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3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调查分析

2018-01-17 19:48:36于丽华
医药前沿 2018年25期
关键词:滴眼液老年性围术

于丽华

(贺州市中医医院药剂科 广西 贺州 542800)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一直倍受关注,特别是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2004、2009、2011年卫生部先后出台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38号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文件精神: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I类切口手术包括:甲状腺、乳腺、腹股沟疝、关节镜检查、颈动脉内膜剥脱、颅骨肿物切除、白内障手术。目前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的发生率在0.02%~0.3%之间[1]。

虽然感染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便是最严重且对视力具有破坏性的并发症,多数专家(17/20)建议常规白内障术前可以不采用全身的抗菌药物,少数专家(3/20)指出由于白内障术后一旦发生眼内感染后果极其严重,因此认为可以考虑使用[2]。因此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第四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的793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及术后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我院2016年第四季度至2017年三季度出院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病例,合计793例。其中女:454例,男339例。年龄平均分布为:年龄最大91岁,年龄最小60岁。

1.2 方法

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病历号、诊断、入院日期、出院日期、是否预防用药、抗菌药物名称、用药途径、品种数、疗程、术后眼压情况、伤口愈合情况、眼前节炎症反应情况、人工晶体位置情况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对我院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静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相关评价。

2.结果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统计,793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其中17例静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静脉预防用药比例为2.1%。其中无水头孢唑林3例,占0.38%;头孢呋辛13例,占1.64%,头孢曲松1例,占0.13%。793例均在术前2~3天局部应用抗菌药物滴眼液,局部抗菌药物滴眼液预防使用比例为100%。793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率为0%,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无继发感染出现。

3.讨论

白内障指眼球内的晶状体发生混浊、由透明变成不透明,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从而影响视力,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我院白内障手术主要以囊外摘除术(ECCE)为主,开关式截囊,娩出晶体后再植入人工晶体,是一类切口约为12mm的微创手术。欧洲白内障与屈光外科医师学会[European of cataract and surgery,ESCRS]指南[3]指出导致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33%~77%,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0%~21%,β溶血链球菌及α溶血链球菌占9%~19%,革兰阴性菌,如绿脓杆菌6%~22%,真菌(念珠菌、曲霉菌、镰刀菌)占8%。同时提出手术当天滴用抗菌药能有效减少结膜内细菌量,并在前房内达到一定抑菌浓度。故在白内障围手术期运用广谱抗菌药物滴眼液是减少术后眼内炎的重要措施。目前临床应用氟喹诺酮类滴眼液,具有较好的广谱抗菌活力、较小的毒性和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是美国和日本最常用的眼科围术期预防用药。通过回顾性调查我院年龄在60~91岁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结果显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的主要方式以局部应用抗菌药物滴眼液为主,即采用术前2~3天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2ml Qid滴眼,术后2~3天局部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眼水:盐酸左氧氟沙星/地塞米松滴眼液,0.2ml q4h滴眼。出院氯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0.2ml q4h滴眼,每日点药次数递减。可有效预防围术期眼内感染。我院97.8%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未静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均未发生术后眼内感染。

猜你喜欢
滴眼液老年性围术
冰珍清目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雾化治疗干眼并发视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
得了老年性骨质疏松怎么办?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7:50
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实验研究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8
穴位贴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2-13 16:31:58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