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珠村乞巧节事空间微改造研究

2018-01-17 12:23赵建华佘美萱何怡帆
广东园林 2017年5期

赵建华+佘美萱+何怡帆

摘要:乞巧节是岭南传统民俗节庆之一。以广州珠村作为研究对象,在2016—2017年两轮现状调研与访谈的基础上,提出珠村乞巧节事空间改造的整体策略:1)采用微改造更新方式;2)丰富节事空间类型;3)构建绿色游憩路线;4)整治水系,并提出5个典型乞巧节事空间节点的微改造方案。目的在于利用乞巧节事空间的触媒效应,改善珠村社区人居环境,进而探索适用于城中村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改造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节事空间;乞巧文化;微改造;珠村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5-0038-06

收稿日期:2017-10-13

修回日期:2017-10-17

Abstract: Qiqiao Festival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folk festivals in Lingnan. 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and interview of present situation in 2016-2017,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general strategie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Qiqiao Festival spaces in Zhucun, Guangzhou: firstly, adopting a updating method as micro-transformation; secondly, enriching the festival space types; thirdly, building a green recreation route; finally, remediating the water system. In addi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micro-transformation programs of five typical Qiqiao festival space nodes. This research aims to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Zhucun community by using the catalyst effect of Qiqiao festival space, and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micro-transformation applied to other similar village in the city.

Key words: Festival space; Qiqiao culture; Micro-transformation; Zhucun

引言

岭南节事活动精彩纷呈,自成一体。乞巧节是岭南传统民俗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就有“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广州珠村历史悠久,民俗活动丰富。珠村乞巧习俗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5年以来,“广州乞巧文化节”每年都在珠村成功举办,不仅延续了传统民俗文化,更增强了社区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1]。

本文以珠村这一典型的高密度城中村作为研究范例地,重点关注“乞巧节事活动”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联动效益,目的通过对珠村乞巧节事空间的微改造设计,以乞巧节事活动为触媒,改善珠村社区面貌,激发城中村的社区活力,进而探索适用于城中村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改造策略与方法。

1珠村与乞巧文化

1.1珠村发展概况

珠村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珠吉街,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因旁边有三个小山岗,初称“三珠岗”,后又有珠溪、朱紫乡、珠紫乡等称谓,现简稱“珠村”。村域面积为6.1 km2,北靠大灵山,南面珠江。珠村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水网密布,珠江支流“深涌河”绕村而过(流经珠村地段被称为“珠溪河”[2],村内各组团又包围若干个水塘,形成典型的“水环村、村环水”的村落地貌特征。村内绿树成荫,古祠堂密布,与村中古庙、古民居共同形成以祠堂为核心的向心式社区结构和相应的空间形态[3]。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广州城市中心的东移和农村城市化的不断加快,珠村的地理环境和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经由市郊农村沦为“城中村”。村民经济也由农业收入转为物业出租为主和经济社分红[2]。在经济利益等因素的驱使下,旧村内普遍出现超面积、超层数的违章建设。居住建筑布局混乱,采光通风条件差,“握手楼”“一线天”等现象比比皆是,人居环境亟需改善。

如何在改善珠村这一典型高密度城中村的人居环境同时,保护和延续珠村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珠村不仅历史悠久,至今保存大量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还保留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乞巧节这一传统代表性民俗,而构成原村落岭南传统水乡特色的水体和绿地等生态环境目前也仍有部分得以保存。

因此,珠村的人居环境改造模式不适于采用传统的“大拆重建”,而应以举办乞巧节事活动的村落公共空间为主要介质,从局部着手,开展小尺度的微改造[4]。

1.2珠村乞巧节活动路线及节事空间分布

广州珠村传统乞巧节的特点在于“摆七夕”,重在手工制作出精美的工艺品,并“摆设”出绚丽多彩的供案。自2005年开始在珠村举办的广州乞巧文化节,其核心的节事活动就包括“迎七娘—拜七娘—摆七娘—送七娘”等富有传统民族风情的环节。迎七娘、拜七娘举办地点为珠村明德堂,主要是珠村巧女玉女进行“穿针乞巧”等民间祈福活动。摆七娘则在珠村明德堂、元德陈公祠、北帝庙、七社、乞巧苑等地举办,主要活动是珠村各七娘会传统乞巧供案展览。送七娘举办地点较为分散,为珠村各七娘点,主要活动是传统天河乞巧习俗中的“送仙”(图1)。endprint

最开始,珠村的乞巧节事活动举办场地集中在村内各主要祠堂。2009年后配合“美丽珠村”的规划建设,珠村扩建了国内首个乞巧主题公园:乞巧苑。2012年继而建成七夕文化广场,并与乞巧主题公园连为一体,成为珠村开展乞巧节事活动的核心区域。这两处用地成为举行乞巧文化节事活动的主要空间。同时珠村因地制宜,2013年以珠村潘氏宗祠明德堂为核心,结合周边具有岭南特色的古祠堂建筑群落建成的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成为发扬乞巧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5],更是乞巧文化交流活动场所和乞巧文化常态化的展示点。

