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人的旅途剧场

2018-01-17 19:37程亚楠
中国国家旅游 2018年1期
关键词:吴哥窟摄影

程亚楠

作为一个电影人,我非常迷恋光影的世界,摄影是我工作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4年夏天的一个午后,我像往常一样坐在家里的工作台前看电影短片,其中有一部纪实风格的短片,讲述美国摄影师理查德·赫尔南德斯(Richard Koci Hernandez)在纽约街头使用iPhone拍照的精彩过程,手机在他手中变成了一个记录光影的时间机器,让我赞叹不已。我当即下载了短片中提到的APP,拿起手机走上街头开始拍摄,并由此彻底爱上了手机摄影。手机摄影某种程度上像是一次次探宝,如今我已走过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对那些带有美术置景感的地方非常敏感,当合适的人正巧走进合适的画面,就像是电影中精心设计的一幕正在拍摄,我会条件反射式地按下手机的快门。

柬埔寨花样探秘

有时候,我们对一个地方的认知与好感,就是从一部电影开始的。

2000年上映的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拍得太过华丽优美,让我心里从此根植下了对柬埔寨的向往,特别是最后的经典镜头,梁朝伟饰演的周慕云在吴哥窟对着石洞袒露心声,随后拿稻草团尘封了花样的秘密……我期待有一天能去柬埔寨,探访周慕云倾诉秘密的那个石洞,偶遇一个坐在高处俯视众生的小和尚。

为了解开这个心底的小情结,2016年2月,我来到了吴哥所在的暹粒。此刻我在中国北方的家乡正是严冬,暹粒却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气温从没低过36℃。就在最热的那一天,我租了辆单车,骑了7公里到吴哥窟。

吴哥窟的重要看点就是吴哥寺,进入吴哥寺,往里走不远就看到排起长龙的游客,等着沿扶梯登上二楼的阁楼观景台。好不容易爬上了阁楼,我花了近两个小时,用尽各种方式,也耗尽了所有的力气,依然没有找到电影中那个小和尚打坐的位置。还有另外一个人和我一样执着,那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弯腰俯趴在几近腐朽的木质浮雕窗口,专注地盯着下面院落里一座年久失修的旧房子,竟然始终没有发现站在他身旁拍照的我。我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吃惊地发现,那座旧房子正是《花样年华》中周慕云倾诉秘密的地方。我迫不及待地走向后院,比对手机上截屏的电影画面,终于在密集的洞口中辨认出了那个一心寻找的答案。时光过去多年,电影中那个深深的洞窟经过风雨侵蚀,变浅了许多,不知道里面的回忆和秘密是否也会随着岁月而变淡?

行千里路,唯有抵达过,才能知晓电影里没有说明的秘密。我在这个场景中认真观察了整整半天时间,真正明白了王家卫为什么会选在吴哥窟取景,以及他在现场是怎样用影像来讲故事的,这才是此行最大的收获。

当然,我也对着吴哥窟的洞窟说出了自己的秘密,虽然并没有找到一团可以封住秘密的稻草。

风景也好,建筑也罢,它们一直就在那里,看着一批又一批相似的游客到来,拍下一些看上去差不多的照片。空空的场景很难表达情感,而合适的人走进合适的风景,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此时照片也自动地开始讲故事,不用过多描述,观众自会明白。

斯里兰卡那么简单,那么甜

斯里兰卡的提萨,午后,我带着充满电的手机走出民宿。天气炎热,很多当地人聚在附近的湖畔戏水,有一座白塔镶嵌在不远处碧绿的稻田里。身旁驶过涂着各种颜色、图案的大巴,车上素不相识的人会突然拉开车窗向我挥手,我也自然地挥动双手回应。斯里兰卡人大都内心淳朴、生活简单,随处都会收获善意的微笑与招呼。

走到十字路口,交通有些拥堵,一个20岁出头、长相俊朗的警察在烈日下疏导。我上前询问,警察小哥用不太流利的英语告诉我,今天是提萨最盛大的节日佛牙节,男女老少都会前往当地的圣河沐浴洗礼。我谢过他,想给他拍张照片,面对手机镜头,他一下子卸下了职业性的严肃持重的表情,留在逆光中的是一张腼腆青涩的脸。

沿着警察小哥指引的方向,走了大约两三分钟就到了圣河,其实就是一条乡间小河,但洗礼活动的场面相当壮观,人群熙熙攘攘,现场也没有什么仪式的约束,大家自由自在,热闹非凡,看到我在桥上拍照,几个男人还热情地招呼我和他们一起游泳玩耍。一群年轻小伙子在堤坝上比试跳水,我问他们能否多表演几个经典动作,他们非常配合,接连做了好几组难度系数超大的动作让我拍了个够,然后扎堆儿跑过来,在我的手机屏幕上找自己,彼此开着玩笑,还不断伸出大拇指点赞。在他们的笑声里,我再次感受到,摄影是可以传播快乐的。

