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涛
摘 要:随着手机、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中介的快速发展,以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的一种多元的媒体形式出现并被社会广泛使用,这给传统主流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众对传媒的选择与接触方式。在此背景下,新时代党校教育培训也要接受新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改进传统党校培训模式,提高党校培训工作的实效,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分析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及优势,结合党建新媒体平台构建过程中的经验,进一步阐述新媒体环境下党校教育培训模式的构建方法与创新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党校;培训模式;路径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站在新技术革命的潮头,关心互联网事业的发展,十九大报告中更是多次提及网络强国战略[1]。当前,我国正式迈入了“互联网+”的新媒体时代,通过互联网和教育、金融、工业等各 个领域之间的有机融合,实现了生产水平的有效提升。党校作为对各级党员干部进行培训、轮训的主要阵地,一直以来在我国的党政建设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党员,就必须不断探索创新党校培训模式与培训路径,来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机遇于挑战。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传播特点
(一)新媒体的概念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网络通信技术支持下的互联网成为主要的传播中介,其具有互动能力强、信息量大,涉及领域广、使用频率高、传播速度快等特点,[2]能够较好地满足和操作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资料,并有效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融合了多元的思想与文化,快速准确地达到信息的有效互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沟通的主要方式。
(二)新媒体传播的特点
1.传播方向双向化。传统传播方式通常表现为,媒体在固定时间对特定对象进行的信息发布,发布者往往只能单向进行发布,而接收方缺乏有效途径进行信息反馈,从而导致传播方式的单向性。而新媒体恰恰是打破这一局限,信息的接收方与传播方可由一人同时担任并随时切换,传播效果明显增强。
2.传播行为个性化。目前我国微博用户超过了 5亿人次,微信用户超过了7亿人次,QQ 用户超过了9亿人次,微博、博客、知乎等软件及平台的应用,拓宽了信息发布于接收的渠道,任何人都能够成为主体,使得传播行为更具有个性魅力,每个人均能够将自己喜好的信息与他人分享,拓宽了信息的广度,提升了信息的个性化。
3.传播速度实时化。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通常比相关事件发生时间滞后很多,新媒体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受地域的限制,高效且实时化,人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接收信息,并能及时对信息进行相应的反馈。例如,很多网络信息平台都能够第一时间发布大量信息供大众分享,大众在公共平臺上对信息的分享也能够随时随地被每个人所接收。
二、新媒体时代党校教育培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传统党校培训模式的问题及不足
传统的党校教育培训模式由于各种原因的束缚与局限,与新时代党校教育培训模式存在很多不足与差距,因此有待进一步地完善与改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体制存在单一性,当前大部分党校在培训方式上面手段单一,效果不佳,仍然采取传统的集中教学模式,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相对固定,采用教师灌输型的授课方式,导致学生学习相对被动,课堂交流缺乏,学习效率较低等问题。
2.培训时间存在不合理性,学员不能根据自己时间对学习进行合理的安排,个性化与长效化得不到很好体现,学员离校便意味着培训的结束,无法远程地持续学习。
3.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一般只是简单地将学员按照级别进行划分,没有对学员的年龄结构、自身素质、行业特点进行考虑,导致知识传授只能满足岗位需求,并不能使各个层次的个人需求得到满足。
4.培训考核机制缺乏时效性,在当前党校的培训教育工作中,大部分党校对学员学习成果的考核与学习效果的反馈都存在着流于形式的问题,时间均为每轮培训结束之际,导致对学员学习效果进行动态、跟踪式的有效考核。
(二)新媒体时代党校教育培训未来的发展方向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的发展迅速,信息传播的途径多元,教育内容更新加速,教育方式变得灵活多样,这对教育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党校教育更是如此。
1.教学资源发生变化,教育培训模式趋于多元化。新媒体时代的教学资料多以数字化的形态表现,例如培训素材、教学软件、培训材料等都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3]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授课平台,或许未来,互联网企业、学术研究机构、新闻媒体机构甚至社交平台等都将成为专业教育培训机构。
2.教学方式与手段发生变化,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教学形式除了传统的现场教学以外,将逐渐拓展多途径的教学方式。比如案例教学、建立学习型组织、多媒体教学等。除了普通的线下课堂教育外。未来党校教育培训将更多地采用线上培训的模式。形式多样、彰显个性、操作方便[4]。
3.教学思维与理念发生改变,注重学员个人需求。将传统的以问题为导向,以经验为基础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学员为中心,满足学员需求和个人体验来进行个性化课堂服务。以个人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来提供相应的教学,结合科学的评价体系来反馈教学质量,教学方式则从课堂教师讲授为核心转变为以学员自主学习为核心,提倡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教学培训方式。
4.教学场景发生改变,打破固定的学习场景。新媒体时代,技术将实现学员不拘泥于固定的学习场域和学习时间,更加灵活地上课。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公开授课,使得不同地区、不同的学习者都能享受到均等的培训,同时借助网络平台实现远程操作与控制,提高了教学的互动性,使得党校教育培训数量增加,质量提高,解决偏远地区基层干部培训的机会少、路途远、交通不便的问题,让他们不出门就能享受一样的师资和培训。
三、新媒体背景下党校教育培训模式构建
