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018-01-17 01:52王蕴欢刘晓宇曹丽余亚林
青年时代 2018年29期
关键词:保护与传承乡村振兴

王蕴欢 刘晓宇 曹丽 余亚林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文化同行。著名学者钱穆说过:“中国文化是自始至终建筑在农业上面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新农村文化的生长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软实力”。挖掘传承乡村传统文化,促进乡村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用乡村传统文化凝聚广大农民,增强农民的自豪感,重树农民的文化信仰,重振乡村精神,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涵。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随着我国乡村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乡村人口迅速向城镇转移,乡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乡村传统文化呈现碎片化趋势,乡村文化的主体性逐渐消失。如何让乡土文化回归并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乡村传统文化的内涵及作用

乡村传统文化是生活在特定区域内人们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其包含的风俗、礼仪、饮食、建筑、服饰等,构成了地方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乡村优秀文化可以从四个层面进行系统分析:物态文化层面包括乡村山水风貌、乡村聚落、乡村建筑、民间民俗工艺品等;行为文化层面包括生活习惯、传统文艺表演、传统节日等;制度文化,包括农村生产生活组织方式、社会规范、乡约村规等;精神文化即观念文化,包括孝文化、宗族家族文化、宗教文化等。乡村传统文化既是教育后人、了解历史、鼓舞人心、陶冶情操的载体,又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它既是团结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也是长久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到列入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重点之一,再到2018中央1号文件上的全面部署,一幅清晰可见、努力可达的乡村振兴发展蓝图业已绘就。乡村振兴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议题,它已经超越了产业发展和经济范畴,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多个领域。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也是加速建成文化小康社会的创新之举,同时还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多元化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乡村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精髓,一直深植于中国民间社会的厚土,对于社会风气的涵养、社会结构的平衡和治理,一直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个地方人文和历史的深厚积淀,也是一方水土的文化品格,更是一个地方人的文化共识。黄淮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中原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曾长期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位于淮河中游的安徽界首,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底蕴丰厚,像渔鼓、陶器、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散发着泥土的芬芳,繁华般点缀着农家小院。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时代内涵,立足乡村文明,在保护传承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

二、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冲击导致传统习俗悄然改变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们在乡村与城市之间频繁流动,乡村年轻人的穿着、打扮和城里人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观念也日益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袭,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有着本土气息的文化逐渐被有些村民当成了落后的代名词。我们的传统民俗文化大多是植根于传统农业的,是农业社会和农耕文明的产物。现实中的乡村文化,已经不是典型的农民文化,也不是真正的城市文化。不少曾经影响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社会习俗和生活艺术,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商业化的包装之下,传统文化元素严重退化,传统思想观念逐渐淡化,一些农民对乡村传统习俗产生了陌生感、距离感,乡村的文化生活陷入了重重困境。

(二)乡村青年资源缺失导致传统文化的断裂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到城市打工,外出的农民工基本是青壮年,他们的流出,不仅是劳动力的流出,更是资源的流出。随着网络、手机等信息化产品的出现和普及,许多外出打工者对于传统的戏曲、艺术形式、礼仪习俗不感兴趣,家乡文化认同、故土情结也在逐步减弱,传统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和传统美德因为缺少滋养而面临消失。在乡村社会中,承载乡村传统文化的主要为老年人群体,但随着农村“空心化”“老龄化”,老年人群体日益边缘化,他们无力继续继承和发展乡村社会的传统文化,致使传统文化遭遇了相当程度的断裂,严重影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像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界首渔鼓、界首扁担戏,掌握“非遗”技艺的人都是高龄的老艺人,这些技艺已到了即将消逝的边缘,“传承无人”的难题有待破解。