2乞巧节事空间现状调研及问题分析

2.1现状调研

2016—2017年期间课题组连续两年对珠村乞巧文化节展开调研,对珠村进行了多次深入调查和查勘,设计并完成《广州珠村乞巧节事空间微改造设计》方案。2017广州乞巧文化节期间,研究成果在珠村举办了“巧艺?忆巧”为主题的微改造研究成果展,受到了公众的极大关注与反响。课题组就珠村乞巧节事空间相关问题开展了专题问卷调查,现场发放问卷共计375份,有效率100%。

根据现状调研和问卷结果可知,游客来源以广州市本市市民为主,其中68%来自广州市内,24%来自广东省内。女性游客占67.8%。有50.9%的受访人员是专程来参加广州乞巧文化节的,本村居民占20.7%,租客12%。游客中年轻人(18~30岁)比例达38.4%,与往年相比呈明显上升趋势。

2.2问题分析

经现场调查分析,可知珠村乞巧节事活动在村庄空间环境和节事活动安排两方面亟待改善提升。

2.2.1村庄空间环境方面

从形态上分析,珠村沿旧村向外无序蔓延,村外围逐渐发展形成新村居住区、商业商务区、工业厂房区、公共活动区,形成旧村、新村、工业商贸圈层式分布。由于东侧紧邻珠吉路,对外交通便利,新增居住工业商贸功能区最为集中。

村内建筑密集、空间无序发展,是典型的城中村。“水环村、村环水”的旧时珠村已经成为“一线天”“握手楼”的“石屎森林”,整体空间格局已发生了极大改变。所幸以祠堂为核心的向心式空间形态及社区结构尚存[3]。

但总体来看,珠村道路拥挤、建筑风貌差、公共空间缺乏、市政设施配套不足、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涌、水塘,水体污染严重。建筑多在5~6层,空置率较高。村内中心区片段式分布有几处以水塘、祠堂为主的公共空间。

2.2.2节事活动及空间方面

乞巧文化节期间,在珠村场地举办的乞巧节事活动主要以乞巧作品展示、游戏、民俗表演等为主。主要有七夕广场的大型乞巧文化表演、在明德堂等祠堂进行的摆七娘传统乞巧供案展和拜七娘、送七娘等民间祈福仪式表演、在乞巧苑进行的投壶、穿针比巧、抛许愿球、七夕灯谜等民间传统游戏等。

活动场地集中在村外围珠吉路沿线的乞巧苑、七夕广场、珠村小学,以及村内明德堂、北帝庙等历史建筑地段。尤其以乞巧苑和明德堂与乞巧博物馆人流最为集中。

乞巧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对公众有较大的吸引力。近年来,乞巧节事活动围绕乞巧民俗主题内容不断丰富,对各年龄人群均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参与、体验性活动不足。现有活动场地和设施不能满足节事活动的需求,活动地点较分散、活动游线较混乱、各活动点联系较弱、指引不明,活动集中在村庄边缘、场地拥挤、公厕、休息设施等配套服务设施不足等问题。

因此,总体来看,乞巧节事活动质量有待提升,通过改善珠村社区面貌,激发社区活力。

3节事空间微改造的整体规划策略

3.1节事空间微改造的规划思路

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乞巧节事期间游客活动需求和流线的多种可能性,梳理现有节事活动场所和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重新规划改造旅游线路及沿线环境、对现有节事活动场所进行更新升级以串珠式设计方法,提出“整体规划,节点更新”的整体更新策略。

通过旅游线路将分散、破碎的公共空间和活动节点联系起来,组合成整体系统,强化主题活动、场地改造,丰富活动类型。使节事空间成为传统与现代的纽带,延续传统民俗文化,增强社区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

3.2丰富节事活动,突出乞巧主题

鉴于目前乞巧节事活动参与、体验性性活动不足,增加乞巧创意创作、文化体验、休闲、游览、体验等功能,使得节事活动形式更多样化和趣味性,吸引更多青年人的关注参与。

围绕“乞巧”主题,设置“七姐会—摆七娘—七娘宴—拜七娘—送七娘—睇七娘—七娘乞巧”等主题,设置五大片区。将不同的主题赋予各个节事空间,针对各个空间格局特点与活动特色进行节事空间微改造设计(图2)。

3.3合理设置游线,形成游憩式绿色道路空间

沿旧村东侧、北侧外围巷道,设置旅游线路,将原散步的水塘、祠堂、绿地、广场串联起来,形成Y字型乞巧旅游路线。对道路沿线绿化景观、建筑立面、空置建筑进行整治改造,增加休息及商业服务功能,营造可游可赏可停留的游憩式线型绿色道路空间。

采用口袋公园的形式,将乞巧游览路线沿线范围的零星空置地,更新设计为微小型公共空间,改善逼仄狭窄的“一线天”道路空间,弥补城中村公共绿地严重不足的现状,增加居民的场所认同感,并提高公共空间的安全性(图3)。

