“亂吹”意識型態(統獨問題)的“務虛”路線。由此可見,大多數台灣選民都愈來愈務實,不再受到某些招搖撞騙的候選人所欺詐。
是民進黨的失敗,
不是國民黨的勝利
客觀地說,今次“九合一”台灣地方選舉的結果,民進黨的一敗塗地,其實是民進黨的失敗,而不是國民黨勝利,因為己經被民進黨政府操縱,專門用來打擊國民黨和其他異己的“黨產會”、“促轉會”、“國家廣播委員會”,早就變成“東廠”般的變態機構,到處濫用公權力,將國民黨的黨產完全凍結,令國民黨連黨工的薪水都幾乎發不出來,更不必說黨中央去有效輔選各個地方行政首長和地方議員候選人了。
回顧過去兩年以來的歷史,今屆台灣“九合一”地方選舉令民進黨大敗的開端和罪魁禍首,應是有“高級實習生”之稱的台北市農運產銷股份有限公司(北農)總經理吳音寧,和向蔡英文政府推薦她當這個位置的老爸、台灣中部的著名反國民黨領袖吳晟。因為,就是為了她的出路安排,點起了後來“翻轉台灣”的火種:韓國瑜。
由於要為吳音寧安排位子,民進黨(新潮流系)立法委員段宜康便首先在立法院內發炮,無理攻擊早已退出政壇多年的前北農總經理,曾經長期擔任立法委員的韓國瑜,誣蔑他在果菜買賣中收取非法利益,是“菜蟲”,台北市民進黨議員王世堅則公開在議會中無根無據地謾罵韓國瑜是“黑社會”,最後逼使韓國瑜去職,由吳音寧取代。豈料一逼之下,表面成功,暗裡內傷,逼出一股席捲全台的“韓流”(以韓國瑜為首的反民進黨潮流)。
原因無他,韓國瑜無官一身輕之後,非常生氣,不但決定重出江湖從政,出來參選國民黨主席。失敗之後,主動示意願當“炮灰”去高雄“圍魏救趙”,於是,在新當選的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提名下,韓國瑜便以藍營代表的國民黨高雄市主任委員身份,前往已經被民進黨連續執政長達20年的高雄市打天下,一方面希望“返轉高雄”,一方面拉住民進黨的後腿,令它無法在其他地方的候選人身上投放選舉資源,增加其他地區國民黨候選人的勝算。
很湊巧的是,這個決定竟然讓韓國瑜以前在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苦讀經年的“農村包圍城市”、“群眾路線”、“持久戰”、“運動戰”等等專業知識能夠一展所長,與此同時,韓國瑜再結合現代的“網路戰”(空戰,在花費很少的網路上打出氣勢)、“登陸戰”(陸戰,將網路氣勢轉化成具體選票)選舉策略,打起了所有國民黨及其支持者 (藍軍)的士氣,在全台灣掀起一場“韓流”,“以一人救全黨”,令民進黨及其支持者(綠軍)在選戰一開始,便陷入非常被動的狀態。
最後民進黨黨中央決定“以全黨救一人”,將幾乎所有黨政資源都投放在高雄市市長候選人陳其邁的身上,希望能以此挽救他們的“民主聖地”,由於民進黨沒再無力照顧其他地方選區,於是便讓國民候選人有可乘之機,最後不但被國民黨“翻轉高雄”,更“翻轉臺灣”。
其實,如果不是民進黨過去三年的混亂施政,引發起台灣內部的高度民怨,藍軍是不可能崛起的。蔡英文政府,從完全執政的高峰,掉到全台灣沒頂的低點,前後不到三年,絕對不是突然短暫崛起的“韓流”可以導致,而是兩年多以來一點一滴的混亂施政造成。
綜合言之,蔡英文政府至少犯了三個致命的錯誤,即:
一、推動年金改革時粗暴無道,結果只有輸家,卻沒有贏家,幾乎人人都倒楣,因為被無理大幅減薪的公務員都不敢再去旅遊消費,令台灣島內的服務業大幅衰退。
二、過急推動同志(同性戀者)立法,要一步到位,引起全台保守勢力(特別是宗教團體)大集結,有效組織動員起來,和民進黨“對著幹”。
三、強推“一例一休”法案,嚴重打擊台灣中小企業生計,令數以百萬計的中小企業受到重大傷害,無法彌補。
與此同時,蔡英文表面上說的是“謙卑、謙恭、再謙恭”,大多數台灣人民看到的卻是“傲慢、傲慢、更傲慢”,種種做法與人民的根本利益完全脫節,所以,即使明顯地有強大的外力介入今次台灣選舉,但是,如果沒有被火種點的起來的薪柴,“韓流”根本也燒不起來,還一燒便是全台灣,東南西北都燒遍。
選舉結果對台灣內外的影響
今次台灣“九合一”選舉的本質,仍是一場“地方性”選舉,它的影響是要看未來對台灣兩大政黨中央領導人的更替和重大政策的變動來決定。換言之,究竟是已經辭退黨主席職位的蔡英文是否能夠競選連任最高領導人大位,以及國民黨是否仍由吳敦義主席參選兩年後的大選,甚至民進黨和國民黨黨中央提出的施政方針,是否能向各位新當選的兩黨地方行政首長賴以當選的“接地氣”政策向齊來決定。
因為,觀諸過去的歷史,國民黨最常出現的就是“內鬥內行,外鬥外行”,把手上拿著的一把好牌打爛,是常有發生且一再重演的。民進黨則往往能夠“絕地大反攻”,把國民黨殺個措手不及。
至於這次選舉結果對台灣涉外關係的影響,則是反映出絕大多數的選民想要的是維持兩岸和平的現狀,既不是統一,也不是獨立。台灣人民只是很單純的想要與中國大陸維持著良好的關係,以確保台灣能夠繼續保持和平與繁榮。
總而言之,如果蔡英文政府及民進黨,仍然堅決拒絕涉外策略,主動“挑釁大陸”,破壞“和諧現狀”,“怪東怪西”,“抹黑抹紅”,在內政上繼續“踐踏民眾”、“加強空氣污染”、“進口日本核污染地區食品”,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兩年之後,民進黨在2020年的大選中,被大多數台灣人民唾棄,是理所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