巴黎时间定格术

在巴黎,入住一座历史可追溯到300多年前的酒店不足为奇,比如我预订的这一间,位于13区,墙上挂着风格类似伦勃朗的古董油画,我很享受这种每晚睡在艺术品里的感觉。从酒店出发,沿塞纳河漫步,走在古老的黑白相间的石砌马路上,会听到巴黎圣母院的钟声。穿过塞纳河右岸的丛林,是紧邻卢浮宫的杜伊勒里公园,收藏了百余件世界著名雕塑家的作品,露天放置,是一个可以放松身心的艺术小天堂。

我去得最勤的是卢浮宫对面的奥赛美术馆,这里收藏着19—20世纪许多艺术大师的原作。雷诺阿是我非常崇拜的艺术巨匠,他笔下华丽的色彩令人赞叹,那幅 《红磨坊街的露天舞会》,在极其复杂的场景中,运用光的特质潇洒地表现了画面中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光是绘画的主人”这句印象派的著名口号,就像无声的语言渗透在笔触之间。

奥赛美术馆是由一个建于1900年的火车站改建而成,保留了车站原来的大钟,成为博物馆的一个标志,游客大都会在此拍照留念。那么,如何拍出有别于“到此一游”的照片呢?我尝试在嘈杂的环境中寻找“关键性瞬间”:摄影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时间的艺术,或者可以叫作“时间定格术”,让时间慢下来,借助光线隐藏复杂的环境,突出主体……于是,一幅王家卫式浪漫叙事影像诞生了:情人节下午4点24分08秒,穿着米色连衣裙的你出现在卢浮宫对面的那座老式火车站的二楼,不过今年你并没有拿着那朵粉色玫瑰花,而我和你的距离只有一秒半的长度,这时靠窗坐在5.36公里外的香榭丽舍咖啡馆里的另一个女孩喝了一口冰拿铁,我打了个冷颤,按下了万分之一的快门……叙事性拍照其实是有公式可循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缺一不可。

巴黎是个能让人产生第六感的都市,停留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这个城市看得到的华丽、闻得到的香水味、听的到的钟声、摸得到的真实、品得到的美味,当然还有在此激发出的摄影心觉,都已经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威尼斯同轴叙事的歌舞剧

狂欢节期间来到威尼斯,就好像走进了一部欧洲魔幻历史剧,暮色中的圣马可广场响起爵士舞曲,人们打扮成各种时代的各种角色,戴上面具,欢聚在广场中央临时搭起的华丽舞台,随着音乐的节拍欢快起舞。

威尼斯的治安在欧洲算是相对稳定的,不过,由于狂欢节的缘故,圣马可广场也增加了巡逻的警力。离舞台不远,有4个警察在热烈地谈论着什么,他们身穿制服,头上戴了一顶鸭舌帽——这也是意大利全民皆时尚的一个实例吧。

我发现广场上的聚光灯照在一处应景的节日装置上,那是一个微型雕塑,一个戴帽子的绅士正与女伴跳舞,聚光灯将他们的影子映射在古老的罗马柱上。我的脑子里忽然迸发出各种灵感,心情随之激动起来。我半蹲下来,看看手机屏幕,迅速设计好构图,之后静静等待关键一刻的到来。没过多久,一个身穿中世纪盛装的女郎出现在我的取景框中,不远处的一个警察发现了她,警察的举止似乎受到了爵士舞曲的影响,他潇洒地回头注视着女郎,移动了一下,像是迈着优雅的舞步,这个动作就成为我期待中的那个关键瞬间,通过光影呈现的两个空间、两段故事,在一幅画面中巧妙定格,它们之间似乎有着某种联系,同时又交织着矛盾,表现出同轴叙事的奇妙感。

台湾电影摄影大师李屏宾曾说:好的画面是可以代替文字講故事的。我有着丰富的电影阅片量,看电影时,通常更注重画面的叙事手法而不是对白,就像是一直站在摄影机背后去观察。我会留意到很多细节,比如:什么样的光线影响了故事的脉络;主角的眼神描述了怎样复杂的内心变化;摄影取景角度的不同是怎样服务故事的……有人会觉得带着这些问题看电影很累,但对我来说这是一种享受的过程,累积久了,脑子里就像建起一个程序仓库,遇到合适的场景就可以随时调用其中的素材,再创造成新的作品。

旅行中,我喜欢听陌生人讲述他们的故事,如同翻开一本本鲜活的人生之书,同时我也喜欢和大家分享我的摄影作品。这个过程很像是蜜蜂采蜜,蜜蜂会观察不同的花朵,在万花丛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朵,它勤奋工作并乐在其中,最终又把这份甜蜜分享给更多人。

猜你喜欢
吴哥窟摄影
柬埔寨吴哥窟游进入小吴哥窟
我眼中的“高棉微笑”——吴哥窟游记
林中的俩女孩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