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 子 倩
(石家庄市一中,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有弹性,对雨水利用达到极致,又名“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住建部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指出,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大力发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即“城市双修”,这是继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后又一国家力推的生态工程项目。住建部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城市双修”是指用再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用更新织补的理念,拆除违章建筑,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大自然、顺应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赢和绿色发展,像对待生命一样呵护生态环境,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是现时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谛。
纵观三个概念可以看出,“城市双修”的目的是建设一流的“海绵城市”,保护自然景观,传承历史文化,城镇具有多样化的景观状态格局,避免“千城一面”,真正实现“看得见蓝天、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实现城市的生态化,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建筑自产生以来,就是与环境密不可分的,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下,人们选择在自然环境资源富足的地方建造自己的宅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建筑与环境更是相辅相成,江南的私家园林、北方的皇家或者官宦园林,体现了建筑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典型结合,依附于建筑的室外环境,是城市自然空间的主要构成,是联系城市街道、公园、森林的纽带,怎样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关系城市有机更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角,提出以下生态设计思路。
建筑场地是由人、建筑及自然环境构成的,人与建筑可以统称为人类系统,三者的关系其实是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筑的历史,是一部人类不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人类从最初的洞穴建筑,发展到如今的钢筋混凝土高楼大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天人合一。庄子作为老子的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在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基础上,提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境界。
第二阶段:人与自然的矛盾对立阶段。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以往社会不可比拟的物质财富,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人对自然作用的力度大大加强,极大的增强了人类战胜自然的自信心,人与自然出现了紧张的对立状态,自然资源环境由此出现了严重下滑,空气、水质和土壤严重污染,出现植被破坏、能源枯竭、物种灭绝等各种生态环境问题。
第三阶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发展协调关系阶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就开始反思与自然的关系,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用怵目惊心的案例阐述了人类大量使用杀虫剂、杀草剂对人与环境产生的危害,敲响了工业社会环境危机的警钟[3]。
总结历史经验,人类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人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十九大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写进我国基本国策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强调对自然的保护和利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仅是建筑环境设计的原则,更是所有人类活动的导则。
海绵城市建设的主旨是低影响开发的城市建设。应用在环境景观设计上,要求景观构成要素设计专注于对雨水进行源头控制管理,以维持或重现场地开发前的水文形态为目的的设计策略,通过技术的应用来创造一种功能性等同的水文景观。
我国明代计成的造园名著《园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山水相宜,景到随机”是对营造天人合一环境景观的经典描述,“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园冶·相地),概括地论述了设计者造园的基本原则——尊重自然场地,道法自然,尊重自然场地的设计原则可以说是计成《园冶》的中心思想。
室外自然环境包含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物和动物、建筑小品、铺装、水体等要素,人也是自然环境的一分子,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在进行景观营造时,必须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同时,应该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建设节约型景观的生态途径,刚刚荣获联合国环境领域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的塞罕坝,经过50多年的建设,从昔日的荒原沙地转变成今天集森林、草原、湿地为一体的多种生态系统,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丰收,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我们的金山银山”,塞罕坝的建设为我们进行建筑环境景观营建提出了鲜活的案例。
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质是低影响开发措施LID,其原理是通过改变下垫面类型、改变土壤结构和组成、增加植物类型以及改变场地地形的方式来达到对雨水的管理效果[4]。建筑环境景观设计,可以采用的LID措施有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调节塘、植草沟、渗管(渠)、植被缓冲带等,其中,雨水花园是环境景观设计首选的LID措施(如图1,图2所示)。
一般情况下,场地的自然特征是指环境气候、地形地貌、场地现状植物等。
3.3.1环境气候
分析建筑所在地的环境气候、朝向,采取相应的应对方案。以石家庄为例,夏季应该营建防晒的景观,而冬季则需要有充足的日晒。景观的上层植物选择高大的落叶乔木,中层选择低矮的花灌木,并形成通风廊道,缓解夏季热岛效应;道路与广场采用粗糙的渗水铺装材料,避免大面积的广场铺装,防止夏季的光反射污染;利用LID措施营造喷泉和水渠,增加空气湿度,缓解夏季的炎热;建立廊、亭、花架等小品,以相应的植物及地形配置,满足夏季防晒、冬季有和煦阳光。
3.3.2地形地貌
场地的原有地形地貌常常表现出丰富的形态特征和文化价值,尊重场地的地形地貌,是对生态和文化的一种尊重,在环境景观的营造中,充分考虑和利用原场地的起伏和地貌的特征是对场地的培育行为,应尊重原场地的地形地貌和在其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6],以最小干扰的设计手法去营造建筑环境,也体现了景观的经济性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3.3场地现状植物
场地现状植物,一般指乡土植物,又称为本土植物,指在一定自然分布区的范围内能自然扩散,与当地特定的自然和地理条件,尤其是气候环境和土壤情况相适应而能稳定的生长的植物[6]。乡土植物,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本地稳定的植物群落,景观营造时,现状植物,能很好适应场地的环境,营造典型地域景观,实现乡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生态平衡,同时,乡土植物也是LID措施中雨水花园植物的首选。
3.3.4场地构筑物
场地的某些构筑物,体现了场地的过去,场地的历史文脉,环境景观营造时,本着尊重现状场地,经济高效的原则,可以将其作为景观要素,融合进环境建设中,在营建了环境景观的同时,也让其见证了场地昨天的历史,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到的,生态文明建设,要让人们“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由俞孔坚教授主持设计的中山岐江公园,让人们在欣赏园林之美时,也记住了岐江船厂过去的辉煌;位于美国曼哈顿的空中花园走廊——美国高线公园,利用废弃的高架铁路建成的,为纽约赢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成为国际设计和旧物重建的典范。
另外,建筑环境是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景观营建时,除了强调其生态性外,还要考虑环境景观的最终使用者——人,建设以人为本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景观,是进行建筑环境景观营造的最高原则之一。
健康、文明、愉悦的环境景观一直是我们生活的最高追求,“海绵城市”战略,打响生态城市建设的第一枪,“城市双修”,强调我们不仅仅要建设海绵城市,还要修复已经遭到破坏的城市自然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景观”被写进我们的基本国策。本文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视角,探讨了建筑环境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与营建途径,希望对园林景观工作者有所借鉴。
[1] 建城函[2014]275号,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S].
[2]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EB/OL].http://www.ytgh.gov.cn/art/2016/12/13/art_7015_642128.html.
[3] 向玉乔,龙 娟.论寂静的春天中的生态伦理思想[J].湖南社会科学,2001(6):7.
[4] 宋姗姗.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场地规划与雨水花园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5.
[5]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广西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等.海绵城市工程设计图集——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及利用[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6] 张 洁.基于场地特征的景观设计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