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万里
炼钢回收蒸汽达到钢铁厂余热回收蒸汽的50%左右,用汽约占全厂蒸汽负荷的10%。作为重要的能源回收和使用单元,炼钢蒸汽平衡数据应在能源统计中准确体现,但其蒸汽计量却导致着统计数据失真,而且蓄热器系统还存在着较大节能潜力,有必要作深入调研分析。
某炼钢厂蒸汽供用设施主要有OG转炉汽化冷却系统、ACC蒸汽蓄热器及RH真空脱气装置,构成了OG-ACC-RH蒸汽系统[1],如图1所示。OG汽化冷却系统在回收转炉烟气中的热量同时,降低烟气温度以利除尘及煤气回收。ACC蒸汽蓄热器(及配套阀组)将转炉发生的脉冲蒸汽转变成相对稳定的蒸汽输出,或从中压蒸汽管网补汽,储存一定量的蒸汽供负荷波动较大的RH用户使用或向低压蒸汽管网供汽,以缓解转炉产汽波动及RH负荷波动对蒸汽管网的强烈冲击。
转炉操作台监控配套的蓄热器:通过补水系统控制蓄热器水位;通过进汽阀(接受汽包产汽)、补汽阀(中压蒸汽)、供汽阀(低压蒸汽)控制蓄热器压力和相关蒸汽流量。转炉不监控RH的蒸汽流量。
炼钢蒸汽系统计量配置见表1,“仪表现状”表明能源中心计算机监控平台(EMS系统)仅接收到炼钢个别蒸汽计量信号,因此目前在进行“能源统计”时,“结算方式”是以EMS数据结合炼钢抄表数据。
根据图1所示流程,如果将蒸汽蓄热器及前后管段视为整体,那么进出此整体的蒸汽质量流量应该相等(不计疏水损失),“合理方式”是OG蒸汽回收总量+中压蒸汽补入量=低压蒸汽送出量+低压蒸汽使用量,即:①+③+④+⑤=②+⑥+⑦+⑧+⑨,或①=②+(⑥+⑦+⑧+⑨-③-④-⑤)。可以看出,目前“结算方式”将⑦、⑧即2#和4#RH的低压蒸汽使用量列入了中压蒸汽补入量,而④、⑤、⑨并未统计,不能反映炼钢的蒸汽平衡情况。
在炼钢厂的配合下,表2收集了连续9日的蒸汽计量数据。
进一步分析如下:
图1 炼钢蒸汽回收及蓄热器系统工艺流程
表1 炼钢蒸汽系统计量方式
在“合理方式”下,进入蓄热器整体的蒸汽流量为①+③+④+⑤=80.4 t/h,流出为②+⑥+⑦+⑧+⑨=21.2+59.2=80.4 t/h;在“结算方式”下,进入“蓄热器整体”的蒸汽流量为①+③+⑦+⑧=95.9 t/h,流出为②+⑥=21.2+7.6=28.8 t/h,明显失衡。
比较两种统计方式,能源统计时多给炼钢结算了35.3-19.8=15.5 t/h的中压蒸汽(约1.1万t/月),而少结算了39.4-7.6=31.8 t/h的低压蒸汽(约2.3万t/月),相当于少结算了0.1万t标煤。
为便于后文分析,先对蓄热器的蓄热能力Gx按式(1)计算[2]:
式中,Gx——蓄热能力,kg;
V——蓄热器容积,m3;
φ——蓄热器的充水系数,取为0.8;
η——蓄热器的热效率,取为0.99;
ρ——热压力P1下的饱和水密度;
表2 蒸汽流量数据实测表t/h
根据上式和实际工艺参数(数据略)计算:当蓄热器容积为4×100 m3时(相当于1#RH的配置),蓄热量为10 t;当蓄热器容积为2×150 m3时(相当于2#RH或4#RH的配置),蓄热量为7.5 t;当蓄热器容积为1000 m3时(相当于全部RH的配置),蓄热量为 25 t。
RH的用汽量有以下几个来源:如果正好遇到OG回收蒸汽,那么可以直接分配得到蒸汽;从蓄热器得到OG回收后储存的蒸汽;从中压管网补汽,这补汽有部分会先进入蓄热器储存,也可能直接减压供给RH(以下不作区分)。
其中,中压补汽有计量;从蓄热器得到的蒸汽,参考上文的蓄热能力数据计算,如1#RH日均处理21炉,其蓄热器能力为10 t,则1 h蓄热器平均供汽量为21/24×10=8.8 t/h;根据蒸汽流量的平衡关系,OG直接分配给RH的蒸汽量=RH用汽-中压补汽-蓄热器供汽。
对RH的用汽来源推算如表3。
(1)1#RH方向有除氧器,故用汽量最大,但中压补汽量极少(如果计量准确的话),用汽中自供比例达到93%。这得益于:OG过来的蒸汽母管和去蓄热器的分配管道较粗,达到DN350;蓄热器能力最大;炼钢外供低压蒸汽走的是1#RH方向,所以1#RH更容易得到OG直接分配的蒸汽。
(2)2#RH处理炉数多,单耗高,引起的冲击负荷最高,中压补汽量最大,占炼钢中压用汽的57%。这与炼钢厂反映的“2#RH用汽压力最难保证”相一致。究其原因,2#RH蓄热器系统的OG供汽,是从1#RH附近的OG蒸汽主管接管过来的,管径只有DN200,偏小,影响了OG向其供汽。
(3)4#RH处理炉数少,单耗低,用汽量也最少。4#RH距离1#转炉最近,引汽主管DN250不小,常与2#RH“抢汽”,于是炼钢厂OG供往4#RH的切断阀仅保留微小开度,即“OG直接分配蒸汽”应接近0,与推算得到的-1.0 t/h相近。因此,4#RH用汽中的自供比例反而最低,仅为36%。
