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辉 刘兰兵
近几年来,大沙湖管理区与洪湖市伟嘉水产养殖合作社一起,试验推广了草鱼四联疫苗接种防病技术,现将接种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综合汇报如下:
草鱼四联疫苗接种是一种“未病先防,防重于治”的鱼病防治科学理念,主要工作是抓住草鱼投苗黄金时节,对当年投放鱼种逐尾注射疫苗,让鱼体形成抗体,增加抗病性。大沙湖管理区从2014年开始对28户40万尾鱼苗免费试验,以后逐年推广,2015年接种100多万尾,2016年推广注射接种近300万尾,2017年注射600多万尾,2018年为271家养殖户接种草鱼鱼苗1134万尾。跟踪服务表明,经过接种后的草鱼发病率明显降低,草鱼成活率均在90%以上,发病情况比往年及周边塘口显著下降,并且全年用药少,鱼生长正常,迅速。但也有极少数养殖户(每年1-2户)接种后仍出现大量发病死鱼现象。
对草鱼注射疫苗推广工作,我们进行了长年跟踪服务,并请华中农业大学鱼病研究室进行了技术指导。按鱼病研究室有关草鱼四联疫苗接种的情况说明,万尾草鱼预防接种后,七天内没有出现200-300百尾左右的死亡,视为接种成功,鱼体产生抗体在接种后15天左右开始显现。但是,我们在跟踪服务时发现,即便接种成功,也会有少数鱼塘发生死亡达数千尾以上的大疫情。为什么这极少数养殖户接种后依然出现了较大疫情呢?通过调查总结发现,养殖户过于依赖疫苗的作用,以为打预防针是万能的,水质管理缺位是主要因素。
1.水质管理缺位,水质恶化产生的中毒性死亡。近年来,我们在发生较大疫情池塘抽样病死鱼解剖发现,死亡的鱼没有发现肠炎、烂鳃、赤皮和出血病等鱼病症状,鱼体光滑没有任何外伤。但普遍肝脏呈花肝绿肝、胆囊堵塞肿大、鳃丝整齐而充血,镜检未发现有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危害迹象。分析死亡原因,一是每年3至5月份,天气变化大,温差起伏大,导致水体藻类死亡释放藻毒素,藻毒素中毒引起的大量死鱼现象。二是越冬期刚过,衰弱的鱼体没能得到及时恢复,在遭遇气温突变时发生的应激性死亡。
2.盲目杀虫,药害所致。当藻毒素中毒发生时,养殖户只需解毒改底、培肥调水就可确保鱼塘平安。但他们却误以为是寄生虫危害所致,盲目杀虫,刺激鱼体,造成大量中毒性死亡。还有少数养殖户,杀虫剂选择不当,水体计算失误而产生药害,水体藻毒素和药害叠加引发大量死亡。
3.超量投喂饲料导致肝胆综合症暴发。按照精细化管理养殖模式测水温定投饵量来计算,每年6月20日前后,水温在8-18℃之间,标苗投饵量应为每100kg每天的投喂量在0.5-0.8kg以内,事实上,大多数养殖户在三月中下旬就达到2kg的投喂量,从而导致越冬鱼苗没有时间修复虚弱体质,却因提前超量投饵摄入过多营养引起肝胆负担过重,从而诱导肝胆综合症暴发引起死亡。
经过几年来跟踪发现,注射草鱼四联疫苗后,在3至5月份草鱼苗种没有因病发生大量死亡而影响成活率,少部分死亡完全是因水质管理不到位发生的中毒现象引发的。
许多养了十几二十年鱼的养殖户,他们的勤劳让人佩服,但他们的管理水平和养殖技术缺位确实让人十分遗憾。 主要表现在:
1.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开头几年是根本不相信疫苗,最近两年,他们又极端依赖疫苗。对“养鱼先养水”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知道影响草鱼成活率或导致草鱼发病的因素繁多,而只考虑疾病发生,单纯用药物治疗来进行处理。
2.90%以上的养殖户不知道测水温定投饵量的科学性,也不知道水温低于20℃时,饲料利用率低至30%以下,不知道水温在25℃左右草鱼生长速度最快,饲料回报利用率最高,更不知道水温高于31℃时,草鱼吃食猛而生长慢。只要鱼进食,他们就大量投喂,不仅增加饲料投入成本,反而诱发肝胆综合症,增加治疗用药和调水解毒成本。
3.不善于观察水质变化。简单的藻中毒认为是寄生虫危害,且盲目用药。也不知道解毒改底培肥调水比杀虫更重要。最让人痛心的是,一旦有死鱼现象,病急就乱投药,当因草鱼中毒或药害造成大量死亡时,就质问为什么打了预防针还死鱼,就归罪于疫苗接种问题。凡此种种,无不显示出推广科学养鱼、普及精细化管理的重要。
今年草鱼投苗季节即将结束,我们的后续工作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要做的工作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做好服务工作,大力宣传鱼病防治防重于治、预防为主的理念,分步走访所有注射疫苗的养殖户,帮他们解决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是继续做好池塘“精细化管理”推广普及工作。三是收集典型赤皮、烂鳃、肠炎和出血病的病鱼病灶,速冻后送生物制剂公司,作为下年度进行有针对性地的生产疫苗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