3.4水系的恢复与治理

村内生活污水统一纳入市政管网,进行集中污水处理。种植具有净化水体作用地水生植物,设置生态水体净化设施,净化水质,重构村中“水环村,村环水”的优质水网(图4)。

4空间节点微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4.1七姐会——乞巧坊片区

珠村七夕广场以北片区,现为乞巧苑及大体量钢结构厂房,人车混行,货车较多,有交通安全隱患。endprint

拟旧厂房改造为乞巧手工艺人创客空间,未来形成七夕创意产业区,增加就业,传承民俗文化。加固厂房结构、拆除外墙,建筑体量化整为零,增加内部街巷、公共空间和庭院,形成现代岭南风格。改造乞巧苑景观,与创意区加强联系,融游览、体验、生产于一处(图5)。

4.2摆七娘、七娘宴——乞巧博物馆片区

珠村七夕广场西侧用地,现为多层框架结构厂房,质量差,交通混乱。拟改造为乞巧博物馆,打造乞巧节核心活动区,举办摆七娘、七娘宴等活动。与乞巧苑、七夕广场共同成为乞巧节事活动的庆典中心。

原乞巧博物馆(明德堂南侧)面积小,位置不当,利用率低,建议改迁到此,拆除旧厂房和仓库,新建乞巧博物馆。新建场地将包括庆典广场、休闲餐饮、博物馆,以满足摆七娘、七娘宴等活动需求,平时为珠村居民提供活动场地(图6)。

4.3拜七娘——明德堂片区

珠村旧村北部中心区明德堂片区,包括两处祠堂和一处乞巧博物馆,历史风貌尚存。明德堂三间三进,是珠村现存规模最大的祠堂。现状祠堂前原河涌改为停车场;南侧水浸社旁历史建筑年久失修,环境亟待整治。乞巧博物馆使用率低。

拟通过环境整治,恢复水系,作为举办拜七娘仪式的重要场所。恢复明德堂前河涌,拆除明德堂与水浸社间质量较差建筑,打通两者的交通与景观联系(图7)。原乞巧博物馆改为社区文化中心。

4.4乞巧、送七娘——孖塘乞巧市集片区

珠村舊村中心区水塘,环水塘有北帝庙、书社、祠堂、古榕树等历史遗存。环境经初步整治,较整洁,水质较干净。

更新为乞巧节间主要买卖集市,以及乞巧许愿活动场地。对孖塘周边建筑进行外立面整治。合理利用书社、祠堂等历史建筑,改造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恢复东侧水系,围绕许愿树设计古榕广场,设计亲水景观(图8)。

4.5睇七娘——乞巧风情街片区

珠村村口风水塘附近地段,临中山大道,对外交通便利。片区内分布祠堂以及海军一条街,水塘被建筑包围,沿水没有道路,保护环境较差。改造为乞巧文化风景街,作为乞巧节事旅游的次要入口。

西侧祠堂前建旌表广场,与珠村牌坊连接,形成乞巧节事活动次入口广场。东侧对延续旧肌理,建水上商业街。部分贴水而建的楼房首层可拆除外墙,保留结构框架,增加商业设施,尽可能形成一定的亲水空间。

5微改造的思考

“城中村”是大城市快速城镇化的衍生品,是广州城市发展建设中的出现难题之一。事实上,拥挤、逼仄、高密度的城中村还保留了传统乡村社会的不少习俗文化,如七夕乞巧、赛龙舟、北帝诞、金花节等。这些传统民俗节事活动,不仅延续了传统民俗文化,更增强了社区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本研究通过珠村乞巧节事空间的微改造实践研究,尝试提出以节事活动空间为触媒[6],激发城中村的社区活力,探索适用于城中村的微改造策略与方法。

致谢:本研究在组织策划和展出的过程中,得到了《广东园林》朱纯教授、广州市天河区珠吉街文化站杨静站长、乞巧民俗文化艺人潘剑明、潘尧珊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华南农业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吴宝娜、卢丹梅、陈思颖、陈思佳等参加了调研、访谈和方案设计工作,仅此一并致谢。

注:图1~8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岭南节事课题研究组设计方案《广州珠村乞巧节事空间微更新设计》。

参考文献:

[1]陶伟,陈慧灵,蔡水清. 岭南传统民俗节庆重构对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以广州珠村乞巧节为例[J]. 地理学报,2014,69(4):553-565.

[2]储东爱.城中村的民俗记忆[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

[3]郑力鹏,王育武,郭祥. 广州珠村人居环境调查与改善研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59-61.

[4]蔡云楠,杨宵节,李冬凌. 城市老旧小区“微改造”的内容与对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4):29-34.

[5]杨静. 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体系的探讨——以广州珠村“乞巧节”的保护为例[J]. 文化遗产,2009(4):32-35.

[6]金广君. 城市设计的“触媒效应”[J].规划师,2006(10):22.

作者简介:

赵建华/1977生/女/河南郑州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与保护

*通信作者:

佘美萱/副教授/ E-mail:183149545@qq.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