(4)一炼钢蒸汽蓄热器虽有8个共1000 m3,其实是分了3个蓄热器组,2#RH、4#RH的蓄热器与OG蒸汽母管间还设有逆止阀,各蓄热器组相对独立,难以相互支援。因此,虽然8个蓄热器的总能力(25 t)看似可以满足RH处理1炉所需蒸汽(16~24 t),但只要RH用汽时OG没有回收蒸汽,就需要由中压蒸汽管网补汽。
(5)三座转炉OG系统改造后,蒸汽回收能力和管网受到的冲击负荷明显加大。转炉吹炼1炉钢约回收21 t蒸汽,吹炼期蒸汽回收量达到100 t/h,如果蓄热器压力已高且RH未用汽,那么100 t/h的冲击负荷将由管网来承担。这也说明蓄热器能力还是不足,特别是无法适应转炉两炉连吹产汽的情形。
OG蒸汽回收流量大体上与RH使用量相当:蓄热器系统补入了19.8 t/h的中压蒸汽,减压后外供了21.2 t/h的低压蒸汽。但因二者时间上不匹配和蓄热能力有限,看似“量”相当,却产生了很大的能量损失,因为中压蒸汽和低压蒸汽的“质”(做工能力)是有区别的。
(1)CDQ发电的影响和效益
如果能少补充50%(10 t/h)的中压蒸汽,则减压外供的低压蒸汽也减少10 t/h,RH用汽中自供汽比例将由68%上升至83%。对于全厂蒸汽系统来说,需要CDQ汽轮发电机组少供应中压蒸汽而多供应低压蒸汽,即由减温减压装置供出的10 t/h中压蒸汽本来可进入汽轮机中发电,却在前级抽出供入低压蒸汽管网。
在全厂汽轮发电机中,中压蒸汽(焓值3360 kJ/kg)发电汽耗约 40 t/万 kW·h,低压蒸汽(焓值3060 kJ/kg)发电汽耗约67 t/万kW·h,本例中可多发电(10000/40-10000/67)×10=1000 kW,全年多发电8000余万kW·h,产生效益约500万元。
(2)炼钢就地发电的效益
RH用汽(59.2 t/h)和外供低压蒸汽(21.2 h)都是蒸汽由中压减压为低压的过程,压力能损失很大。如果能利用其中的1/4即约15 t/h的蒸汽,配套建设螺杆发电机组,即可发电300 kW,全年多发电250万kW·h,产生效益约150万元。
炼钢利用螺杆机组以饱和差压发电,国内已有实例[3]。如首钢迁钢3台210 t转炉,利用炼钢蓄热器出口蒸汽到厂区蒸汽管道之间的差压能量,在原降压阀管路上并联一条蒸汽管道,安装螺杆膨胀发电机组来回收饱和蒸汽降压损失的能量,发电做工后蒸汽再进入到厂区蒸汽管网。设计螺杆膨胀动力机进汽排汽压力差1 MPa,进汽流量13 t/h,安装一套SEPG300型螺杆膨胀动力机发电机组,实发功率可达250 kW。
(1)炼钢蓄热器及RH蒸汽系统计量点虽然具备,但计量点分散,数据收集困难。目前报表统计方式存在问题,不能反映蒸汽平衡情况。应将相关计量信号进一步梳理、整合,送能源中心EMS系统进行统计,即使暂不具备条件也应人工抄表报量,并在合适的时候修正报表统计方式。
(2)炼钢蒸汽发生与使用的不匹配,导致能量损失严重,节能潜力很大,不但关系到炼钢成本,还关系到CDQ发电效益。这首先与蓄热器和相关管路配置有关。炼钢厂已计划对实施下列改造:新增4台150 m3蓄热器,使蓄热器总数量达12台(容积1600 m3);拆除2#及4#蓄热器补汽母管止回阀,实现所有蓄热器贯通;增加和扩径部分母管,增加蒸汽流通能力;单独从转炉蒸汽母管引至2#蓄热器,提高蓄热器效率;在转炉蒸汽母管和蓄热器站之间设置控制阀,调节流量分配。
(3)炼钢蒸汽系统的节能挖潜与蒸汽阀组的控制模式和参数密切相关。在增设蓄热器等改造项目实施后,可开展“炼钢蒸汽蓄热器系统工艺及控制系统优化”课题研究。同时,将相关信号通过能源中心EMS系统送燃气锅炉和CDQ发电机组,便于热力厂预判炼钢蒸汽平衡情况和对全厂蒸汽负荷作预调整,减少炼钢的蒸汽冲击负荷。
(4)饱和蒸汽差压发电是提升炼钢回收蒸汽利用价值的一条途径。但由于炼钢蒸汽回收和使用具有大流量和冲击性强的特点,诸如螺杆式发电机组的操控方式、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需要考察国内炼钢厂的实施情况作进一步的比较分析。
[1]戴鸿宽.宝钢转炉炼钢厂蒸汽蓄热器的设计及调试[J].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学术交流大会,2003:134-143.
[2]汪津旋.节能用蒸汽蓄热器[J].石油化工设备,1985(8):32-54.
[3]余岳峰,胡达,邓金云,等.螺杆膨胀动力机技术及在低温余热发电中的应用[J].上海节能,2011(7):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