(三)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忽略了对文化的重视

在城镇化过程中,不少地区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追求生活的舒适便捷、村容村貌的整洁,相对忽视了乡村文化保护与开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要让农村“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乡愁的核心是乡土文化、特色人文,不仅包括文物,还包括能够保存乡村记忆的一些古老的建筑、农耕文明中一些日常的劳动工具等,它们保留着人们对传统乡村生活的美好回忆。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了用经济的视角看待发展,却往往忽视了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价值的意义,不仅“千村一面”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在乡村建设的文化站等设施基本属于硬件投入,民俗风情、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组织的节庆活动一定程度存在“为办节而办节”的问题,农村中出现“经济繁荣,精神失落”的现象,造成了乡村文化的衰落。

三、在保护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不仅需要资金、政策、人才,也离不开乡土文化灵魂的代代相传。十九大报告中阐述的文化力量和路径,对应乡村振兴计划恰似一剂良药。推进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为农民的主体性发展增添了充足的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具体体现。

(一)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认同

乡土文化寄托的是农民的价值情感和精神需要,不同于现代工业文化对物质的需要。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曾描述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形态:“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植根于土地,以地缘、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自然村屯,与城市文明有着“和而不同”的伦理规则。当下农民故乡意识淡化,出现了从物质生活到精神面貌都反差极大的状况,乡村传统文化氛围对道德意识、风俗习惯、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这是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基础。乡村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功能,节庆、禁忌、歌舞以及民间文学等都能通过榜样、言教和舆论等方式对人进行品德教育,反思农村的乡土文化,绝不是单纯的怀旧情绪,而是重新审视生活的内涵,充分释放乡村文明的核心价值。每年农历六月初六,界首市任寨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湖书会如期举行,一曲曲鼓书说唱,宣传惩恶扬善,尊老爱幼,用劳动人民最简单、最原始的表达汇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农家和谐文化之歌”。許多乡村以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为载体,不断创新舞狮子、扭秧歌、跑旱船、拉犟驴、戏曲、腰鼓等极具界首地方特色的民俗节目,充分激活乡土传统的文化精华,既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又让传统美德扎根村民心灵深处,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引领他们的文明进步,重新构筑乡村的未来。

(二)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要加大人才队伍的支持与培养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化建设跟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道德理念等密切关联,本地文化人才是文化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农村需要的是拥有文化眼光、具备文化理念、擅长文化建设的人才。虽然很多村子里的文化设施都已经建设起来了,但普遍存在文化人才匮乏的问题,具体使用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要通过拓展思路、探索创新,大力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队伍、壮大村级文化协管员、扶持民营院团、培养非遗传承人、发挥乡贤和文化骨干作用、扩大乡村文化志愿者队伍,按照人尽其才的原则,多措并举,激励当地群众对本土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挖掘和培育出一支支土生土长的文化队伍。界首市王集镇李彬庄是一个传统的杂技艺术专业村,积极适应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民求知求富求美求乐的新变化,400多口人中,已整合出13个演艺团体,其中大型团体4个,从业人员180多人,让文化新风润泽百姓心田,让多彩文化扮靓幸福乡村。

(三)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要重视挖掘特色文化资源

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要注重挖掘和演绎本土文化元素和特色。城镇化建设要杜绝“千篇一律”的开发模式,要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在有条件的村落建立乡村传统文化展示室,设立传统工艺展示、体验场所,在留住乡愁的同时丰富乡村文化旅游内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首彩陶,充分体现了农民敦厚朴实的性格和大拙大巧的审美意趣,规划中的界首彩陶小镇---田营镇将打造成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掘、创新于一体的特色小镇。界首光武镇是全国唯一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城镇,近年来,光武镇以建设“历史文化名镇,再生塑料循环基地”为目标,打造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新型特色小镇。这些不仅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也能助力城镇化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让现代化成为有根的现代化。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寻找文化之根,更是用乡村传统文化凝聚广大农民,为广大农村延续文化脉络,使人民群众找到文化认同,凝聚乡土情怀,重振乡村精神,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中盛情绽放。

猜你喜欢
保护与传承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