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健 李良玉 杨壮志 唐 洪 杨 马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学名凡纳对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Penaeus),属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优良品种,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南美白对虾又俗称白肢虾(white-leg shrimp)或白对虾(white shrimp),外形类似中国对虾、墨吉对虾,平均寿命达32个月以上。成虾最长可达24cm,甲壳较薄,正常体色为浅青灰色,全身不具斑纹,步足常呈白垩状,故有白肢虾之称,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南美白对虾逐渐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对虾养殖品种,目前其养殖量占我国对虾养殖量的70%以上。现就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等方面内容作简单探讨,以期对南美白对虾行业有更深了解的同时,也能有所收获,并对南美白对虾生产实践有一定帮助。
1988年7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从美国夏威夷引进南美白对虾,1992年8月人工繁殖获得了初步的成功,1994年通过人工育苗获得了小批量的虾苗,到2000年以后南美白对虾在我国大规模推广养殖。目前,南美白对虾经历了数年大规模高密度养殖,如今养殖状况堪忧;近年来,传统南美白对虾养殖区域,经历了多年养殖实践,已初具规模,养殖必需品和管理技术逐渐发展完善,但失败率也是居高不下。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成功率非常低,截至2017年全国成功率平均只有20%~30%,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养殖环境、苗种退化、养殖技术等方面。
国内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率普遍不高,以近三年各区域养殖为例。2015年,广西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低靡重灾区,全区域综合养殖成功率不到10%,养殖的高风险直接导致近年来养殖户的流失,广西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冷清,空塘现象比较普遍,养殖户为降低养殖风险,投苗密度也有所下降,搭配罗非鱼、叉尾鮰等混养,将损失降至最低。2015年,浙江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率10%左右,近70%养殖户出现亏损。福建地区对虾养殖成功率稍高,为20%~30%。海南地区对虾养殖较为理想,养殖成功率高达50%~80%。2016年,广东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减少50%左右,投苗率创新低,养殖成功率仅为20%~30%。
南美白对虾养殖惨淡,直接导致对虾养殖量减少,继而影响饲料企业、鱼虾药品厂和苗种场等整个养虾产业链的产品销售。传统池塘养殖经历了几十年摸索,养殖效益不显著;现阶段,发掘新养殖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调整好养殖心态,或许才是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的出路。长江三角洲地区对虾养殖已开始转向大棚养殖,浙江地区大棚养殖成功率高达80%~90%;大棚养殖是长三角地区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对虾养殖模式众多,按照养殖设施来区分,主要包括高位池精养模式、大棚工厂化养殖模式及温棚养殖模式等。
(1)大棚工厂化养殖模式。在养殖状况不容乐观情况下,2014年,华北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水面增加20%,养殖模式出现多样化趋势,其中以大棚工厂化养殖最为突出。大棚工厂化养殖利用现代化工业手段可有效控制养殖池内环境,为南美白对虾创造最佳的生存和生长条件,促进对虾顺利生长,使单位质量和产量所创造的经济价值最高。大棚工厂化养殖具有隔离病原、节省人力、提高产能及减少污染等优势,山东及环渤海沿海地区是工厂化养殖较集中、技术水平前沿及规模较大区域,潍坊、东营和天津等地区,工厂化养殖面积逐年提升。
(2)高位池精养模式。高位池精养模式最早建造于我国台湾地区,之后引入广东和海南等地,现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养殖模式之一。高位池可以彻底排水进行晒池、清淤和消毒,有效解决虾池老化、底泥污物淤积及病原生物增加等诸多问题。近年来,该模式在生产实践中进行了调整与补充,如:采用水泥、地膜护坡或全池铺设地膜等措施解决了养殖池的渗漏,采用中央排污或中央吸污减少养殖过程中悬浮性和沉积性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养殖场使用蓄水池兼作消毒池减少病原生物和病原携带者对养殖虾类的交叉感染。