(一)网络党校平台构建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党校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但总体来说,党校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缓慢。建立网络党校,可以使培训相关者通过网络实现跨空间、跨时间的全面交流。这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认真规划网络平台模板,做到界面清晰简洁。同时强化交流模块,使得学员之间不仅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内容与培训所得所感,同时可以与教师就课程设置安排、知识内容体系等进行探讨。[5]这样,教室可以及时接收到学员关于课程及教学的意见与反馈,从而能够更好的反思与答疑,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党校应提供资源下载模块,帮助学员开展自主学习。
(二)教学模式转变
在新媒体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传统的运用讲义及PPT的教学形式已经满足不了需求,教师以往“漫灌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也影响力学员的培训效果,增强培训的直观感受性、互动性和吸引力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学生将变为课堂的主体,自主学习模式应大力发展。这要求党校加大培训投入,改善党校教育培训条件必不可少,首先硬件条件来看,应加大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备的投入,使教学情节更丰富,更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使培训内容入脑入心,提高学员学习效果。[6]在软件方面,要积极着手资源共享库的构建,例如课件库、资料库等,将各层次中钟形式的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重组配置,打破独立各党校办学的桎梏,实现各级党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三)培训评价模式转变
培训效果的评价是整个培训过程中很关键的一部分,传统的培训效果评价往往具有主观性与不稳定性,新媒体时代要求党校开展大数据追踪,分析教育培训结果,通过“互联网+”模式,可以对各个学员每个时间段的学习数据进行动态和实时的有效记录,并对这些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对学员学习效果实现全面研判,从而更好地发现学员之间在学习方面的差异,实现培训教育工作针对性的有效提升。[7]
四、新媒体背景下党校教育培训路径探索
(一)以“慕课”为依托,构建党课培训新平台
慕课对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提出新思路,也为党员干部教育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方向、新措施。党校可以利用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构建个性化、多样化的慕课学习平台,整合高质量的在线学习资源,采用线上慕课学习与传统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培训模式的多元、高效与创新,提升党校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依托慕课,党校教育培训将进入新的发展时代,慕课教学将提升党员教育的即时性、多样性、引导性和针对性。[8]慕课作为一种新兴教育方式,可以充分考虑学员个性化需求、推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降低教育成本。借助慕课平台,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结合,有利于新媒体时代党员干部教育效果的提升。
在党校培训课程中,慕课将移动数据、信息共享、线上教育和社交服务等功能整合在一起。一是打破传统教学身在教室、单线传授的封闭局限,创设新型教育平台。使得广大党员通过慕课平台获取优质丰富的党校培训教育资源,也可加强广大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自由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成效。二是为党员干部提供新的学习方式,运用慕课平台扩大培训覆盖面,鼓励学员们在平台上自主学习,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三是提供多样化教学资源内容,提升课程培训质量和效果。运用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新媒体平台促进学员与教师的在线互动、课后讨论、作业反馈。
(二)以“微”党课构筑新阵地,提高党课吸引力
在新媒体广泛应用的今天,党校培训工作要一改往日的旧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新平台来丰富党校的培养方式,拓展党课教学平台,发展多样化教学模式,增强党课培训趣味性,将个人学习需求与教育内容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构建党校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三维立体化的教学实践体系,推动党的理论知识的传播,增强学生对党课的重视,使“微”党课成为传播党建文化的新高地。
在实际的党课培训中,“微”党课将从形式上、内容上、方法上对党校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创新改革,以小见大,在保证学员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能提升学员对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一、见微知著,以“微”党课构筑新阵地,创设多种“微”党课模式,提高党课吸引力。二、润物无声,随时随地“微”学习、随时都是“进行时”。党校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时间进行科学管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让“微”学习渗透到工作生活中,形成“微”学习新常态。三、谨本详始,打造深入本源的高质量“微”观点, 以“高举党的旗帜,维护党的权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强化课程内容建设,提高课程服务质量。四、虚功实做“微”改变助力传统教学。在教学实操中做出“微”改变“微”调整,以问题导向式学习模式推动学员带着问题学、促进教师抓住重点讲。从而激发学员主动探索、深入研讨的积极性,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2015-07-04)[2016-11-18].http://www.gov.cn.
[2]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 :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5).
[3]李传兵,陆巧玲.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9).
[4]潘善. “互联网+”视域下的党校干部教育培訓分析[J].教育界,2017,12(6):14-15,17.
[5]牟浴 .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性研究 [J]. 佳木斯职 业学院学报 ,2017,(2):113-114.
[6]袁建伟.新形势下提高党校教学质量的五个维度[J].中共郑州 市委党校学报,2016(03).
[7]刘奇峰.“互联网+党校培训”的基本思路和实施要点[J].湖南大众 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2(1):61-63.
[8]高地“慕课”核心理念、实践反思与文化安全[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7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