(3)温棚养殖模式。中北部地区主要采用温棚养殖模式,南方冬季时期也采用该模式。商品虾可错峰上市,争取较高的价格优势,利用虾苗场可以全年提供虾苗的条件,温棚内采用保温措施,适当延长养殖周期、增加养殖造数,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温棚养殖模式环境封闭、敌害较少,但光照较弱、养殖周期较长,技术性要求较高,特别是水质的控制和中后期病害的防治。
目前,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产业进入一个艰难的转型时期:一是种源的转型;二是粗放型大面积土塘池向集约化的小面积型高密度高位池养殖的过渡;三是露天养殖转向大棚和冬棚养殖过渡。
(1)种源的转型。国内南美白对虾来源一般分为进口亲虾和国产亲虾。进口亲虾一般从国外一些育种公司购买的,如SIS、KONABAY等公司,国产亲虾多数是从养殖大规格的商品虾中挑选用作种虾的。国内虽有一些公司做南美白对虾育种工作,甚至也获得了新品种的认定,但市场的认可度不高。进口的亲虾因为经过多年的选育,而且是针对性地培育作种虾,因而生产性状更加稳定,而且不带特定病原。国产的亲虾,一般是从商品虾中挑选的,生物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在生产性状方面,由于这些虾都是进口亲虾的后代,再作为亲虾进行繁殖,生产性状有所退化。国内种苗公司仍需加大与国际种苗企业的合作力度,力争亲虾的本地孵化。
(2)虾苗繁育的难点。虾苗是很脆弱的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历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等不同阶段,外部形态、内部构造、摄食习性、运动方式等都发生许多变化,所以其生物特点决定了虾苗繁育的困难性。
(3)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滥用药物,养殖水环境越来越恶劣,需更加严格的水处理工艺才能保证用水的稳定,水质的污染也导致微生物性病原的大量繁殖。池底淤泥过深,有的池塘多年不清整,不具备对虾养殖的优良条件。
(4)育苗行业的问题。育苗场在硬件投入、人员素质、生产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不足,海水经过简单的过滤就用于生产,水质无法得到保证,生产中使用一些抗生素类的药物去控制病害。生物饵料培养方面的硬件要求以及技术要求也比较高,许多育苗厂没有生物饵料培养条件,只能使用人工饵料,而对于虾苗培育来讲,天然的生物饵料在适口性、营养以及水质的保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5)养殖模式的改变。除有排污条件的高位池及棚室工厂化养殖模式外,南美白对虾适宜采用鱼虾混养模式,虾池放养合适的鱼类,不仅可以清除病虾,同时鱼虾混养可以抑制虾病发生,提高成活率。
(6)饲养管理不得当。虾苗幼体肝胰腺及肠道发育不健全,前期不可过分投喂高蛋白饲料,这个时期使用高蛋白饲料会增加虾体负担,抑制其发育,甚至造成大量死亡。另外部分养殖户为降低成本,追逐低档饲料,不利于对虾生长。
(1)科学管控,合理养殖。践行科学的管控思路与方法是有效保证白对虾得以正常生长的能动性因素,是可控养殖管理的核心内容,贯穿于养殖的全过程。虾是“养”出来的,而不是靠“治”来生长的;在养殖方面要学会舍得投入,有舍才有得,要从能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考虑养殖方案,而不是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考虑和处理问题,首先要保证能养出成虾,这是成功实现效益的关键。
(2)认清问题,抓住关键。认清问题,抓住关键环节与问题。种苗是决定能否养大虾的基础保证,在种苗选择方面,坚持选择对的种苗,选择经过检测过的虾苗。种苗、虾药、饲料是养虾成败的关键因素,种苗是主体,虾药和饲料是为种苗服务的,而饲料只是提供基础营养,虾药提供预防、治病保健。
(3)预防为主,治养结合。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激性病害是一切病害的根源,养殖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因气候变化产生的应激反应,其次是感染性病害。要切实消除、防控应激性病害,须从系统上解决问题,这涉及到菌藻养护、控菌、解毒及营养免疫等各方面的水体调节。治养结合,养是要保证解决问题与治疗病害的有效性,治是要解决问题的彻底性,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中,没有“养”的结合和基础作用,“治”往往达不到目标。如:解决氨氮、亚硝酸盐过高造成的中毒性慢料问题,除通过外用及内服药物进行排毒解毒来治理外,仍需从养的方面进行调水养藻,降解水体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治养结合的效果更突出。